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2016自閉症兒童大資料包告:孩子自閉症,媽媽最揪心

2017年3月27日, 今日頭條算數中心&今日頭條育兒頻道攜手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蝸牛大班長, 就“自閉症”這個話題進行“孩子自閉症, 媽媽最揪心”主題大資料發佈,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MUST孤獨症綜合療法創始人杜佳楣老師對2016年自閉症的關注趨勢進行了專業解讀。

頭條大資料分析

Bytedance Big Data about Autism

01用戶性別占比

女性用戶的比率高達91.31%, 男性用戶的比率只有8.69%。 因為女性往往是最先看到孩子發育的異常以及懷疑孩子發育不足的。 具體如下:

首先是生理優勢, 女性通常負責哺乳以及照看孩子。

作為孩子的主要照看者, 女性時刻跟孩子相處, 對孩子的發育情況非常關注, 而且瞭解得特別詳盡。

在長期單調的照看孩子的過程中, 女性經常會帶孩子到外面去跟其他媽媽聚會聊天, 帶孩子跟其他寶寶玩。 在這個過程中, 女性的細心和敏感會讓她們發現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的區別。 如:別人的孩子一聽到喊他名字就會回頭看, 自己的孩子對呼名毫無反應;別人的孩子看到小夥伴會微笑, 自己的孩子看到小朋友很漠然;別人的孩子會有意識地喊爸爸媽媽了, 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喊過;別人的孩子看到好玩的會喊大人去看, 自己的孩子從來不會;別人的孩子能聽懂爸媽講的道理,

自己的孩子除了哭不會用別的方式等等。 通過直觀的接觸, 媽媽看到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的差距, 她們就會很焦慮, 她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上網諮詢, 搜索相關資訊。

男性在孩子出生以後倍感家庭的責任, 他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賺錢養家, 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相對較少, 而且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基本在家庭。 因此在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對比的情況下, 部分男性很難發現孩子的不足, 即使發現不足, 部分男性也寧可相信孩子是個性的問題而不是疾病原因。 因此, 上網搜索資訊的男性比女性要低很多。

如前所述, 女性在發現孩子的發育上的異常和不足之後, 她們開始困惑或者焦慮, 四處打聽資訊, 網路是其搜索資訊的重要工具。

一旦她們發現孩子的表現和症狀跟孤獨症類似, 她們會搜索大量的文章來學習和瞭解。

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之後, 女性成為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和訓練者, 一則是女性比較敏銳, 善於做孩子的訓練。 二則從社會分工來說, 也是女性比較適合照料孩子, 男性比較適合在外掙錢養家。 因此, 身為孩子康復訓練的主要參與者, 女性會通過網路這種方式來搜尋大量的訓練方法, 以用此來幫助自己的孩子。

02使用者年齡分佈

從使用者年齡分佈情況來看, 18-23歲的用戶佔據了11.15%, 24-30佔據74.46%, 31-40歲佔據了10.33%, 41-50歲佔據了1.84%, 50歲以上佔據了2.22%。 該年齡分佈反映了以下現象:

18-23歲有一部分用戶結婚生子, 其孩子或許有發育上的不足, 這些在中國屬於早婚的使用者們借助網路搜索相關資訊。

這其中還有一部分用戶屬於關注特殊教育甚至孤獨症的大學生、志願者、愛心人士及準備進入這個行業的大學生。 因此, 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在整個用戶中排在第二位。

24-30歲用戶比率高居第一位。 因為這個年齡段是生育孩子高峰的階段。 大部分家庭都是在這一階段擁有孩子。 發現孩子是自閉症的情況在這個年齡段是最為普遍的。 有這樣的苦惱和需求, 關注度高是必然的。

31-40歲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三位。 隨著結婚高齡化和生育高齡化, 一部分用戶在這個年齡段擁有孩子, 部分使用者在這個年齡段孩子被診斷出有孤獨症 。 當然, 隨著現在結婚生孩子都有向大齡發展的趨勢,

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 估計這個年齡段的用戶比率會慢慢增加。

40-50歲用戶比率最低, 只有1.84%。 因為這個年齡段基本上不是生育期, 這個年齡段的用戶的孩子也基本不在早期發現和診斷及幹預期。 他們中間有一部分可能是孩子早就被診斷的老家長或者是專注在做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或者其他相關人士。

50+以上的用戶排在第四, 為2.22%。 這個階段的用戶除了一部分專業人士及相關人士之外, 還有一部分是有一定知識背景的爺爺奶奶輩, 他們的孫子或者孫女被發現有自閉症。 但是, 在生活壓力之下, 他們的兒女們必須上班掙錢養家。 照顧孩子甚至帶領孩子去接受康復訓練的工作就由他們來承擔。 因此, 他們會利用網路來搜索相關的資訊。

03用戶地域分佈

地域分佈:解讀時取前10

從用戶的地域分佈來說,廣東的用戶占12.5%,據全國之首。原因如下:首先是地理優勢,廣東沿海,離香港、臺灣比較近,社會氣氛比較開放,能更多地得到國外的資訊。因此,廣東的用戶對自閉症的瞭解比較及時,容易接受,資訊也呈現多元化。同時廣東的經濟比較發達,政府對於自閉症群體的扶持力度也較大,提供的醫療條件較好。加上廣東的民辦組織成立得比較多比較早,對自閉症的宣傳宣導工作也開展得比較好,這些都引發該地居民的更多關注。另外,全國四大一線城市中的兩個,深圳和廣州都在廣東。因此去廣東創業的年輕人非常多,使用移動端設備的頻率也更高,這些因素都讓廣東的用戶分佈最大。

山東省的用戶占8.45%。排列第二。這不僅因為山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省份,也因為全國擁有一些全國比較早、比較大的康復機構,他們多年堅持不懈的推動,也讓民眾及政府對自閉症更為關注和關心。中殘聯主席張海迪也多次到山東視察工作,這些都使得山東省政府對殘疾人的事業比較關注,對自閉症相關政策比較關注。因此,山東的用戶所占比例也是比較高的。

