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名將F4:白起毀譽參半 王翦壽終正寢 廉頗抑鬱而終

我國歷史上名將輩出, 或許是一直戰亂不斷的緣故吧。 僅在戰國時代, 就誕生了名聲赫赫的四大名將:白起, 王翦, 李牧, 廉頗(秦趙兩國平分秋色)。 同樣列在戰國四大名將的四位, 均功勳卓著, 一生征戰無數, 但是結局卻大相徑庭, 為什麼呢?

1:秦將---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秦國戰神, 毀譽參半。

白起:又稱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 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 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 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 攻陷楚國國都郢城, 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功勳赫赫, 封爵"武安君"。

白起是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伊闕之戰, 一戰成名

白起出生時, 秦的國力就已十分強大(生在個好時代, 十分重要呢~)。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 韓魏聯軍扼守崤函阻秦東進, 秦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 出兵攻打韓、魏二國。 白起上任後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 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 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 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于伊闕, 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 俘虜魏將公孫喜, 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此戰史稱"伊闕之戰", 此戰白起一戰成名, 因功升任國尉。 之後白起兩次帶兵伐楚, 楚軍均敗, 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第二次伐楚,

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 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長平之戰, 毀譽參半

因上黨之爭, 秦趙兩軍于長平對峙三年。 《戰國策·齊策二》載:“秦攻趙長平, 趙無以食, 請粟于齊而齊不聽。 ”戰略相持使趙國無法繼續支撐下去, 相持三年, 二十萬大軍的巨額消耗使得趙國經濟實力不濟的弱點完全暴露, 急於結束戰爭, 所以改變了堅守的策略, 用趙括替換廉頗。 同時, 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 奔赴長平前線。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 決定採取後退誘敵, 分割圍殲的戰法, 最終趙軍戰勢危急, 只得構築壘壁堅守, 以待救兵。 在趙兵斷糧四十六日後, 饑餓不堪, 軍心動搖, 甚至自相殺食。

趙括走投無路, 重新集結部隊, 分兵四隊輪番突圍, 終不能出, 趙括親率精兵出戰, 被秦軍射殺。 趙軍大敗, 數十萬士兵投降秦國, 長平之戰以趙國大敗而終。

如果歷史發展到此刻, 那麼白起于秦就是功勳彪炳, 於後世也是流芳千古的一代戰神。 但是, 長平之戰後, 白起坑殺趙國降卒, 被世人詬病, 一代戰神變殺神, 一生毀譽參半, 最終也因趙國離間君臣關係, 被削爵、賜死杜郵。 且不論白起為何要坑殺降卒, 或許是逼不得已, 或許是王命難違, 或許是無惡奈何, 無論什麼原因, 殺降一事已歸於白起。

毛主席, 曾評:“論打殲滅戰, 千載之下, 無人出其右。 ”

2:秦將---王翦(jiǎn):助秦平定六國, 功績卓著, 壽終正寢。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 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

秦代傑出軍事家, 是繼白起之後, 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 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 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翦是中華名將中甚少的聰明人, 他一生征戰無數智而不暴、勇而多謀。

橫掃三晉(戰國時趙、韓、魏的合稱)

西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 王翦從郡上發兵, 下井陘, 與楊端和軍兩軍呼應。 準備一舉攻滅趙國。 結果遇上了趙國名將李牧, 相持一年多的時間。 王翦採用反間計, 除掉李牧。 李牧死後, 王翦勢如破竹前行, 大敗趙軍, 並殺了趙軍主將趙蔥, 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 俘虜趙王遷, 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 成為秦郡。

西元前227年(秦始皇十九年), 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

荊軻失敗後。 秦王政盛怒, 並利用這個機會, 派王翦領軍攻燕國。 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 燕代聯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領, 最後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兵敗。 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 燕王喜逃到遼東, 燕國名存實亡。

西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 秦王派王翦兒子王賁攻打楚國, 大敗楚兵。 然後王賁軍迅速北上, 進攻魏國, 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樑城, 城盡毀。 魏王假投降。 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 設魏地東面為碭郡。

攻滅楚國

西元前224年, 秦王政召集群臣, 商議滅楚大計。 王翦領兵伐楚, 秦國浩浩蕩蕩的軍隊圍困住楚軍, 楚軍看秦軍聲勢浩大不敢輕舉妄動, 雙方皆觀望, 一年後楚軍按捺不住, 軍中有調動行為,王翦就在此時看準時機,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壽終正寢

在漫長歷史中,有一條"潛規則':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更是“伴君如伴虎”,而一代名將王翦在功高震主的同時,卻能功成身退而得以善終,這樣的案例實屬不多。 據野史記載,王翦曾說:但願不要步武安候白起的後塵。

