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不是個大老粗

毛主席說過:"自古以來, 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 漢朝的劉邦是封建帝皇裡邊最厲害的一個”;“一些老粗能辦大事, 如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

”似乎劉邦就是大老粗的代名詞, 事實並非如此, 劉邦並不是大老粗, 他是一個粗通文墨的人, 不信請看:

其一, 少年劉邦就獨自一人赴百里前去求學成為信陵君門徒, 這基本上是一步跨入研究生行列, 並且師從顯赫名門, 怎麼能是不學無術?如此劉邦是個有文化的人,

絕對不是個沒有知識的人。

其二, 劉邦很懂韜略, 且文字很順暢, 有時精通文墨。 秦二世元年秋天, 陳勝等在蘄縣起義, 沛縣主吏蕭何、獄掾曹參依附劉邦。 在準備攻打沛縣時, 劉邦用帛(絲綢)寫了一封信射入城中。 我們且看信中內容:“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

諸候並起, 今屠城。 沛今共誅令, 擇子弟可立者立之, 以應諸候, 則家室完。 不然, 父子俱屠, 無為也。 ”這是一封極具煽動性和說服力的策反信。 短短的四句話, 內涵非常豐富。 第一句“天下苦秦久矣”是師傅陳勝吳廣起義時得出的結論。 天下苦於秦朝的統治已經很久了, 各路諸候起義反抗, 推翻秦朝暴政是師出有名, 屬正義之師。 第二句講各路諸候都已起義。 這是大勢所趨, 推翻秦王朝統治只是遲早的事。 現在我們開始攻打沛縣。 這一是沛縣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 第三句為沛縣父老提供具體操作方案:殺死沛縣縣令, 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回應諸候軍隊。 最後一句為沛縣百姓指點迷津:回應義軍則保全自家性命;反抗則全城百姓都遭殺戮,
玉石俱焚。 告誡沛縣父老別作無謂犧牲。 短短四句話, 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以理服人。 既清晰交代起事攻城原因, 又清楚點明沛縣父老當前面臨的形勢, 還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利害得失。 這豈是一個老粗能夠寫得出來的?!即使請一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文化人士來寫, 也末必寫得出劉邦這樣的水準來。 沛縣父老積極回應義軍, 這封策反信功不可沒。

其三, 善於總結的劉邦條理很清晰。 劉邦待天下基本平定, 在洛陽南宮開慶功宴, 讓群臣暢所欲言論得天下原因。 最終劉邦說了一段幾乎盡人皆知的名言:“公只知其一, 未知其二。 夫運籌策帳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鎮國家, 撫百姓, 給饋響, 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 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 皆人傑也, 吾能用之, 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韓信”。 劉邦把"漢初三傑"的功勞用寥寥數詞就概括出來:軍師張良運籌策帳,決勝千里,動口不動手;丞相蕭何鎮國家, 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動手又動口;將軍韓信指揮三軍,戰必勝,攻必取,勞苦功高.能夠對臣僚功跡作恰如其分且簡潔精當有條理總結出來,你說人家是老粗,誰信呢?再說,從文學寫作技巧上講,這段話也是值得稱道的經典範文.

其四,劉邦也寫詩歌。劉邦榮歸故里,宴請過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酒喝到高興時作詩一首"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劉邦體的詩,歷史早有定論,在此不再作評論.別開劉邦是皇帝不談,僅憑這首詩,劉邦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該有一席之地。乾隆皇帝一生寫了四萬首詩,也沒有人說他是詩人。倒是劉邦留下的詩歌不多,卻廣泛流傳,無人不知。

其五,《古文觀止》裡面收集了劉邦的《求賢詔》。古文觀止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只選了歷代二百二十二篇作品,被選中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文章寫得沒有水準,豈能在浩如煙海的文章裡被別人選中?

其六,劉邦很有文藝天賦,太子劉盈差一點被廢掉,呂後便讓商山四皓來輔佐自己兒子。有這麼一天,劉邦看見了太子是和四個老頭在一塊兒,心裡涼了半截,急忙召來戚夫人,指著四個老頭兒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後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闕,戚夫人噓唏流涕,上榻去,罷酒。如此,能是個粗人?

事實上,有一種人天賦極高,雖然讀書不多,卻悟性高,什麼事情一看就明白,有些天成的味道。一般人讀書,反復讀個無數遍,就這樣還未必記得住,實際運用的時候還出差,劉邦不讀書,但卻自然而然的明白這些道理,如果大家留意,身邊也有一些這樣的人,看起來土裡土氣,鄉下出來,但人卻精明,處事靈活,見事明白,比起那些整天讀書的大學生博士生要更懂得人生,要說文憑,他們拿不出,但要說文化,他們在人生這一塊領域,比起很多人的智商都要高。劉邦就是這類的頂級代表,悟性奇高很有文化的人。

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動手又動口;將軍韓信指揮三軍,戰必勝,攻必取,勞苦功高.能夠對臣僚功跡作恰如其分且簡潔精當有條理總結出來,你說人家是老粗,誰信呢?再說,從文學寫作技巧上講,這段話也是值得稱道的經典範文.

其四,劉邦也寫詩歌。劉邦榮歸故里,宴請過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酒喝到高興時作詩一首"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劉邦體的詩,歷史早有定論,在此不再作評論.別開劉邦是皇帝不談,僅憑這首詩,劉邦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該有一席之地。乾隆皇帝一生寫了四萬首詩,也沒有人說他是詩人。倒是劉邦留下的詩歌不多,卻廣泛流傳,無人不知。

其五,《古文觀止》裡面收集了劉邦的《求賢詔》。古文觀止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只選了歷代二百二十二篇作品,被選中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文章寫得沒有水準,豈能在浩如煙海的文章裡被別人選中?

其六,劉邦很有文藝天賦,太子劉盈差一點被廢掉,呂後便讓商山四皓來輔佐自己兒子。有這麼一天,劉邦看見了太子是和四個老頭在一塊兒,心裡涼了半截,急忙召來戚夫人,指著四個老頭兒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後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闕,戚夫人噓唏流涕,上榻去,罷酒。如此,能是個粗人?

事實上,有一種人天賦極高,雖然讀書不多,卻悟性高,什麼事情一看就明白,有些天成的味道。一般人讀書,反復讀個無數遍,就這樣還未必記得住,實際運用的時候還出差,劉邦不讀書,但卻自然而然的明白這些道理,如果大家留意,身邊也有一些這樣的人,看起來土裡土氣,鄉下出來,但人卻精明,處事靈活,見事明白,比起那些整天讀書的大學生博士生要更懂得人生,要說文憑,他們拿不出,但要說文化,他們在人生這一塊領域,比起很多人的智商都要高。劉邦就是這類的頂級代表,悟性奇高很有文化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