四川、江蘇都是很注重教育經濟也比較發達的省份,整體的社會關注度高。而河南因為人口基數大,自閉症兒童相對較多,關注程度也比較高。河北離北京很近得到資訊會比較方便,因此自閉症的普及和關注度也比較高。

北京的用戶所占比例為4.52%,排名低於廣東和山東等。本來,北京是中國首都,也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在北京,國際上的自閉症相關技術和知識的交流占全國之首。北京不僅擁有全國自閉症診斷比較有名的醫院如:北大六院等,也擁有全國最早的自閉症康復機構如:北京星星雨等,還擁有一些全國專業性強、康復品質過硬的機構,如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等。一些大型基金會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了孤獨症專項基金。北京市政府以及北京市殘聯對自閉症這個群體的各項扶持政策比較多等等。這些都在自閉症知識普及以及社會宣導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為北京是首都,經濟發達,各類群體的精英人物集中。他們會用各種發聲來吸引大家關注自己的領域,自閉症在眾多領域中就並不能佔據最重要的位置。同時,北京的大學居全國之首,大學生的數量非常龐大。因為目前很少有大學開設自閉症相關的專業。因此,大部分大學生不會關注到這個話題來。所以相對來說,北京的用戶比例反而低於廣東和山東。

04使用者興趣類別

從使用者關注的話題來看,使用者最為關注的話題分別是電影、早期教育、護膚、化妝、婦科等。

電影: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以自閉症的家長、康復訓練人員、照顧人員等為主。自閉症孩子的需要他們全身心長時間的付出,因此,這些看護人員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心神疲憊,他們需要一定方式的放鬆。然而因為他們時間有限,不能有足夠大塊的時間外出單獨休閒,因此,他們會選擇用移動端看電影,既方便,又可以讓人得到放鬆。因此這種不用外出、可以利用零碎時間的放鬆手段得到了他們的青睞。當然,也有一些電影和紀錄片是關於自閉症孩子成長的故事的,如《海洋天堂》等,這些也會引發一部分人用看電影的方式去關注和瞭解這個群體。

早期教育:

自閉症作為一種沒有藥物、找不到病因的疾病,醫學手段對其束手無策的。家長渴望孩子的進步,他們在醫學上失望之後,開始尋求教育的方法來為孩子帶來進步。因為這些孩子的不足基本上在早期(5歲之前)就或多或少的被發現。因此,家長們會關注早期教育,他們期望從早期教育中找到一些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們。同時,自閉症的孩子,在社交、語言、理解力等方面發育比正常孩子晚很多。因此,即使年齡超過6歲的孩子,其能力可能還不到2、3歲。針對他們的教育的內容大多在早期這個範疇。因此,關注自閉症的用戶會較多的關注這個領域。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多為女性,她們天生的就愛美。加上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大部分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下,這仍然是一個對美有憧憬的年齡段。因此用戶們會比較喜歡護膚、化妝等領域。雖然她們在每天看護自閉症孩子之後,留給自己對美的追求的時間和條件比較有限,但是關注和瞭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她們帶來美的感受,從而實現了另一種方式的放鬆。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多為女性,她們多半都是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在為孩子長期擔憂和康復中,家長壓力非常大,心情也比較的焦慮。加上平日照顧孩子非常勞累。都導致這些家長身心疲憊,身體狀況欠佳,尤其婦科方面的疾病,更是這些女性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問題。

05自閉症相關閱讀資料

自閉症相關的文章總閱讀數有62936040萬,但分享數只有327520萬,分享數約占總閱讀的0.5%。自閉症的家長普遍對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態比較敏感,不願意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孩子是自閉症,所以文章分享占比同比育兒類文章分享占比較低。

06自閉症在2016年的熱度趨勢

2016年1月份有效閱讀數是2478910,2月份是2966630,3月份是1570830,4月份是4629600,5月份是3420580,6月份是4657960,7月份是4308490,8月份是6899790,9月份是3306270,10月份是2411470,11月份是5099320,12月份是5015620。

從全年閱讀的資料來看,有5個高潮。它們分別是4月份、6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等。

第一個高潮在4月,因為四月二號是世界孤獨症日,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都在進行孤獨症相關知識的宣傳和宣導工作。節日的印象帶動了關注。

第二個高潮在6月份,因為六一兒童節,當大家都在為孩子們歡慶節日的時候,很多人想到了還有一類兒童,他們更加需要關愛。這個六一關愛兒童的熱潮引發了大家對自閉症相關資訊的瞭解。

8月份迎來全年對自閉症的關注的最高潮,主要原因應該是這個時候屬於開學季,自閉症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經常被摒棄在正常的學校之外或者即使被學校接受,家長也一直非常焦慮孩子是否會被學校接納,是否學校會將其退學等。未到學齡期的家長也會關注這個話題,因為他們感覺這些上學孩子遇到的問題也是自己孩子將來要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對此分外關注,也額外焦心。由此種種原因引發了巨大的熱度。

2016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別發生了一些自閉症領域比較引人注目的事情,如:自閉症孩子坐飛機遭拒等等,加上12月3日為世界助殘日,大家再一次看到殘疾人的不容易,以及其中尤其令人揪心的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的相關生存狀態和困難。從而導致關注熱度的增高。

07關心自閉症的人都在關心什麼

根據專業知識篩選後選10個進行解讀

關注自閉症話題的家長他們往往會關注以下話題:

醫院和醫生:

很多人認為自閉症是一種疾病,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醫院找醫生。家長往往全國各地四處打聽,輾轉各大醫院,尋求多大名醫的幫助。

孕婦和懷孕:

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是自閉症以後就會探尋原因,就會想到是不是跟懷孕期間的一些問題有關,所以這方面的話題會被關心。

育兒:

孩子被診斷之後,家長一般都會開始尋醫問診,當他們最後發現醫院和醫生不能解決孩子自閉症的問題之後,他們嘗試用教育這種傳統的方式來説明孩子。當教育為他們的孩子帶來進步之後,他們更加青睞這種方式。因此育兒類話題得到家長格外的關心。

牛奶:

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為孩子焦慮萬分,醫學上得不到解決,教育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需要花費時日。於是,很多家長希望能找到一些捷徑。當有部分家長聽說禁食牛奶會對自閉症的康復有療效,他們很多人會去關注和嘗試。其實,禁食牛奶是否有利於自閉症孩子的康復,目前仍然只是一個沒有資料支援的“傳說”。

剖腹產:

部分自閉症孩子身體發育有障礙。很多家長會將這個與剖腹產發生聯想。

二胎:

每位自閉症的孩子都考慮過二胎的事情。因為,他們希望有位嫡親的兄弟姐妹來照顧自己這位將來也許不能獨立生存的孩子。但是,因為前面這個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的打擊,他們往往又不敢生。因此,他們在是否二胎上非常的糾結,對這個話題也是非常的關注。

08哪些明星和自閉症最相關

根據專業知識篩選後選5個進行解讀

1.李亞鵬和王菲為兔唇的孩子們建立嫣然基金。他們關注兔唇這些特殊的孩子,讓大家容易將其類化到他們關注自閉症孩子身上。因此關注頗多。

2.周迅一直在關注孤獨症的孩子,她多次參加世界關愛自閉症日活動,也多次到自閉症康復機構去做公益活動,因此,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對她關注頗多。

3.文章主演了《海洋天堂》中的孤獨症青年大福,他和馬伊琍為自閉症孩子不斷的呼籲奔走。這些都讓他們兩口子成為孤獨症家長所熟知的明星。而馬伊琍文筆比較活躍,所以受關注度更高。

4.霍建華出演《花千骨》的高冷形象讓大家印象深刻。所以很多人會把這個角色跟“孤獨”聯繫起來。因為“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估計就出現了一些的誤解。

5.王寶強婚姻案讓大家關注度很高。部分人群會支援王寶強,他們往往會說“寶寶不孤獨,我們陪著你”類似的勉勵性的話語。也許,該“孤獨”被誤解為“孤獨症”了。

09哪個年齡段家長最關心自閉症

小年齡段自閉症家長關注度比較高。

孤獨症孩子的特徵其實從出生就已經具備,但是因為同年齡的正常寶寶能力也非常弱,因此,這個對比並不明顯。寶寶一歲半之後,隨著其他孩子語言開始出現,家長看到孩子的落後,但這個時候的家長往往總是期待著時間會抹平孩子的差距。然而,孩子兩歲半時差距更大,家長焦慮倍增,高度關注起這個話題來。

3-6歲隨著孩子差距變得越來越大,加上此時孩子上幼稚園遇到困難,家長開始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家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文章數量和閱讀數也驟然增多。

6歲以後,正常孩子飛速發展,自閉症孩子望塵莫及。加上如果前期干預不好,很多孩子的問題會變得更為嚴重。正常六歲的孩子,該進入正常小學就讀,而孤獨症孩子因為能力不足,問題行為不好控制,很多被摒棄在校園之外。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壓力減小,發現孩子無處可去或者即使去了小學問題百出很難繼續下去,家長開始越來越多無助,他們借助網路尋求相關的資訊和説明。

10熱門文章TOP10

排名前兩位的是關於王姬的一篇文章,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王姬是一位很出名的影星,她的作品《北京人在紐約》引發了廣泛關注。跟她相關的文章比較容易被關注。

王姬的兒子是自閉症,她放棄事業來陪伴兒子,這是一個正能量的故事,也是激勵家長們努力,讓家長們說服自己全身心投入孩子康復的一個故事,因此頗受關注。

名人效應,王姬做為一線影星,她的故事比較受人關注。尤其她的故事中充滿了母愛的無私,更加受到家長們的關注。

其他引發關注的問題也都是跟自閉症這個字眼相關的詞彙。有的文章主人公並非真的是孤獨症患者,但是因為他行為的怪異或者性格沉默寡言,被人誤認為是孤獨症患者。這反應社會對自閉症的理解還多半是一種未必客觀的看法。有的文章反映了孤獨症家庭的困難,如《男子勒死自閉症兒子孩子到死沒說一句話》、《自閉症孩子的父親抑鬱投江自殺》,《願天堂沒有悲劇》等等,大家對孤獨症家庭的困難非常的痛心和惋惜,對前途也更加焦慮。這都導致關注度增加。

11自閉症行為關注點排序

自閉症是一種無法用生理指標來診斷,並且沒有藥物可以進行治療的疾病。目前只能根據孩子表現的一些行為來進行診斷,也只能通過行為矯正的方法來進行康復訓練,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專業人士關注點都是孩子一些比較明顯的行為。

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是自閉症最明顯的最普遍的行為,也是讓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因此,束手無策的家長們往往想通過網路來找到相關資訊。

對視:

孤獨症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眼睛不看人,不與人對視。因此這個詞的關注度就可想而知了。

攻擊:

很多人害怕自閉症孩子的原因是他們以為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具備攻擊性。同時,加上有某些干預不夠的孤獨症孩子行為規範不好,他們可能會有一定的攻擊性。因此,這個詞關注也很高。

敏感:

很多人將 “孤獨”等同於孤獨症,從而等同於自閉症。因此他們誤以為自閉症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因為大部分孤獨的人是敏感的。當然這是一種大眾的誤解。大部分的自閉症孩子是理解能力差,社會交往缺乏動機,他們跟普通生活中講到的孤獨、敏感是不同的概念。

走失:

自閉症孩子因為理解力差,不關注周圍。他們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也很難意識到家和家人對其的重要性和保護性。他們在自我狀態下經常會出現漫無目的亂走。如果看護人稍不留神,就會出現他們走丟的現象。因此,走丟是自閉症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