在伐楚時,王翦為消除秦王猜疑,多次上書請奏秦王要求賞賜良田美宅。秦王嬴政當即應允。對此,王翦的許多下屬將領大為不解,都認為王翦做得有些過分,這種指責包括他的兒子王苗也在內。王翦卻說:“秦王嬴政把六十萬大軍交給我,不這樣做,他能放心嗎?這個仗還能打嗎?我不是在為子孫謀田產,而是在替自己找活路。我請了一次,秦王不相信,再請兩次、三次呢?秦王嬴政就會相信的,把六十萬大軍交給我也就不會再有過多懷疑了。”

相傳,攻燕結束後,王翦主動交出兵權隱居,以消秦王猜嫌。在王翦隱居後,堅決反對其後代投軍,他對孫子王離說:“道家忌三代為將,殺戮過重之故。我家已有三人為大將,殺戮過多,現天下已平,投軍已非上策。”但最終,他的孫子王離最後還是成了秦國將軍,在項羽入關時,王離被項羽所殺。

鄧廷羅:“古之善用眾者,莫如王翦、韓信。”

3:趙將---廉頗:大破齊國,破燕敗魏,卻抑鬱而終。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晉陽,趙王封之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入侵,斬殺燕國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西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樑和楚國,奔魏居大樑,後老死于楚。

破齊揚名

趙惠文王初年,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國欲東出擴大勢力,趙首當其衝。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國改變策略,實行合縱,于趙惠文王十四年(西元前285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四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于趙惠文王十六年(西元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廉頗班師回朝,官拜上卿(上卿為當時高級爵位)。

長平之戰前期,抵禦秦軍入侵

秦趙長平之戰,源起上黨之爭。西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此時,上党已屬趙國)。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于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廉頗採取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挫敗秦軍速勝之謀。

投魏奔楚,抑鬱而終於楚國

這樣一位所向披靡的戰將,為何會在晚年叛逃祖國,最終淒慘死在異國他鄉呢?長平之戰初期,趙孝成王輕易聽信秦國離間之計,調回了準備以拖延戰術把秦軍拖垮的廉頗,最終致使趙軍損失了四十五萬將士,趙國元氣大傷,差點兒亡國。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奸臣郭開讒言,解除廉頗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

廉頗首先投奔魏國大樑(今河南開封),但廉頗在大樑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他,卻不信任和重用他。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後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再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廉頗,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年約八十五。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

司馬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以勇氣聞於諸侯。”王夫之:“有良將而不用,趙黜廉頗而亡,燕疑樂毅而僨。”

4:趙將--- 李牧:北抗匈奴,連卻秦軍,卻因離間被殺。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堯)人,戰國時期趙國軍事家,名列“戰國四大名將”。李牧生平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武安君的封號。西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之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李牧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北抗匈奴

李牧是趙國北部邊境良將,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于雁門關一役,李牧大敗匈奴,使其十余萬騎全軍覆沒,李牧不戰則已,一戰必勝。《史記》記載,經此一戰,“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李牧也因此成為繼趙奢、廉頗之後,趙國最重要的軍事將領。

抵禦強秦

李牧在後期的軍事功績便是對付秦軍。眾所周知,秦國在商鞅之前已有崛起之勢,經歷商鞅變法、秦昭王、秦惠文王的努力之後,秦國國力更盛,而趙國本就走向衰落,偏偏又遇上了不爭氣的君王。就在趙悼襄王這一年,發生廉頗入魏之舉,軍中無將可用,於是抗秦的重任就落在李牧身上。

肥之戰(西元前233年):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面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進程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藉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

離間被殺

西元前229年,秦大舉攻趙,王翦率領上黨郡兵卒直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派李牧、司馬尚帶領大軍抵禦,趙王寵臣郭開受秦賄賂,造謠說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李牧不受命,趙王使人隱微捕得,並殺了李牧,廢司馬尚。李牧臨死,哀歎:“趙將亡!”李牧死後的第二年,王翦大破趙軍,俘虜趙王遷。趙滅亡。

破匈奴之戰、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自毀長城,也使後人扼腕歎恨。李牧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壯的一生,感歎他生不逢時,本是個優秀的軍事人才,卻未能遇到一個明主。

後世劉恒,評:“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小史個人愚見:

即使是像白起、廉頗、李牧這樣功勳卓著的一代名將,都避免不了因功高震主而引起君主猜嫌與小人嫉妒離間。大智若愚,在這一方面,王翦將軍則是中華名將中少有的聰明人,深諳為人臣之理。因此,他才能避免受奸人讒言、受君主猜疑,方可壽終正寢。

讀史明志,珍惜和平~

軍中有調動行為,王翦就在此時看準時機,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壽終正寢

在漫長歷史中,有一條"潛規則':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更是“伴君如伴虎”,而一代名將王翦在功高震主的同時,卻能功成身退而得以善終,這樣的案例實屬不多。 據野史記載,王翦曾說:但願不要步武安候白起的後塵。

