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薦」急診人的“速度與激情”!

“黃晶 賈薇薇·急診人用實踐詮釋“速度與激情”, [514].醫師報,2017-8-24(10)”

“急診學科是一個拯救生命的學科, 是一個解除傷痛的學科。 ” 8月11日, 在銀川召開的2017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年會上, 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道出了他所理解的急診學科的實質與使命。

“急診學科在我國作為獨立的二級學科, 只有短短30多年, 但其發展勢頭強勁, 學科發展日趨完善。 ”張雁靈會長將其原因歸納為四點:第一, 據粗略估數, 國內每年急診數量高達4~5億人次, 如此大的醫療需求, 促進了急診科的快速發展;第二, 急診學科技術的發展, 快速推動了急診學科的前行;第三,

心血管醫療設備的發展, 從院前急救設備到生命支援系統的研發, 也推動了急診科的發展;第四, 戰爭在推動急診科發展上功不可沒。 世界上第一台急診機器人, 就是美國為伊拉克戰爭研發。

張雁靈會長對急診醫師分會所做貢獻給予了肯定, 他指出, 分會大力加強組織建設, 從基礎做起, 建立急診資料庫;分會研究、調查、討論、制定並出臺了急診規範診療的指南與共識, 推動了我國急診規範化與標準化建設;在提升急診醫師臨床技能方面, 分會採取了很多舉措, 如召開年會、開展培訓、論壇, 積極開展規培工作, 並制訂了專科醫師准入制度;分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他強調, 分會取得的成績,

得益于急診醫師分會于學忠會長及其他副會長的得力領導, 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凝聚力, 聚集了急診領域的諸多專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急診學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拯救生命、解除傷痛的學科, 所有的急診人也一直在踐行著這一理念。

分級診療舉措頻出 實現均質同步發展

“我們急診人對自己的事業要執著且堅守。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 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趙教授說。

“分級診療制度就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 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 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 即‘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康復回社區’, 從家庭醫生到社區診所, 再到專科醫院, 最後到綜合醫院。

”趙教授介紹何為分級診療。

基於美國分級診療政策的啟示, 目前我國開展了以下分級診療舉措。

北京市“醫藥分開”新政 新政實施後, 對3600家參與醫改的醫療機構100天監測結果發現, 三級及二級醫院總門急診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12.7%和4.9%, 而一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急診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

此舉措節約資源, 可更好服務於危重及疑難雜症患者;同時延長醫患溝通時間, 改善醫療服務。 調查資料顯示, 至8月4日, 北京市“醫藥分開”患者滿意度為69.8%。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2016年, 我國在200個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7年, 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60%以上;2020年, 計畫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

建立“醫聯體” 醫聯體即建立跨區域聯盟,

政府、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 提升整體滿意度, 並實現各級醫院分工、技術下沉的目標。

醫聯體就是讓三級醫院帶動二級、一級及社區醫院, 二級以下醫院解決常見疾病, 三級醫院解決疑難危重患者。

今年4月, 中國急診醫學聯盟-“提高型”醫聯體正式成立。 聯盟橫向盤活及整合現有醫療資源、解決專科領域醫療和學科建設問題, 秉承“合作、共進、共榮”的理念, 旨在搭建急診醫、教、研、管互助發展的平臺, 計畫實現臨床、教學、科研多方協作, 助推我國急診事業均質、同步發展。

醫者仁心 急診人時刻準備著

“態度決定方向, 基礎決定高度, 細節決定成敗。 急診人要清楚的意識到醫療過程與結果的不可重複性,

提升自身專業技能, 並具備醫者仁心的責任感, 急患者之所急, 想患者之所想, 為患者時刻準備著。 ”張教授開篇指出。

生活水準提高, 加之就醫觀念改變以及醫保政策的引導, 導致近些年急診需求增加, 張教授提出疑問:急診人, 我們準備好了嗎?

急診人身上的責任重大, 要滿足社會的需求, 民眾的期盼, 同時要保障醫院發展, 社會和諧安寧。 而急診人的基本素養, 張教授概括為:三基與三嚴。

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這是醫學理論與技術的基本要求;三嚴即嚴格要求、嚴謹態度、嚴密方法, 這是人文素養的基本要求。 同時, 急診人應具備駕馭複雜情況的能力。 思想和路線的正確與否決定一切。

張教授強調, 急診工作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

救命-治病 解決主要問題,然後通過判斷與評價找到重點,解決問題的主要方面;

簡單與有效 大道至簡,診斷與治療措施要最快捷、最有效、最簡便。在臨床醫學所學、所掌握的方法手段中選擇,做到“會啥用啥,有啥用啥”;

從重症到輕症-降階梯 首先把致命問題放在首位,而不按概率排序,同時重拳出擊、攻防兼備;

疑病從重 不輕易放走患者,應嚴密觀察,動態評估;

“特殊人群”假定高危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老人、嬰幼兒、孕產婦等特殊人群假定高危。

張教授指出,急診人應具備三個意識。法律意識:應當依法從醫,敬畏制度,遵從規則;創新意識:醫學科學發展與醫學方式轉變的必要因素;服務意識:醫學的本質是治病救人,醫生僅靠技術還不夠,應賦予溫度、富有情感,把技術提升為藝術。

四成法國醫生在私人診所工作

李博士指出,德國的醫生密度為每千居民配4.61位元醫生,這樣高密度的醫務人員使得德國的醫療系統可為居民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務。

然而,與國內不同,德國在職醫生中有40%在私人診所工作,其餘51%的醫生在醫院工作,並且在德國多數醫院沒有門診部,醫生大部分都在住院部,而剩餘醫生在機關或從事其他工作。

