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難忘的雨兒胡同3號 姥姥 姥爺家

我的姥姥、姥爺從50年代一直到去世就住在雨兒胡同3號, 現在的7號。

小時候我常常到姥爺家找表姐、表哥玩, 有幾個片段我還記得很清楚。

我記得進了大門左邊是個廁所, 那個時候廁所都設在院裡, 不分男廁所女廁所, 裡面只一個茅坑, 進了廁所把門鎖上就行, 廁所也沒有沖洗設施, 一周左右就有掏糞工人背著大糞桶來掏糞, 糞桶是木制的有一米高, 上口直徑有40公分, 上粗下細, 有個背把, 掏糞工人用一個長把的勺子, 將茅坑裡的糞便掏到大糞桶裡背到門外, 門外停著拉大糞的汽車, 汽車類似現在的130汽車, 工人師傅把糞桶放在車後的架子上。 用力扳動架子的扳手, 架子就會將糞桶底部掀起來, 糞便順勢稀裡嘩啦的倒進糞車的儲存罐裡, 糞車一來半條胡同都臭氣熏天, 我們會捂著鼻子, 瞪著眼看工人師傅倒大糞, 有時眼睛會被氨氣熏得睜不開。

那時候大家都不覺的他們髒, 因為從小就知道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國勞動模範, 和掏糞工人時傳祥親切握手。

我還記得那時候每家都有垃圾桶, 垃圾要在路燈亮了以後倒到胡同指定的垃圾站。 姥爺家的垃圾是放在一個廢舊的小搪瓷盆裡,

這個盆叫贓土盆, 垃圾站就在3號院的對面, 路燈一亮表哥或表弟就會趕快端著贓土盆到街上, 把垃圾往路燈杆的下邊嘩啦一倒。 這是孩子負責的家務勞動。 一般不用大人提醒, 到完了垃圾可以先不回家, 在街上玩耍, 大人一叫“怎麼還不回家?”時就可以說倒髒土去了, 免被大人數落。 每天晚上10點左右, 垃圾車就會從西向東開來, 垃圾車都是卡車, 又髒又爛。 車尾部有個踏板, 撮垃圾的工人有四五個, 一到垃圾站他們就蹦下來, 揮舞著大鐵鍬, 不管三七二十一, 把垃圾一鐵鍁一鐵鍁的扔到車上。 最後會有一個工人換上大掃竹, 稀裡嘩啦的瞎掃幾下, 這時汽車已經轟轟開動了, 掃地的工人把掃竹往車上一扔, 在揚起的漫天灰塵中緊追幾步,
抓住車幫, 嗖的登上踏板。 表兄、表弟從小就喜歡這個動作, 經常模仿, 覺得這個動作很有難度。

姥爺家小院的花池每年都種向日葵和叫“死不了”的小草花, 在文革中不能在種花草了, 因為花花草草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這個花池就閑下來了。

花池的土屬於粘性土壤, 暑假我就和表哥、表弟們玩在上面挖地道。 我們都非常喜歡看電影“地道戰”, 回來就在花池裡挖, 表哥非常聰明, 手還特別巧, 整個地道設計的有多個出口, 地道裡七溜拐彎, 有儲存室、有排毒氣的出口、有陷阱、設有踏板-----。 整整一個暑假我們都在花池裡挖地道, 覺得特有成就感。 一直到開學前, 我們知道我們的假期結束了, 開學就不能再玩地道戰了。 我們決定向地道灌水, 表哥把一盆盆的清水倒進地道裡, 我們跳到地道上爭著將地道踩塌。 花池又恢復了原樣。 “地道”留在我們的心中。

現在我還常常回雨兒胡同,看看在世的老街坊,看看姥爺的老房子,由於拆遷老房子已經成了廢墟,更加深感回憶文章的寶貴。

(文:趙紅 畫:況晗)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現在我還常常回雨兒胡同,看看在世的老街坊,看看姥爺的老房子,由於拆遷老房子已經成了廢墟,更加深感回憶文章的寶貴。

(文:趙紅 畫:況晗)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