在伐楚時,王翦為消除秦王猜疑,多次上書請奏秦王要求賞賜良田美宅。秦王嬴政當即應允。對此,王翦的許多下屬將領大為不解,都認為王翦做得有些過分,這種指責包括他的兒子王苗也在內。王翦卻說:“秦王嬴政把六十萬大軍交給我,不這樣做,他能放心嗎?這個仗還能打嗎?我不是在為子孫謀田產,而是在替自己找活路。我請了一次,秦王不相信,再請兩次、三次呢?秦王嬴政就會相信的,把六十萬大軍交給我也就不會再有過多懷疑了。”

相傳,攻燕結束後,王翦主動交出兵權隱居,以消秦王猜嫌。在王翦隱居後,堅決反對其後代投軍,他對孫子王離說:“道家忌三代為將,殺戮過重之故。我家已有三人為大將,殺戮過多,現天下已平,投軍已非上策。”但最終,他的孫子王離最後還是成了秦國將軍,在項羽入關時,王離被項羽所殺。

鄧廷羅:“古之善用眾者,莫如王翦、韓信。”

3:趙將---廉頗:大破齊國,破燕敗魏,卻抑鬱而終。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晉陽,趙王封之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入侵,斬殺燕國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西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樑和楚國,奔魏居大樑,後老死于楚。

破齊揚名

趙惠文王初年,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國欲東出擴大勢力,趙首當其衝。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國改變策略,實行合縱,于趙惠文王十四年(西元前285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四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于趙惠文王十六年(西元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廉頗班師回朝,官拜上卿(上卿為當時高級爵位)。

長平之戰前期,抵禦秦軍入侵

秦趙長平之戰,源起上黨之爭。西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此時,上党已屬趙國)。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于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廉頗採取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挫敗秦軍速勝之謀。

投魏奔楚,抑鬱而終於楚國

這樣一位所向披靡的戰將,為何會在晚年叛逃祖國,最終淒慘死在異國他鄉呢?長平之戰初期,趙孝成王輕易聽信秦國離間之計,調回了準備以拖延戰術把秦軍拖垮的廉頗,最終致使趙軍損失了四十五萬將士,趙國元氣大傷,差點兒亡國。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奸臣郭開讒言,解除廉頗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

廉頗首先投奔魏國大樑(今河南開封),但廉頗在大樑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他,卻不信任和重用他。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後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再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廉頗,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年約八十五。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

司馬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以勇氣聞於諸侯。”王夫之:“有良將而不用,趙黜廉頗而亡,燕疑樂毅而僨。”

4:趙將--- 李牧:北抗匈奴,連卻秦軍,卻因離間被殺。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堯)人,戰國時期趙國軍事家,名列“戰國四大名將”。李牧生平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武安君的封號。西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之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李牧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北抗匈奴

李牧是趙國北部邊境良將,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于雁門關一役,李牧大敗匈奴,使其十余萬騎全軍覆沒,李牧不戰則已,一戰必勝。《史記》記載,經此一戰,“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李牧也因此成為繼趙奢、廉頗之後,趙國最重要的軍事將領。

抵禦強秦

李牧在後期的軍事功績便是對付秦軍。眾所周知,秦國在商鞅之前已有崛起之勢,經歷商鞅變法、秦昭王、秦惠文王的努力之後,秦國國力更盛,而趙國本就走向衰落,偏偏又遇上了不爭氣的君王。就在趙悼襄王這一年,發生廉頗入魏之舉,軍中無將可用,於是抗秦的重任就落在李牧身上。

肥之戰(西元前233年):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面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進程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藉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

離間被殺

西元前229年,秦大舉攻趙,王翦率領上黨郡兵卒直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派李牧、司馬尚帶領大軍抵禦,趙王寵臣郭開受秦賄賂,造謠說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李牧不受命,趙王使人隱微捕得,並殺了李牧,廢司馬尚。李牧臨死,哀歎:“趙將亡!”李牧死後的第二年,王翦大破趙軍,俘虜趙王遷。趙滅亡。

破匈奴之戰、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自毀長城,也使後人扼腕歎恨。李牧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壯的一生,感歎他生不逢時,本是個優秀的軍事人才,卻未能遇到一個明主。

後世劉恒,評:“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小史個人愚見:

即使是像白起、廉頗、李牧這樣功勳卓著的一代名將,都避免不了因功高震主而引起君主猜嫌與小人嫉妒離間。大智若愚,在這一方面,王翦將軍則是中華名將中少有的聰明人,深諳為人臣之理。因此,他才能避免受奸人讒言、受君主猜疑,方可壽終正寢。

讀史明志,珍惜和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