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星大腕揭底:很多為歷史名人的後代,看看誰的身世最顯赫

在娛樂圈中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在演藝界取得了令人眼羨的成績, 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他們的名氣在娛樂圈屬於響噹噹的一類, 他們的“江湖地位”比一般的明星似乎總要高一點點, 他們的身份與背景也總是令人尊敬三分, 他們就是娛樂圈中的高官後代。

王菲的父親差點娶了李敖二姐

王菲, 這位婦孺皆知的華語樂壇天后, 其顯赫的家世並不像她的歌手生涯一樣被人們熟知。 王菲的祖父王兆民(曾用名王墨林), 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的中國政壇也曾顯赫一時, 官至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

王兆民畢業于北京大學國文系, 和臺灣名人李敖的爸爸是同班同學兼好友。 王菲的爸爸王佑林, 曾經和李敖的二姐李瑉被指腹為婚。

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 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劉若英出身軍人世家, 祖父劉詠堯, 黃埔軍校一期, 國民黨陸軍上將, 國民黨政府“國防部代理部長”, 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劉詠堯, 是國民革命時期主要的抗戰將領之一。 他于1922年畢業于湖南的岳雲中學, 隨後又去廣州軍校學習。 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小時候學習十分上進, 在讀書方面相當用功, 在一九二四年的時候, 為了能夠進一步深造, 劉詠堯通過虛報年齡成功的轉入黃埔軍校, 成為當時一同入學的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在後來劉詠堯畢業之後跟隨一起東征的過程中,

因立下了戰功, 而被破格升為營長。 從此, 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開啟了自己真正的帶兵打仗的軍旅生活。

除了善於帶兵打仗之外, 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在閒暇之餘, 他還喜歡寫文字。 抗日戰爭勝利後, 劉詠堯作為國民黨軍隊中的一員, 也跟隨蔣介石等人一起撤往臺灣。 一九五一年, 劉詠堯宣佈退出軍界, 之後他便開始發展起自己的文學興趣。 他在臺灣自己創辦了創辦國防叢刊, 同時還擔任著臺灣大學的教授, 這時候的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儼然是一個教育家的身份。

關之琳:祖父黃埔軍校校長關麟征

關麟征(1905年3月19日-1980年8月1日), 原名志道, 字雨東,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陝西鄠縣人,

曾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與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

關麟征在黃埔一期中也是非常著名的, 不僅和胡宗南一樣最早就當上了軍團長, 而且成為繼蔣介石之後的第二任黃埔軍校也就是後來的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並成為黃埔系將領在大陸的最後一任陸軍總司令, 這些都堪稱黃埔一期中的佼佼者。 在戰場上關麟征也是著名的虎將, 在抗戰中打出了“關鐵拳”的名號, 還一手帶出了被譽為第六王牌的52軍。 蔣介石曾讚揚:"軍隊如果都像五十二軍(關麟征部)那樣作戰堅強, 打敗倭寇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

馮鞏:民國時期代總統馮國璋的曾孫, 母親是“京東第一家”的劉家大小姐

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

字華甫, 直隸省河間府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縣)人, 直系領袖, 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

馮鞏其母名叫劉益素, 這位昔日“京東第一家”的劉家大小姐, 畢業輔仁大學數學系的高才生。

馮國璋, 直系軍閥的首領。 河北河間人.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 曾在甲午戰爭期間隨軍抗擊日軍。 後出使日本, 並考察日本軍事, 編著兵書數冊。 回國後受到袁世凱的重視, 興辦軍事學堂, 培養了一大批有北洋派系觀念的軍官。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 馮國璋統領禁衛軍兼充總統府軍事處處長, 雖支持袁世凱的獨裁統治, 但對袁的帝制心存疑慮, 並藉口有病拒不進京就任參謀總長。

馮國璋

袁世凱死,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 10月國會選舉馮國璋為副總統,

1917年7月黎元洪去職, 馮國璋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 一年後, 由於派系之爭, 馮國璋走下了政治舞臺。 1918年12月, 逝世於北京。

