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發現孩子有小偷小摸的習慣,該怎麼去引導他?

有位媽媽說, 她在幫孩子整理書包的時候, 發現自家孩子的書包裡有很多別人家的東西, 什麼名片呀、玩具之類的, 甚至還有耳環和幾塊錢。 她說:這種情況在以前也發生過, 但當時只是一些小玩具, 沒當回事, 只是訓斥了幾句, 並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 以後不能這麼做。 然而現在還有這種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並且愈發嚴重, 我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呢?

看得出來這位媽媽很焦急的心理, 還沒瞭解清楚情況, 就已經下意識的給孩子貼了“小偷小摸”的標籤, 要知道這很不利於下一步的教育。

其實, 對於孩子來說, 他們拿別人的東西, 並不一定是有意識的小偷小摸, 他們只是因為不太清楚何謂“所有權”而已。 當然也有可能他是拿自己的物品與孩子進行交換而得來的皆是有可能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 現在的孩子從小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舉, 父母或家裡的老人什麼東西都是優先給孩子, 造成孩子比較以自我為中心, 覺得任何東西, 只要自己想要, 就可以拿。

所以, 當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情況時, 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 你要明白只有你的教育方式得當, 孩子小偷小摸的壞習慣才能得到很好的糾正,

反之, 則會讓孩子更加叛逆不好管教。 那麼, 父母應該怎樣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呢?

1, 如果是學齡前或幼稚園階段的孩子, 很可能是無意識行為, 只是出於喜歡就拿了, 對於他們而言自己和別人的物品沒有什麼區別, 從而也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屬於小偷小摸。

所以, 此時, 父母先不要急著為孩子貼標籤, 也不要忙著罵孩子, 而應本著尊重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一談所有權的概念, 讓孩子搞清楚什麼是“我的東西”, 以及什麼是“別人的東西。

當然, 要讓孩子搞清楚物品所有權, 光靠講道理是不可能讓孩子明白的, 還需結合實際生活對孩子進行教育。

2、如果孩子是在小學階段, 那麼,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存在小偷小摸的行為是因為孩子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 無法分辨自己行為的對與錯。 因此, 父母要想糾正孩子小偷小摸的行為, 必須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父母必須從孩子現有的實際情況出發, 考慮到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準, 逐步提高孩子的是非觀念。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 小偷小摸是一種不良的行為, 今日小偷小摸, 將來就有可能大偷大摸, 甚至誤入犯罪的歧途。 通過反復教育來培養孩子的是非觀,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家長在零花錢方面,也不要太苛刻,除了給孩子中等水準的零花錢外,還要告訴孩子,如果零花錢不夠用,可以預支下個月的零花錢。

因為有的父母害怕孩子亂花錢,給孩子很少的零花錢甚至不給的都有,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能夠靈活的支配手裡的零花錢時,就會產生羡慕之情,就會打起”小偷小摸“的主意。

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孩子會感到溫暖。父母給孩子零花錢的數目要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讓孩子心裡感到平衡。孩子手裡有了零花錢,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會對別人的東西眼紅,從而遠離小偷小摸的壞念頭。

4、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自製力差,抵制誘惑的能力也較低。看到別人有好東西時,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佔有欲,就會出現小偷小摸的行為。

父母要教育孩子拴住欲望的韁繩,做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要幫助孩子樹立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使再好也不能拿的思想。

有小偷小摸習慣的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教育之後,壞習慣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孩子新的習慣還沒鞏固之前,當發現有小偷小摸的機會時,又會不由自主地將父母的教育拋到一邊。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增強他們的自製力。

5、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後被說成小偷,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孩子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顧及到孩子的自尊,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孩子的過失行為。如果孩子因為曾經的小偷小摸行為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抬不起頭,父母就要想辦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不管那個年齡段,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遏制改掉不良習慣。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候教育不到位,對他自己抑或是對整個家庭都禍患無窮啊!

微信號心知育。

3、家長在零花錢方面,也不要太苛刻,除了給孩子中等水準的零花錢外,還要告訴孩子,如果零花錢不夠用,可以預支下個月的零花錢。

因為有的父母害怕孩子亂花錢,給孩子很少的零花錢甚至不給的都有,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能夠靈活的支配手裡的零花錢時,就會產生羡慕之情,就會打起”小偷小摸“的主意。

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孩子會感到溫暖。父母給孩子零花錢的數目要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讓孩子心裡感到平衡。孩子手裡有了零花錢,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會對別人的東西眼紅,從而遠離小偷小摸的壞念頭。

4、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自製力差,抵制誘惑的能力也較低。看到別人有好東西時,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佔有欲,就會出現小偷小摸的行為。

父母要教育孩子拴住欲望的韁繩,做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要幫助孩子樹立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使再好也不能拿的思想。

有小偷小摸習慣的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教育之後,壞習慣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孩子新的習慣還沒鞏固之前,當發現有小偷小摸的機會時,又會不由自主地將父母的教育拋到一邊。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增強他們的自製力。

5、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後被說成小偷,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孩子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顧及到孩子的自尊,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孩子的過失行為。如果孩子因為曾經的小偷小摸行為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抬不起頭,父母就要想辦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不管那個年齡段,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遏制改掉不良習慣。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候教育不到位,對他自己抑或是對整個家庭都禍患無窮啊!

微信號心知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