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錢塘江大橋五行缺火被侵略,茅以升為抗日炸掉大橋

茅以升, 江蘇鎮江人, 我國著名橋樑專家。 早年就讀於唐山工業學校。 因受孫中山革命需要武裝和建設演講的影響, 決心改變中國造橋技術落後的局面, 赴美留學專攻橋樑專業, 獲碩士、博士學位。 所作《框架結構的次應力》論文, 見解獨特, 其理論被譽為“茅氏定律”。

學成歸國後, 所造第一橋就是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江面寬3公里, 地質結構複雜, 江潮洶湧, 造橋困難。 舊時杭州有句歇後語叫“錢塘江造橋——不可能成功”。 然而, 茅以升卻不避艱難, 克服重重困難, 終於建成了錢塘江大橋。 大橋全長1453米, 分上下兩層, 上層是公路,

下層是鐵路。

橋通之時, 茅以升的好友、鐵路工程活動家羅芙出了一幅對聯的上聯征對下聯, 上聯是:“錢塘江橋, 五行缺火。 ”因“錢塘江橋”四字的偏旁為“金、土、水、木”, 惟獨少“火”。 當時沒人能應對。

大橋1937年9月通車, 當時正值日軍大舉進攻中國, 上海失守之後, 杭州危在旦夕。 11月17日, 茅以升突然接到指令, 要他配合部隊炸掉大橋, 斷絕日軍進犯之路。 茅以升心痛如絞, 但為抗戰需要, 他還是為炸橋部隊提供了最佳的炸橋方案, 並建議炸橋時間應選在日軍逼近大橋時。 實際上, 茅以升在建橋時似乎就有預感, 他讓人在大橋南2號墩上預留了一個長方形大洞。 當時他沒有向任何人解釋他這樣做的原因。 炸橋時, 此洞便是主要爆破點。

12月23口下午1點, 炸橋部隊接到炸橋的命令, 但此時北岸仍有難民潮湧過橋, 茅以升再三與軍方交涉, 推遲炸橋時間。 直到下午5點, 隱約發現滬杭公路有日軍騎兵奔來, 才斷然制止行人過橋, 下令炸橋。 轟然巨響, 滿江煙霧。 一代名橋, 存世僅三月既毀於戰火。 此時, 茅以升忽然想起好友征聯一半, “五行缺火”的“火”竟是日軍入侵、痛心炸橋之“火”。 當晚, 茅以升夜不能寐, 滿懷悲憤地寫下了《別錢塘》詩三首。 其中一首是:“鬥地風雲突變色, 炸橋揮淚斷通途, 五行缺火真來火, 不復原橋不丈夫!”

抗戰勝利之後, 茅以升又重修大橋, 第二年便完成了自己修復原橋的誓言。

當年炸橋時, 一名日本軍官拍下了被炸後的大橋。 幾十年後, 這位日本軍官來中國時將這幅照片送給了茅以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