當年的馮家, 曾著實地輝煌過。 但到馮鞏這一代, 所能享受的, 只是祖宗留在天津民主道58號的一套老宅了。 後來唯一的小樓也沒了, 還被遷到了一個大雜院裡只有10多平米的小屋中。

面對無數次挫折, 若換另一個人, 意志恐怕早已消沉了, 馮鞏卻不然。 他從母親身上看到學習的榜樣, 母親的出身也不好, 況且又是馮國璋的孫媳婦, 但母親憑自己的奮鬥, 不僅成為優秀教師, 還被評為勞模。 因此他在相聲這一藝術領域裡, 拼命地勤學苦練, 終於練就一副獨具特色的工夫。

許紹雄:太公許應騤是慈禧太后的乾兒子, 叔公許崇智是粵軍總司令,姑父是魯迅。

許紹雄在演藝圈中有“綠葉王”之稱,較少有認識的是其家族亦大有來頭。許紹雄出身自廣州許氏家族,其太公許應騤是慈禧太后的乾兒子。官居一品,曾任總督,獲賜可在皇宮中騎馬。姑婆是魯迅夫人許廣平,叔公許崇智是有份創立黃埔軍校的廣東軍區總司令,另一位叔公許崇清則為廣州市前教育局長。

許應騤

許應騤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調工部尚書。光緒二十三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禮部尚書。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李鴻章、許應騤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七月,以抑格言路,首違詔旨,奪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職。九月,擢為閩浙總督。

許崇智

許崇智1917年任孫中山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中山主持軍事,成為粵軍的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19年,粵軍被編為兩個軍,以陳炯明為粵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許崇智為第二軍軍長。。1924年就任建國粵軍總司令,成為國民黨最高級軍事將領。1925年1月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參加第一次東征,繼續討伐陳炯明,擊敗陳軍主力。

許崇智與蔣介石糾纏不清,因他在1916年與蔣介石結拜為兄弟,更力排眾議推薦他任黃埔軍校校長,但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卻遭蔣出賣,許氏官邸遭黃埔學生軍包圍奪取軍權,開始了兩人之後40年時敵時友的關係。

地位崇高的許崇智後常遭汪精衛威迫任偽政府領導,故1939年從上海偷偷移居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許崇智被日軍拘捕並囚禁,再逼他支持汪偽政權,許崇智誓死不從,偷渡至澳門。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派專機到港迎接許崇智回南京,之後他一直留港,是國民黨人到港必拜見的人物,至1965年病逝。

叔公許崇智是粵軍總司令,姑父是魯迅。

許紹雄在演藝圈中有“綠葉王”之稱,較少有認識的是其家族亦大有來頭。許紹雄出身自廣州許氏家族,其太公許應騤是慈禧太后的乾兒子。官居一品,曾任總督,獲賜可在皇宮中騎馬。姑婆是魯迅夫人許廣平,叔公許崇智是有份創立黃埔軍校的廣東軍區總司令,另一位叔公許崇清則為廣州市前教育局長。

許應騤

許應騤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調工部尚書。光緒二十三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禮部尚書。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李鴻章、許應騤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七月,以抑格言路,首違詔旨,奪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職。九月,擢為閩浙總督。

許崇智

許崇智1917年任孫中山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中山主持軍事,成為粵軍的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19年,粵軍被編為兩個軍,以陳炯明為粵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許崇智為第二軍軍長。。1924年就任建國粵軍總司令,成為國民黨最高級軍事將領。1925年1月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參加第一次東征,繼續討伐陳炯明,擊敗陳軍主力。

許崇智與蔣介石糾纏不清,因他在1916年與蔣介石結拜為兄弟,更力排眾議推薦他任黃埔軍校校長,但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卻遭蔣出賣,許氏官邸遭黃埔學生軍包圍奪取軍權,開始了兩人之後40年時敵時友的關係。

地位崇高的許崇智後常遭汪精衛威迫任偽政府領導,故1939年從上海偷偷移居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許崇智被日軍拘捕並囚禁,再逼他支持汪偽政權,許崇智誓死不從,偷渡至澳門。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派專機到港迎接許崇智回南京,之後他一直留港,是國民黨人到港必拜見的人物,至1965年病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