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華夏文明之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自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 史稱“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 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 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 止於西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 總共295年。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

諸侯群雄紛爭, 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 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 周朝由強轉弱, 王室日益衰微, 大權旁落, 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 戰爭頻繁。 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

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

春秋中期, 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 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 需要休整, 於是通過西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 戰火暫時得以平息。 可是, 這期間在長江流域, 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

春秋時代的中後期, 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應用, 經濟有了迅速發展, 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 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 貴族勢力強大起來, 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 而新興的諸侯大國, 先後取得霸主地位, 而實際上, 等於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西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 其後逐步將晉國進行了瓜分, 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 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 西元前379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 是為“田齊”。 於是, 七雄並立, 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 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