李博士表示,在所有的醫生當中只有4%是主任醫師,在私人診所不參與職稱評選,教授、副教授的評選也只在有教學的醫院和科研所才評選職稱。

德國約有20%的醫生為家庭醫生,這樣龐大的隊伍保障了基層的診治。醫院提供整個醫療系統的30%的服務,私人診所提供整個醫療系統的70%的服務,其功能相當於國內的醫院門診部。

值得強調的是,德國全民參加基本急救課,在緊急情況下,普通居民也能參與急救,判斷急救情況。且法律規定,急救專業人員要在12~15 min內到達現場,到達現場後,要將患者的生命體征處理平穩後方可送往醫院,並規定在大型事故中,第1個到達現場的醫生要進行現場指揮工作。

同時,德國的空中救護站遍佈各地,共有70多個,從直升飛機停機場有綠色通道直接轉入急診部,每個救助站的任務範圍達50~70 km,以保證更好地完成急救任務。

急診醫師更應回歸基本功

米教授指出,診療的多方面均可體現基本功,包括病史、查體、檢驗檢查指標解讀及治療等,並通過病例分析,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

米教授介紹了肺栓塞易被誤診為冠心病的多種原因:具有類似的基礎疾病: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煙等;具有類似的症狀:心慌、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具有類似的體征:呼吸頻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具有類似的檢驗結果:心肌酶增加、心衰指標、D-Dimer增高等;誤診為ACS時抗凝治療有效會增加誤診;具有類似的心電圖表現是直接誤導的重要原因,可謂是雙刃劍。

同時,米教授重點強調了肺栓塞心電圖表現的特點:最經典的是SⅠQⅡTⅢ征:並不多見,容易漏診;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速;最容易誤導醫生的是Ⅱ、Ⅲ及V1-4T波改變及ST段異常;最容易忽視的是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還包括肺型P波或者房顫。

最後米教授強調,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忽視了對基本檢查、檢驗結果的正確解讀及對資訊的整合、輔助治療手段對機體的病生理影響,是導致輸在起跑線上或治療失敗的原因。

《醫師報》8月24日14、15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編輯、排版:《醫師報》畢雪立

救命-治病 解決主要問題,然後通過判斷與評價找到重點,解決問題的主要方面;

簡單與有效 大道至簡,診斷與治療措施要最快捷、最有效、最簡便。在臨床醫學所學、所掌握的方法手段中選擇,做到“會啥用啥,有啥用啥”;

從重症到輕症-降階梯 首先把致命問題放在首位,而不按概率排序,同時重拳出擊、攻防兼備;

疑病從重 不輕易放走患者,應嚴密觀察,動態評估;

“特殊人群”假定高危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老人、嬰幼兒、孕產婦等特殊人群假定高危。

張教授指出,急診人應具備三個意識。法律意識:應當依法從醫,敬畏制度,遵從規則;創新意識:醫學科學發展與醫學方式轉變的必要因素;服務意識:醫學的本質是治病救人,醫生僅靠技術還不夠,應賦予溫度、富有情感,把技術提升為藝術。

四成法國醫生在私人診所工作

李博士指出,德國的醫生密度為每千居民配4.61位元醫生,這樣高密度的醫務人員使得德國的醫療系統可為居民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務。

然而,與國內不同,德國在職醫生中有40%在私人診所工作,其餘51%的醫生在醫院工作,並且在德國多數醫院沒有門診部,醫生大部分都在住院部,而剩餘醫生在機關或從事其他工作。

李博士表示,在所有的醫生當中只有4%是主任醫師,在私人診所不參與職稱評選,教授、副教授的評選也只在有教學的醫院和科研所才評選職稱。

德國約有20%的醫生為家庭醫生,這樣龐大的隊伍保障了基層的診治。醫院提供整個醫療系統的30%的服務,私人診所提供整個醫療系統的70%的服務,其功能相當於國內的醫院門診部。

值得強調的是,德國全民參加基本急救課,在緊急情況下,普通居民也能參與急救,判斷急救情況。且法律規定,急救專業人員要在12~15 min內到達現場,到達現場後,要將患者的生命體征處理平穩後方可送往醫院,並規定在大型事故中,第1個到達現場的醫生要進行現場指揮工作。

同時,德國的空中救護站遍佈各地,共有70多個,從直升飛機停機場有綠色通道直接轉入急診部,每個救助站的任務範圍達50~70 km,以保證更好地完成急救任務。

急診醫師更應回歸基本功

米教授指出,診療的多方面均可體現基本功,包括病史、查體、檢驗檢查指標解讀及治療等,並通過病例分析,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

米教授介紹了肺栓塞易被誤診為冠心病的多種原因:具有類似的基礎疾病: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煙等;具有類似的症狀:心慌、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具有類似的體征:呼吸頻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具有類似的檢驗結果:心肌酶增加、心衰指標、D-Dimer增高等;誤診為ACS時抗凝治療有效會增加誤診;具有類似的心電圖表現是直接誤導的重要原因,可謂是雙刃劍。

同時,米教授重點強調了肺栓塞心電圖表現的特點:最經典的是SⅠQⅡTⅢ征:並不多見,容易漏診;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速;最容易誤導醫生的是Ⅱ、Ⅲ及V1-4T波改變及ST段異常;最容易忽視的是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還包括肺型P波或者房顫。

最後米教授強調,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忽視了對基本檢查、檢驗結果的正確解讀及對資訊的整合、輔助治療手段對機體的病生理影響,是導致輸在起跑線上或治療失敗的原因。

《醫師報》8月24日14、15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編輯、排版:《醫師報》畢雪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