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失信于孩子後,怎麼辦?

妮妮上四年級了, 學習成績雖然名列前茅, 但常常因為一些低級錯誤而影響發揮。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 為了避免“粗枝大葉”的毛病, 爸爸提出:如果妮妮期末考試進入前三, 便帶她去歐洲旅遊。

歐洲是妮妮最嚮往的地方, 為了得到旅行的機會, 妮妮認真複習, 終於不負眾望考了班上的第一名, 爸爸非常高興, 原本開開心心地辦理護照為出境遊做準備, 哪知道因自己騰不出假期使承諾“泡了湯”。 雖然爸爸的解釋獲得了妮妮的諒解, 但是明顯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開學後怏怏不樂的, 學習熱情大減, 連之後再提的獎勵也失去了興趣。

在育兒過程中, 為了鼓勵孩子努力學習, 如妮妮的爸爸一樣, 很多家長會採用獎勵的方式激勵孩子。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 不得不讓承諾變成了“空頭支票”, 無意中失去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正是如此, 父母該如何向孩子許諾呢?今天就讓競思的育兒專家為大家出出主意!

家長對孩子要慎許諾言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 關鍵是“誠信”, 即說話算數。 很多父母可能認為, 誰會跟自己的孩子不講信用?其實,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好比妮妮的爸爸, 臨時加班, 騰不出假期也是常有的事。 礙于種種客觀因素, 許了諾卻做不到, 在家長中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 做父母的既然答應了孩子, 就要信守承諾, 說到做到, 否則, 就很難和孩子溝通。 “誠信”是一本通行證,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 同樣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

“許諾”雖然是獎勵的一種方法, 能對孩子起到鼓勁、促進和教育作用, 但許諾的分寸如果掌握不好, 就會適得其反, 帶來不良後果。 因此, 家長對孩子的許諾必須慎重。

在許諾前要考慮:該不該對孩子許諾, 許諾後能不能兌現, 這個許諾對孩子有沒有益等等。

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 只要孩子成績好, 就無限制地滿足其要求, 甚至主動用物質獎勵做“餌”, 刺激孩子好好學習。 過分的物質刺激雖然在短期內有作用,

但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會產生很大弊端, 除了給家庭增加額外負擔外, 還會扭曲孩子的學習態度, 無形中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好好學習只是為了家長、為了得到獎勵, 這樣容易讓孩子過早地“拜金”, 使孩子形成喜歡攀比、鋪張奢侈的壞習慣。

在平時的教育中, 家長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除物質需求外, 還有被人尊重、被人愛、被社會認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因此, 家長在選擇激勵方式的時候, 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

家長對孩子許諾的三點注意

言而有信:說了便要做到, 如果做不到, 實現不了的, 便不應該向孩子許諾。 父母言行一致的品質, 不但能取信于孩子, 而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適時道歉:許諾由於某種原因未能做到, 要向孩子說明情況。 如果是家長忘記了, 或者其他原因, 必要時要向孩子道歉, 取得孩子的諒解, 並盡可能早日兌現。

堅持原則:父母對孩子的許諾要把握分寸, 不該答應的事, 一定要堅持原則。 比如,孩子吃飯、穿衣等自我服務性的勞動,或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是孩子應該承擔的義務。

無法兌現諾言怎麼辦?

講清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承諾普遍都是“縮水”的,更有家長因為一些意外無法對自己的承諾兌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對孩子解釋原因,講清道理,取得孩子的諒解,有必要的話還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直接向孩子道歉。

事後彌補:雖然道歉獲得了孩子的諒解,但是還是在無形中損害了父母的威信,像妮妮的爸爸一樣,下次再採取這種類似的獎勵措施,已經收效甚微了。所以,為了除去孩子心中的“疙瘩”,父母可以採用其它方式進行彌補,讓孩子切切實實感受到父母道歉的誠意。因為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看重自己更寶貴,所以之前失信的事便很快釋懷了。

競思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我們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自己首先就要做好榜樣。家長履行諾言,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了作為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時又教育了孩子學會誠信:不能隨便對人承諾,說了就要負責。畢竟,言傳身教往往比空洞說理更有效。

比如,孩子吃飯、穿衣等自我服務性的勞動,或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是孩子應該承擔的義務。

無法兌現諾言怎麼辦?

講清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承諾普遍都是“縮水”的,更有家長因為一些意外無法對自己的承諾兌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對孩子解釋原因,講清道理,取得孩子的諒解,有必要的話還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直接向孩子道歉。

事後彌補:雖然道歉獲得了孩子的諒解,但是還是在無形中損害了父母的威信,像妮妮的爸爸一樣,下次再採取這種類似的獎勵措施,已經收效甚微了。所以,為了除去孩子心中的“疙瘩”,父母可以採用其它方式進行彌補,讓孩子切切實實感受到父母道歉的誠意。因為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看重自己更寶貴,所以之前失信的事便很快釋懷了。

競思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我們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自己首先就要做好榜樣。家長履行諾言,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了作為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時又教育了孩子學會誠信:不能隨便對人承諾,說了就要負責。畢竟,言傳身教往往比空洞說理更有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