大笑:

自閉症孩子關注的事情跟常人有異。因此,對於很多常人沒有注意到的物品或者不會去關注的物品上,自閉症孩子非常感興趣。加上大部分自閉症孩子神經控制能力弱,他們一旦喜歡一樣東西,就很難將注意力從上面移除。因此,他們一旦因為某件事情發笑,就會持續不斷,別人很難介入。家長為此非常頭疼,關注這個話題也比較多。

12自閉症家長擔心孩子在同學間遇到哪些問題

嫌棄:

自閉症家長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能夠進入正常學校跟正常的同學們在一起,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同學嫌棄。對此,家長們焦慮萬分。這導致家長們看到關於這類詞的文章會非常的敏感,其閱讀數增加。

孤立:

孤獨症孩子因為本身能力不足,加上一部分孩子行為異常,這些都會導致他們在人群中不能融入,容易被孤立。因此,“孤立”這個詞彙的關注比較高。

排斥:

孤獨症孩子在融入同伴的過程中,因為其能力缺乏,行為異常,多少會受到一定的排斥。因此,家長對此比較關注。

歧視:

自閉症孩子容易受到他人的歧視,家長對此非常焦慮,也非常無奈,他們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方法來解決孩子被歧視的問題。

嘲笑:

自閉症孩子因為能力比較弱,部分孩子行為異常,他們往往會受到一些不瞭解其病症的人的嘲笑。

欺負:

因為自閉症孩子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能力,家長擔心這些孩子受到欺負。事實上,一部分自閉症孩子也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欺負。家長對此痛心而無能為力,因此會上網尋求幫助。

投訴:

自閉症孩子父母經常會被老師投訴,被其他同學家長投訴,他們非常苦惱。畢竟,社會對自閉症孩子的瞭解不足,加上部分人寬容不夠,都導致自閉症孩子融入正常環境問題很大。

13自閉症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哪些問題

診斷:

很多學校在接受孤獨症孩子的時候,會要求孩子有診斷書,以便向政府申請一些相關費用。也有一些學校因為孩子有診斷書,拒絕孩子的入學。有的學校雖然接受孩子入學,但是因為孩子有診斷書,是個明顯的標籤,因此在教學時對孩子不做要求,干預也少。因此,家長在給孩子做診斷這個問題上比較糾結,診斷吧,怕學校因此為藉口不收。不診斷吧,又怕孩子不能在學校得到更好的關照。因此大家對此關注頗多。

接受:

孤獨症孩子能否進入正常學校就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校的接受度如何。如果學校能夠接受、老師能夠接受、同學們能夠接受,經過良好康復訓練的自閉症孩子是可以在學校進行融合教育的。因此,接受是孤獨症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

入學:

正常孩子的父母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就讀,而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最盼望的就是自己孩子能進入正常學校就讀。因此,家長關注孩子如何才能入學,入學後會遇到什麼困難,他們提前要做什麼準備等等。入學是家長關注的重要話題。

殘疾證:

在全國各地,擁有殘疾證的孩子都可以有一定政府的支持政策。自閉症的孩子家長在辦理殘疾證的時候非常糾結。一方面,孩子有殘疾證可以得到一些資金支持,這對於困難的自閉症家庭是非常的需要的。另一方面,家長擔心一旦給孩子辦理殘疾證,感覺就是為孩子打上了一個永久的烙印,擔心受到他人的歧視。加上自閉症目前辦理的殘疾證都是精神類的,這更加讓家長們擔心,擔心不瞭解自閉症的老師或者同學因為看到這個名稱而更加排斥自己的孩子。

退學:

很多自閉症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部分學校對於自閉症缺乏基本的瞭解,他們不僅沒有相關的專業技能來幫助這些孩子,導致這些孩子即使進入了正常的學校也很難融入。同時有些老師、家長或者同學因為對自閉症有誤解,他們可能會比較害怕這些孩子,無意中阻礙了這些孩子融入正常學校。種種原因,都讓有些本來在機構進步不錯的孩子在進入正常學校後開始倒退,最後因為實在在學校得不到任何進步而退學或者“被退學”。

隨班就讀:

中國的學校多半都有一些學業上的考核指標。絕大部分自閉症孩子在學業上存在著各種問題。他們的存在會影響老師班級的考核指標。為了讓老師能夠不擔心這些孩子影響自己班級的考核,教委提倡了一種“隨班就讀”的方式,就是孩子正常入學,跟班上課,但是其考核不計入班級指標。家長對這個政策非常關注。

勸退:

部分自閉症孩子行為規範不好,不遵守課堂紀律,他們往往因為給班級教學造成的“困擾”而被勸退。

14自閉症家長希望孩子從社會獲得什麼

因為自閉症是無法治癒並且伴隨終生的一種先天性障礙,所以家長最希望的是學校能接受孩子,社會能接受孩子。只有在接受的環境下,孩子的一些行為才不會被過分放大,他們才有機會跟正常人一樣的學習生活。

支持:

絕大部分孤獨症孩子,因為能力不夠,他們如果要融入正常社會,是需要一定的社會支援的。即使那些康復比較好的自閉症孩子,因為身上還是帶有一些非社會化的特徵,在融入社會的時候是需要一定的支援的。

愛心:

自閉症孩子有一定的非社會性的行為習慣,這些如果是在正常的交往環境中,可能不是很能跟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因此,家長希望孩子周圍的人員多一些愛心,更加理解和接受這些孩子。

輔助: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他們本身的能力在多方面都是有不足的。要想讓他們在正常環境中融入,就一定要為他們提供一定的輔助。

接納:

當然,自閉症家長特別希望的是孩子被社會接納,也很關心如何孩子才會被別人接納,被社會接納。

常識:

自閉症孩子缺乏基本生活常識,這是讓家長特別頭疼,也特別想解決的問題。

寬容:

