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春省親時點的《乞巧》是出什麼戲,為何伏元春之死?

關於元春之死, 因為前八十回中曹公並無明筆涉及, 一直以來都是個謎, 至於什麼時候死的, 因何而死, 都沒有確切的定論, 目前學界比較認同的是元春死於某一年的冬天,

是因為宮裡支持的一方勢力失勢而失寵, 因此暴斃, 這其中謎團重重, 仍有許多未解之處。

我們今天不分析元春判詞和曲詞, 我們從一齣戲裡看看, 元春之死有什麼隱秘。

元春的正傳在其省親之時, 其後基本都是作為背景出場, 比如賈母、王夫人逢年過節去宮裡探問, 元春每逢端午, 元宵等幾大節日, 賞賜下來的東西, 以及通過宮裡太監的動向, 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元春在宮中的生活。

元春省親時, 點了四出戲, 因為有脂批, 歷來成為研究熱點, 這四出戲分別是《豪宴》《乞巧》《仙緣》《離魂》, 庚辰本在每一齣戲文後, 都有一條重要的脂批: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賈家之敗。 第二出《乞巧》:《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緣》《邯鄲夢》中伏甄寶玉送玉。 第四出《離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所點之戲劇伏四事, 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

我們如今只看與元春相關的一齣戲《乞巧》, 乞巧來自洪昇《長生殿》傳奇第22出《密誓》, 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七月七日七夕節這天, 深夜祭拜牛郎織女二星, 作至死不渝白頭偕老的愛情誓言的故事。

我們知道, 這齣戲說的是歷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後因安史之亂, 李隆基在馬嵬坡被逼賜死楊玉環, 最後一條白綾結束了楊玉環性命, 還有一說是她死於亂軍之中, 乃至還有吞金自逝一說, 反正最後的下場都比較淒慘。

楊玉環是唐明皇最寵愛的貴妃, 生前受盡恩寵, 連帶整個楊家也跟著得勢, 她的大姐封為韓國夫人, 三姐封為虢國夫人, 八姐封為秦國夫人, 哥哥楊國忠官拜宰相, 就連她遠方的兄弟都得了高官, 可謂榮華富貴權傾一時。 據歷史記載, 楊家一族還娶了兩位公主, 兩位郡主, 唐玄宗還親自為楊氏禦撰和敕書家廟碑。

我們可以拿楊家與紅樓中的賈家對照, 何其相似?賈家也不發先帝御賜的各種碑匾, 賈赦、賈政、賈珍、賈璉等都靠祖蔭在朝中做官, 連帶跟靠賈府之勢不斷升遷的奸雄賈雨村, 也是仕途順利。 還有與賈府聯絡有親的四大家族, 王子騰、史鼐等人, 也不斷升遷。

我們知道賈府從紅樓一開篇就已經走下坡路了, 而它能維持這最後的末世繁華富貴, 跟賈元春的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有很大關係, 可以說, 元春封妃是賈府能夠維繫貴族豪奢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 元春封妃後也曾一度受寵, 就像《乞巧》中唱道的“若得一個久長時, 死也應;若得一個到頭時, 死也瞑。 ”但現實中, 楊貴妃是沒有與唐玄宗白頭的,

所以這齣戲裡的楊貴妃乞巧, 她其實擔心就是“妾蒙陛下寵眷, 六宮無比。 只怕日久恩疏, 不免白頭之歎!”

在宮裡如履薄冰生存的貴妃元春, 是否也有‘只怕日久恩疏, 不免白頭之歎’呢?更兼貴妃淚唱“妾想牛郎織女, 雖則一年一見, 卻是地久天長。 只恐陛下與妾的恩情, 不能夠似他長遠。 ”這齣戲裡, 時時流露的都是楊貴妃生恐被唐明皇疏遠, 生怕失寵的心理, 因此選在七夕這天乞巧, 其實乞的恰恰是唐明皇的一個諾言。

這一點,是否映射了宮中元妃的心境呢?之所以說《乞巧》伏元春之死,是否曹公正是借唐明皇楊貴妃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反面襯托出了元春在宮裡先是受寵後又備受冷落乃至失寵失勢的現實呢?且《乞巧》既伏元春之死,又諧音“蹊蹺”,是否正意味著後文元春之死會有蹊蹺?

另外,我們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相會,一年才得見一次,這是否又在隱喻元春一年難得見聖顏一次?以至最後被冷落,連替她“搭橋”的太監們也看人下菜碟,見到元春失勢,不肯再如前般孝敬,於是我們看到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宮裡的太監竟然剛公然到賈府打著借錢的幌子要錢,鳳姐還做了一個寓意元春失勢的奪錦之夢!

總之,曹公借《乞巧》這齣戲,於元春省親時唱出,其實正是在大喜之處伏大悲,看似象徵愛情和團圓的七夕,象徵幸福歡樂的七夕,其實真正要警醒我們的是,恩愛歡愉不過一時,生離死別不可避免,總是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

楊貴妃死後,其家族也被清算,自此沒落,聯想到紅樓夢裡的賈府,我們不難猜出,元春死後,賈府被抄家清算,由此沒落,最終落得個“家亡人散各奔騰”,“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這一點,是否映射了宮中元妃的心境呢?之所以說《乞巧》伏元春之死,是否曹公正是借唐明皇楊貴妃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反面襯托出了元春在宮裡先是受寵後又備受冷落乃至失寵失勢的現實呢?且《乞巧》既伏元春之死,又諧音“蹊蹺”,是否正意味著後文元春之死會有蹊蹺?

另外,我們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相會,一年才得見一次,這是否又在隱喻元春一年難得見聖顏一次?以至最後被冷落,連替她“搭橋”的太監們也看人下菜碟,見到元春失勢,不肯再如前般孝敬,於是我們看到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宮裡的太監竟然剛公然到賈府打著借錢的幌子要錢,鳳姐還做了一個寓意元春失勢的奪錦之夢!

總之,曹公借《乞巧》這齣戲,於元春省親時唱出,其實正是在大喜之處伏大悲,看似象徵愛情和團圓的七夕,象徵幸福歡樂的七夕,其實真正要警醒我們的是,恩愛歡愉不過一時,生離死別不可避免,總是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

楊貴妃死後,其家族也被清算,自此沒落,聯想到紅樓夢裡的賈府,我們不難猜出,元春死後,賈府被抄家清算,由此沒落,最終落得個“家亡人散各奔騰”,“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