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是新中國最著名的一張“洩密”照片,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精明

這是新中國最著名的一張“洩密”照片,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精明

中國最著名“照片洩密案”, 是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出的一張照片。

在這張照片中, 中國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 身穿厚棉襖, 頂著鵝毛大雪, 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 在他身後散佈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

“洩密照片”

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 他們根據照片上王進喜的衣著判斷, 只有在北緯46度至48度的區域內,

冬季才有可能穿這樣的衣服, 因此推斷大慶油田位於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

並通過照片中王進喜所握手柄的架式, 推斷出油井的直徑;從王進喜所站的鑽井與背後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 推斷出油田的大致儲量和產量。

有了如此多的準確情報, 日本人迅速設計出適合大慶油田開採用的石油設備。 當我國政府向世界各國徵求開採大慶油田的設計方案時, 日本人一舉中標。

“鐵人” 王進喜

關於大慶油田“洩密”, 另一種說法更有說服力, 因為它對公開情報搜集活動的描述更接近真實、顯得更“專業”:

《大慶精神大慶人》一文及相關報導, 刻意避開了油田的位置、規模和加工能力, 但是精明的日本情報人員通過各種細節推斷出了大慶油田的基本資訊, 以及下一步可能需要的設備等, 最終從中國獲得了大筆訂單。

“在1966年第1期的《中國畫報》上, 日本情報機構看到了鐵人王進喜站在鑽井機旁的那張著名照片”。 他們根據王進喜的衣著判斷, 只有在北緯46度和48度的區域內,

冬季才有可能穿這樣的衣服。 因而, 大慶油田有可能在冬季為零下三十度的中國齊齊哈爾和哈爾濱之間的東北北部地方。

之後, 來中國的日本人發現, 從東北開過來的油罐車上有很厚的一層土, 從土的顏色和測量火車每百公里的降塵量中得出了“大慶油田在北滿”的結論。

1966年10月, 日本情報機構又對《人民中國》雜誌上發表的鐵人王進喜的事蹟進行了詳細分析, 其中有一句“最早鑽井是在北安附近開始的”, 並從“人拉肩扛”鑽井設備的說明中判斷, 井場離火車站不會太遠。 在對王進喜的報導中還有這樣一段話:“王進喜一到馬家窯子, 看到一片荒野說:好大的油海, 我們要把中國石油落後的帽子拋到太平洋去!”“馬家窯子”、這窯子、那窯子是東北地區特有的對地名的稱呼,

日本人更加確信大慶油田在東北。 日本情報機構從偽滿舊地圖上查到:馬家窯子是位於黑龍江海倫縣東南的一個村子, 在北安鐵路上一個小車站東邊10公里處。 經過對大量資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日本情報機構終於得出了大慶油田的準確位置。

為了弄清大慶油田的規模,日本情報機構對王進喜的事蹟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報導說,王進喜是1959年在北京參加國慶以後志願去大慶的,由此斷定,大慶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開鑽了。對油田的規模,日本情報機構認為:“馬家窯子是大慶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倫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的安達附近,包括公主嶺西南的大噴,南北四百公里的範圍內。”估計從東北北部到松遼油田統稱“大慶”。這一分析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

為了弄清大慶油田的加工能力,日本情報機構從1966年《中國畫報》第一期的照片(下圖)上看到大慶油田煉油廠的反應塔,從反應塔的扶手欄杆(一般為1米多)與塔的相對比例推斷,該反應塔的直徑大約為5米,從而推斷出大慶煉油廠的年加工原油能力為100萬噸。而在當年大慶“已有820口油井出油”,年產原油360萬噸,估計到1971年可增加到1200萬噸。

必須承認,在所謂大慶油田“洩密”事件中,日本人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競爭性情報搜集活動

“鐵人”王進喜

END.故紙堆裡探幽,山水之間縱情。怡然自樂,悅有涯之生。——歡迎關注“驢友書蟲”

為了弄清大慶油田的規模,日本情報機構對王進喜的事蹟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報導說,王進喜是1959年在北京參加國慶以後志願去大慶的,由此斷定,大慶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開鑽了。對油田的規模,日本情報機構認為:“馬家窯子是大慶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倫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的安達附近,包括公主嶺西南的大噴,南北四百公里的範圍內。”估計從東北北部到松遼油田統稱“大慶”。這一分析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

為了弄清大慶油田的加工能力,日本情報機構從1966年《中國畫報》第一期的照片(下圖)上看到大慶油田煉油廠的反應塔,從反應塔的扶手欄杆(一般為1米多)與塔的相對比例推斷,該反應塔的直徑大約為5米,從而推斷出大慶煉油廠的年加工原油能力為100萬噸。而在當年大慶“已有820口油井出油”,年產原油360萬噸,估計到1971年可增加到1200萬噸。

必須承認,在所謂大慶油田“洩密”事件中,日本人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競爭性情報搜集活動

“鐵人”王進喜

END.故紙堆裡探幽,山水之間縱情。怡然自樂,悅有涯之生。——歡迎關注“驢友書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