自閉症孩子存在著各種不足,只有別人的寬容才會讓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因此家長特別希望孩子身邊的人能夠比較寬容的對待他們。

15關於就業自閉症家長關心哪些

能力:

對於自閉症的家長來說讓孩子能就業是終極目標,因為工作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先天性的會有一些能力缺失,所以對於能力的培養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只有孩子擁有了這些能力才有機會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

技能:

一項技能對於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目的性的去培養孩子的技能,讓孩子勝任一份工作是每個家長都在努力的目標,所以技能的關注度也很高。

福利:

因為自閉症孩子畢竟有一些先天的缺陷,想要讓孩子在未來有保障,福利也是家長們關心的事情,所以關注度較高。

規劃:

自閉症孩子能力缺乏,他們的未來不容樂觀。家長早早的就開始給孩子規劃未來。

保險:

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來為孩子尋醫問診,康復訓練。因此,他們很希望尋求一種方式來分擔一些他們的壓力。很多人希望通過保險來覆蓋孩子昂貴的支出。但是就目前為止,自閉症還沒有納入保險覆蓋的範疇之內。

庇護:

自閉症的孩子需要在一定庇護下就業,就算是功能比較高恢復比較好的孩子也不例外。

就業指導:

自閉症的孩子就業比較困難,家長希望國內具備發達國家的條件,給孩子一定的就業指導。

免稅:

自閉症屬於一種殘疾,因此,如果企業招收這樣的孩子做員工,他們可以免除一定的稅收。

法律保護:

自閉症孩子就業的過程會出現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不是人力可為的,因此,家長希望有一定的法律是保護這些孩子的,他們也會通過網路來尋求這樣的一些資訊。

政策保護:

自閉症的孩子只有得到政策保護才能真正的融入社會,才能在庇護下就業。因此,家長對政策保護非常渴望。當然,目前這些都還在推進中,還有很多需要落實的部分。

16展望

大資料的走勢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大家的關注和擔憂,也寄託了大家的希望。令人欣慰的是,社會環境的各個層面都在為自閉症的孩子及其家庭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今日頭條、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等更多的力量將凝聚起來為自閉症家庭提供服務和支援。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十二條強調身障者“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法律權利能力。”2017年4月2日是第十個世界自閉症日。聯合國依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確定2017年主題為:“實現自主和自決權”。

祝福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迎來希望!

03用戶地域分佈

地域分佈:解讀時取前10

從用戶的地域分佈來說,廣東的用戶占12.5%,據全國之首。原因如下:首先是地理優勢,廣東沿海,離香港、臺灣比較近,社會氣氛比較開放,能更多地得到國外的資訊。因此,廣東的用戶對自閉症的瞭解比較及時,容易接受,資訊也呈現多元化。同時廣東的經濟比較發達,政府對於自閉症群體的扶持力度也較大,提供的醫療條件較好。加上廣東的民辦組織成立得比較多比較早,對自閉症的宣傳宣導工作也開展得比較好,這些都引發該地居民的更多關注。另外,全國四大一線城市中的兩個,深圳和廣州都在廣東。因此去廣東創業的年輕人非常多,使用移動端設備的頻率也更高,這些因素都讓廣東的用戶分佈最大。

山東省的用戶占8.45%。排列第二。這不僅因為山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省份,也因為全國擁有一些全國比較早、比較大的康復機構,他們多年堅持不懈的推動,也讓民眾及政府對自閉症更為關注和關心。中殘聯主席張海迪也多次到山東視察工作,這些都使得山東省政府對殘疾人的事業比較關注,對自閉症相關政策比較關注。因此,山東的用戶所占比例也是比較高的。

四川、江蘇都是很注重教育經濟也比較發達的省份,整體的社會關注度高。而河南因為人口基數大,自閉症兒童相對較多,關注程度也比較高。河北離北京很近得到資訊會比較方便,因此自閉症的普及和關注度也比較高。

北京的用戶所占比例為4.52%,排名低於廣東和山東等。本來,北京是中國首都,也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在北京,國際上的自閉症相關技術和知識的交流占全國之首。北京不僅擁有全國自閉症診斷比較有名的醫院如:北大六院等,也擁有全國最早的自閉症康復機構如:北京星星雨等,還擁有一些全國專業性強、康復品質過硬的機構,如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等。一些大型基金會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了孤獨症專項基金。北京市政府以及北京市殘聯對自閉症這個群體的各項扶持政策比較多等等。這些都在自閉症知識普及以及社會宣導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為北京是首都,經濟發達,各類群體的精英人物集中。他們會用各種發聲來吸引大家關注自己的領域,自閉症在眾多領域中就並不能佔據最重要的位置。同時,北京的大學居全國之首,大學生的數量非常龐大。因為目前很少有大學開設自閉症相關的專業。因此,大部分大學生不會關注到這個話題來。所以相對來說,北京的用戶比例反而低於廣東和山東。

04使用者興趣類別

從使用者關注的話題來看,使用者最為關注的話題分別是電影、早期教育、護膚、化妝、婦科等。

電影: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以自閉症的家長、康復訓練人員、照顧人員等為主。自閉症孩子的需要他們全身心長時間的付出,因此,這些看護人員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心神疲憊,他們需要一定方式的放鬆。然而因為他們時間有限,不能有足夠大塊的時間外出單獨休閒,因此,他們會選擇用移動端看電影,既方便,又可以讓人得到放鬆。因此這種不用外出、可以利用零碎時間的放鬆手段得到了他們的青睞。當然,也有一些電影和紀錄片是關於自閉症孩子成長的故事的,如《海洋天堂》等,這些也會引發一部分人用看電影的方式去關注和瞭解這個群體。

早期教育:

自閉症作為一種沒有藥物、找不到病因的疾病,醫學手段對其束手無策的。家長渴望孩子的進步,他們在醫學上失望之後,開始尋求教育的方法來為孩子帶來進步。因為這些孩子的不足基本上在早期(5歲之前)就或多或少的被發現。因此,家長們會關注早期教育,他們期望從早期教育中找到一些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們。同時,自閉症的孩子,在社交、語言、理解力等方面發育比正常孩子晚很多。因此,即使年齡超過6歲的孩子,其能力可能還不到2、3歲。針對他們的教育的內容大多在早期這個範疇。因此,關注自閉症的用戶會較多的關注這個領域。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多為女性,她們天生的就愛美。加上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大部分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下,這仍然是一個對美有憧憬的年齡段。因此用戶們會比較喜歡護膚、化妝等領域。雖然她們在每天看護自閉症孩子之後,留給自己對美的追求的時間和條件比較有限,但是關注和瞭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她們帶來美的感受,從而實現了另一種方式的放鬆。

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多為女性,她們多半都是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在為孩子長期擔憂和康復中,家長壓力非常大,心情也比較的焦慮。加上平日照顧孩子非常勞累。都導致這些家長身心疲憊,身體狀況欠佳,尤其婦科方面的疾病,更是這些女性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問題。

05自閉症相關閱讀資料

自閉症相關的文章總閱讀數有62936040萬,但分享數只有327520萬,分享數約占總閱讀的0.5%。自閉症的家長普遍對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態比較敏感,不願意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孩子是自閉症,所以文章分享占比同比育兒類文章分享占比較低。

06自閉症在2016年的熱度趨勢

2016年1月份有效閱讀數是2478910,2月份是2966630,3月份是1570830,4月份是4629600,5月份是3420580,6月份是4657960,7月份是4308490,8月份是6899790,9月份是3306270,10月份是2411470,11月份是5099320,12月份是5015620。

從全年閱讀的資料來看,有5個高潮。它們分別是4月份、6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等。

第一個高潮在4月,因為四月二號是世界孤獨症日,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都在進行孤獨症相關知識的宣傳和宣導工作。節日的印象帶動了關注。

第二個高潮在6月份,因為六一兒童節,當大家都在為孩子們歡慶節日的時候,很多人想到了還有一類兒童,他們更加需要關愛。這個六一關愛兒童的熱潮引發了大家對自閉症相關資訊的瞭解。

8月份迎來全年對自閉症的關注的最高潮,主要原因應該是這個時候屬於開學季,自閉症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經常被摒棄在正常的學校之外或者即使被學校接受,家長也一直非常焦慮孩子是否會被學校接納,是否學校會將其退學等。未到學齡期的家長也會關注這個話題,因為他們感覺這些上學孩子遇到的問題也是自己孩子將來要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對此分外關注,也額外焦心。由此種種原因引發了巨大的熱度。

2016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別發生了一些自閉症領域比較引人注目的事情,如:自閉症孩子坐飛機遭拒等等,加上12月3日為世界助殘日,大家再一次看到殘疾人的不容易,以及其中尤其令人揪心的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的相關生存狀態和困難。從而導致關注熱度的增高。

07關心自閉症的人都在關心什麼

根據專業知識篩選後選10個進行解讀

關注自閉症話題的家長他們往往會關注以下話題:

醫院和醫生:

很多人認為自閉症是一種疾病,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醫院找醫生。家長往往全國各地四處打聽,輾轉各大醫院,尋求多大名醫的幫助。

孕婦和懷孕:

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是自閉症以後就會探尋原因,就會想到是不是跟懷孕期間的一些問題有關,所以這方面的話題會被關心。

育兒:

孩子被診斷之後,家長一般都會開始尋醫問診,當他們最後發現醫院和醫生不能解決孩子自閉症的問題之後,他們嘗試用教育這種傳統的方式來説明孩子。當教育為他們的孩子帶來進步之後,他們更加青睞這種方式。因此育兒類話題得到家長格外的關心。

牛奶:

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為孩子焦慮萬分,醫學上得不到解決,教育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需要花費時日。於是,很多家長希望能找到一些捷徑。當有部分家長聽說禁食牛奶會對自閉症的康復有療效,他們很多人會去關注和嘗試。其實,禁食牛奶是否有利於自閉症孩子的康復,目前仍然只是一個沒有資料支援的“傳說”。

剖腹產:

部分自閉症孩子身體發育有障礙。很多家長會將這個與剖腹產發生聯想。

二胎:

每位自閉症的孩子都考慮過二胎的事情。因為,他們希望有位嫡親的兄弟姐妹來照顧自己這位將來也許不能獨立生存的孩子。但是,因為前面這個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的打擊,他們往往又不敢生。因此,他們在是否二胎上非常的糾結,對這個話題也是非常的關注。

08哪些明星和自閉症最相關

根據專業知識篩選後選5個進行解讀

1.李亞鵬和王菲為兔唇的孩子們建立嫣然基金。他們關注兔唇這些特殊的孩子,讓大家容易將其類化到他們關注自閉症孩子身上。因此關注頗多。

2.周迅一直在關注孤獨症的孩子,她多次參加世界關愛自閉症日活動,也多次到自閉症康復機構去做公益活動,因此,關注自閉症的人群對她關注頗多。

3.文章主演了《海洋天堂》中的孤獨症青年大福,他和馬伊琍為自閉症孩子不斷的呼籲奔走。這些都讓他們兩口子成為孤獨症家長所熟知的明星。而馬伊琍文筆比較活躍,所以受關注度更高。

4.霍建華出演《花千骨》的高冷形象讓大家印象深刻。所以很多人會把這個角色跟“孤獨”聯繫起來。因為“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估計就出現了一些的誤解。

5.王寶強婚姻案讓大家關注度很高。部分人群會支援王寶強,他們往往會說“寶寶不孤獨,我們陪著你”類似的勉勵性的話語。也許,該“孤獨”被誤解為“孤獨症”了。

09哪個年齡段家長最關心自閉症

小年齡段自閉症家長關注度比較高。

孤獨症孩子的特徵其實從出生就已經具備,但是因為同年齡的正常寶寶能力也非常弱,因此,這個對比並不明顯。寶寶一歲半之後,隨著其他孩子語言開始出現,家長看到孩子的落後,但這個時候的家長往往總是期待著時間會抹平孩子的差距。然而,孩子兩歲半時差距更大,家長焦慮倍增,高度關注起這個話題來。

3-6歲隨著孩子差距變得越來越大,加上此時孩子上幼稚園遇到困難,家長開始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家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文章數量和閱讀數也驟然增多。

6歲以後,正常孩子飛速發展,自閉症孩子望塵莫及。加上如果前期干預不好,很多孩子的問題會變得更為嚴重。正常六歲的孩子,該進入正常小學就讀,而孤獨症孩子因為能力不足,問題行為不好控制,很多被摒棄在校園之外。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壓力減小,發現孩子無處可去或者即使去了小學問題百出很難繼續下去,家長開始越來越多無助,他們借助網路尋求相關的資訊和説明。

10熱門文章TOP10

排名前兩位的是關於王姬的一篇文章,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王姬是一位很出名的影星,她的作品《北京人在紐約》引發了廣泛關注。跟她相關的文章比較容易被關注。

王姬的兒子是自閉症,她放棄事業來陪伴兒子,這是一個正能量的故事,也是激勵家長們努力,讓家長們說服自己全身心投入孩子康復的一個故事,因此頗受關注。

名人效應,王姬做為一線影星,她的故事比較受人關注。尤其她的故事中充滿了母愛的無私,更加受到家長們的關注。

其他引發關注的問題也都是跟自閉症這個字眼相關的詞彙。有的文章主人公並非真的是孤獨症患者,但是因為他行為的怪異或者性格沉默寡言,被人誤認為是孤獨症患者。這反應社會對自閉症的理解還多半是一種未必客觀的看法。有的文章反映了孤獨症家庭的困難,如《男子勒死自閉症兒子孩子到死沒說一句話》、《自閉症孩子的父親抑鬱投江自殺》,《願天堂沒有悲劇》等等,大家對孤獨症家庭的困難非常的痛心和惋惜,對前途也更加焦慮。這都導致關注度增加。

11自閉症行為關注點排序

自閉症是一種無法用生理指標來診斷,並且沒有藥物可以進行治療的疾病。目前只能根據孩子表現的一些行為來進行診斷,也只能通過行為矯正的方法來進行康復訓練,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專業人士關注點都是孩子一些比較明顯的行為。

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是自閉症最明顯的最普遍的行為,也是讓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因此,束手無策的家長們往往想通過網路來找到相關資訊。

對視:

孤獨症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眼睛不看人,不與人對視。因此這個詞的關注度就可想而知了。

攻擊:

很多人害怕自閉症孩子的原因是他們以為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具備攻擊性。同時,加上有某些干預不夠的孤獨症孩子行為規範不好,他們可能會有一定的攻擊性。因此,這個詞關注也很高。

敏感:

很多人將 “孤獨”等同於孤獨症,從而等同於自閉症。因此他們誤以為自閉症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因為大部分孤獨的人是敏感的。當然這是一種大眾的誤解。大部分的自閉症孩子是理解能力差,社會交往缺乏動機,他們跟普通生活中講到的孤獨、敏感是不同的概念。

走失:

自閉症孩子因為理解力差,不關注周圍。他們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也很難意識到家和家人對其的重要性和保護性。他們在自我狀態下經常會出現漫無目的亂走。如果看護人稍不留神,就會出現他們走丟的現象。因此,走丟是自閉症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

大笑:

自閉症孩子關注的事情跟常人有異。因此,對於很多常人沒有注意到的物品或者不會去關注的物品上,自閉症孩子非常感興趣。加上大部分自閉症孩子神經控制能力弱,他們一旦喜歡一樣東西,就很難將注意力從上面移除。因此,他們一旦因為某件事情發笑,就會持續不斷,別人很難介入。家長為此非常頭疼,關注這個話題也比較多。

12自閉症家長擔心孩子在同學間遇到哪些問題

嫌棄:

自閉症家長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能夠進入正常學校跟正常的同學們在一起,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同學嫌棄。對此,家長們焦慮萬分。這導致家長們看到關於這類詞的文章會非常的敏感,其閱讀數增加。

孤立:

孤獨症孩子因為本身能力不足,加上一部分孩子行為異常,這些都會導致他們在人群中不能融入,容易被孤立。因此,“孤立”這個詞彙的關注比較高。

排斥:

孤獨症孩子在融入同伴的過程中,因為其能力缺乏,行為異常,多少會受到一定的排斥。因此,家長對此比較關注。

歧視:

自閉症孩子容易受到他人的歧視,家長對此非常焦慮,也非常無奈,他們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方法來解決孩子被歧視的問題。

嘲笑:

自閉症孩子因為能力比較弱,部分孩子行為異常,他們往往會受到一些不瞭解其病症的人的嘲笑。

欺負:

因為自閉症孩子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能力,家長擔心這些孩子受到欺負。事實上,一部分自閉症孩子也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欺負。家長對此痛心而無能為力,因此會上網尋求幫助。

投訴:

自閉症孩子父母經常會被老師投訴,被其他同學家長投訴,他們非常苦惱。畢竟,社會對自閉症孩子的瞭解不足,加上部分人寬容不夠,都導致自閉症孩子融入正常環境問題很大。

13自閉症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哪些問題

診斷:

很多學校在接受孤獨症孩子的時候,會要求孩子有診斷書,以便向政府申請一些相關費用。也有一些學校因為孩子有診斷書,拒絕孩子的入學。有的學校雖然接受孩子入學,但是因為孩子有診斷書,是個明顯的標籤,因此在教學時對孩子不做要求,干預也少。因此,家長在給孩子做診斷這個問題上比較糾結,診斷吧,怕學校因此為藉口不收。不診斷吧,又怕孩子不能在學校得到更好的關照。因此大家對此關注頗多。

接受:

孤獨症孩子能否進入正常學校就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校的接受度如何。如果學校能夠接受、老師能夠接受、同學們能夠接受,經過良好康復訓練的自閉症孩子是可以在學校進行融合教育的。因此,接受是孤獨症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

入學:

正常孩子的父母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就讀,而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最盼望的就是自己孩子能進入正常學校就讀。因此,家長關注孩子如何才能入學,入學後會遇到什麼困難,他們提前要做什麼準備等等。入學是家長關注的重要話題。

殘疾證:

在全國各地,擁有殘疾證的孩子都可以有一定政府的支持政策。自閉症的孩子家長在辦理殘疾證的時候非常糾結。一方面,孩子有殘疾證可以得到一些資金支持,這對於困難的自閉症家庭是非常的需要的。另一方面,家長擔心一旦給孩子辦理殘疾證,感覺就是為孩子打上了一個永久的烙印,擔心受到他人的歧視。加上自閉症目前辦理的殘疾證都是精神類的,這更加讓家長們擔心,擔心不瞭解自閉症的老師或者同學因為看到這個名稱而更加排斥自己的孩子。

退學:

很多自閉症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部分學校對於自閉症缺乏基本的瞭解,他們不僅沒有相關的專業技能來幫助這些孩子,導致這些孩子即使進入了正常的學校也很難融入。同時有些老師、家長或者同學因為對自閉症有誤解,他們可能會比較害怕這些孩子,無意中阻礙了這些孩子融入正常學校。種種原因,都讓有些本來在機構進步不錯的孩子在進入正常學校後開始倒退,最後因為實在在學校得不到任何進步而退學或者“被退學”。

隨班就讀:

中國的學校多半都有一些學業上的考核指標。絕大部分自閉症孩子在學業上存在著各種問題。他們的存在會影響老師班級的考核指標。為了讓老師能夠不擔心這些孩子影響自己班級的考核,教委提倡了一種“隨班就讀”的方式,就是孩子正常入學,跟班上課,但是其考核不計入班級指標。家長對這個政策非常關注。

勸退:

部分自閉症孩子行為規範不好,不遵守課堂紀律,他們往往因為給班級教學造成的“困擾”而被勸退。

14自閉症家長希望孩子從社會獲得什麼

因為自閉症是無法治癒並且伴隨終生的一種先天性障礙,所以家長最希望的是學校能接受孩子,社會能接受孩子。只有在接受的環境下,孩子的一些行為才不會被過分放大,他們才有機會跟正常人一樣的學習生活。

支持:

絕大部分孤獨症孩子,因為能力不夠,他們如果要融入正常社會,是需要一定的社會支援的。即使那些康復比較好的自閉症孩子,因為身上還是帶有一些非社會化的特徵,在融入社會的時候是需要一定的支援的。

愛心:

自閉症孩子有一定的非社會性的行為習慣,這些如果是在正常的交往環境中,可能不是很能跟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因此,家長希望孩子周圍的人員多一些愛心,更加理解和接受這些孩子。

輔助: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他們本身的能力在多方面都是有不足的。要想讓他們在正常環境中融入,就一定要為他們提供一定的輔助。

接納:

當然,自閉症家長特別希望的是孩子被社會接納,也很關心如何孩子才會被別人接納,被社會接納。

常識:

自閉症孩子缺乏基本生活常識,這是讓家長特別頭疼,也特別想解決的問題。

寬容:

自閉症孩子存在著各種不足,只有別人的寬容才會讓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因此家長特別希望孩子身邊的人能夠比較寬容的對待他們。

15關於就業自閉症家長關心哪些

能力:

對於自閉症的家長來說讓孩子能就業是終極目標,因為工作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先天性的會有一些能力缺失,所以對於能力的培養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只有孩子擁有了這些能力才有機會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

技能:

一項技能對於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目的性的去培養孩子的技能,讓孩子勝任一份工作是每個家長都在努力的目標,所以技能的關注度也很高。

福利:

因為自閉症孩子畢竟有一些先天的缺陷,想要讓孩子在未來有保障,福利也是家長們關心的事情,所以關注度較高。

規劃:

自閉症孩子能力缺乏,他們的未來不容樂觀。家長早早的就開始給孩子規劃未來。

保險:

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來為孩子尋醫問診,康復訓練。因此,他們很希望尋求一種方式來分擔一些他們的壓力。很多人希望通過保險來覆蓋孩子昂貴的支出。但是就目前為止,自閉症還沒有納入保險覆蓋的範疇之內。

庇護:

自閉症的孩子需要在一定庇護下就業,就算是功能比較高恢復比較好的孩子也不例外。

就業指導:

自閉症的孩子就業比較困難,家長希望國內具備發達國家的條件,給孩子一定的就業指導。

免稅:

自閉症屬於一種殘疾,因此,如果企業招收這樣的孩子做員工,他們可以免除一定的稅收。

法律保護:

自閉症孩子就業的過程會出現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不是人力可為的,因此,家長希望有一定的法律是保護這些孩子的,他們也會通過網路來尋求這樣的一些資訊。

政策保護:

自閉症的孩子只有得到政策保護才能真正的融入社會,才能在庇護下就業。因此,家長對政策保護非常渴望。當然,目前這些都還在推進中,還有很多需要落實的部分。

16展望

大資料的走勢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大家的關注和擔憂,也寄託了大家的希望。令人欣慰的是,社會環境的各個層面都在為自閉症的孩子及其家庭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今日頭條、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等更多的力量將凝聚起來為自閉症家庭提供服務和支援。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十二條強調身障者“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法律權利能力。”2017年4月2日是第十個世界自閉症日。聯合國依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確定2017年主題為:“實現自主和自決權”。

祝福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迎來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