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車主幫:一個開了25年大貨車的司機揭露秘密:為啥我們不踩刹車

當你在路上看到大貨車的時候, 你應該如何正確駕駛呢?小轎車都怕遇到大貨車, 遇到大貨車的時候都儘量躲避, 大貨車的司機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和咱們想的一樣呢?

一個開了25年的大貨車司機揭露了這個秘密:

1.不是不踩刹車, 而是刹不住

一般的大貨車光自重可能就要十幾噸中, 在拉著幾十噸的貨物在路上跑, 速度還那麼快, 一但刹車如何能短距離刹住車?

2.右道超車簡直就是找死

根據司機介紹, 大貨車一般在路上行駛的時候都是走大車道, 因此注意力多在左側的後視鏡上, 很少關注右側的後視鏡。 很多轎車車主為了趕時間, 從大貨車的右側開始超車, 大貨車根本注意不到, 特別容易出現事故。

3.挑釁大貨車等於找死, 減少怒路

在路上若轎車敢挑釁大貨車, 就等於在等死。 一是因為大貨車事業的關係, 盲區比較大, 且自重的原因涉車距離比較大, 要是小轎車對大貨車開遠光燈、加塞等挑釁行為, 那大貨車可能就會因為刹不住車而導致小轎車嚴重損毀。

4.大貨車更怕小轎車, 真的怕

其實大貨車在路上, 更害怕的是小轎車, 要是不小心撞上小轎車, 出現大事故時, 可能就會導致駕駛證被降級, 可能會導致工作丟了。

剛才說到大貨車相關事故中, 很多都是與“視覺盲區”相關。 大家都知道大貨車盲區多, 但究竟有多少盲區?小車、行人在大貨車的什麼位置, 大貨車司機是看不見的?接下來, 汽車之家的這篇文章將從大貨車司機的視角, 來看行人、車輛在大貨車周圍時的視覺盲區等問題。

● 大貨車真的看不見?

都說大貨車有視覺盲區, 但究竟有哪些盲區?行人、小車在它什麼位置, 大貨車司機是看不見的?這些問題也只有真正開過大貨車的人才能解答, 而沒開過大貨車的小車司機或者行人,
可能很難理解, 也很難想像。

大家可能會問, 被撞的人明明就在大貨車眼前, 難道司機真沒看見嗎?有一個詞叫做“燈下黑”, 形容人們對發生在眼前或身邊很近的事沒有察覺。 我覺得這個詞就是對大貨車盲區的一個很好的形容。

● 大貨車的盲區到底有哪些?

那麼大貨車的盲區到底有哪些?對於近在眼前的小車和行人, 大貨車司機真的看不見嗎?為此我們做了一些實驗, 從大貨車的角度來瞭解一下到底有多少盲區。

○ 對行人的盲區

先來說說行人, 因為相對汽車來說行人目標更小, 與大貨車發生事故時的傷亡率也更高一些, 畢竟是“肉碰鐵”, 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行人被捲進大貨車輪下的事故。 通過以往的事故我們發現, 大貨車的左右兩個A柱及其延伸線,是很大的盲區,很多事故都是因為大貨車拐彎時A柱遮擋了視線,而沒有看到側前方的行人,所以我們先從左右側前方開始。

看到了吧,大貨車司機眼裡的“世界”和真實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在實際生活中,路況可能更複雜,尤其是在大貨車拐彎時,或者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的路段,可能更容易發生事故。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行人在大貨車左側的情況。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行人來說,大貨車右側和正後方是最危險的區域,因為司機完全看不到這兩個地方的情況,而左側相對好一些,但也有兩處比較小的盲區存在。另外,由於不同車型的車窗、後視鏡、A柱等形狀上存在差異,有的大貨車甚至盲區更大一些,所以建議行人以及非機動車,在路上遇到大貨車時一定要遠離,有時候並不是大貨車司機不想給行人和非機動車讓行,而是他們真的看不見。

○ 對汽車的盲區

許多小車司機在路上見到大貨車,第一反應都會認為大貨車車速慢,擋在前面影響自己,而自己的車相對速度快、操控好,所以就會加速超車,而這種時候如果進入大貨車的盲區,再加上小車司機操作不當,例如搶行、別車,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從上面的幾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車身比較矮的轎車在大貨車四周時,尤其是在右側時,大貨車非常不容易被發現,左側稍好一些。那麼換成車身比較高的SUV車型會怎麼樣呢?

我們挑選了一輛比較大的SUV車型——7座版漢蘭達,它車身的長/寬/高為4855mm*1925mm*1720mm,從身材上要比剛才的轎車大了許多,讓我們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從實際實驗來看不管是身材較小的轎車,還是身材稍大的SUV車型,在大貨車司機的眼裡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私家車,不管你是奧拓還是奧迪Q7,只要你在大貨車的盲區中,大貨車司機都是看不見的。而總體來說,大貨車左側的情況要好於右側,尤其是在右前輪的位置,是絕對的視覺盲區,另外左右兩側的後輪位置也比較危險。

● 大貨車輪位差

說完大貨車的盲區,我們再來說說內輪差的問題。近些年,很多大貨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相關的事故,都是由於行人、非機動車不瞭解車輛內輪差的問題而發生的,而在複雜的路況下,有時候大貨車司機也避免不了觀察不到位的情況,尤其是車身較長的半掛車,拐彎時後視鏡會隨著車頭轉動,車輛後半截也可能會出現盲區,從而觀察不到後輪的位置。

從實驗中可以看到,大貨車的內輪差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而這只是車身較短的自卸車,如果換成車身較長的半掛車,那麼內輪差面積會更大。其實很多類似的事故就是因為行人、非機動車不瞭解汽車的內輪差問題,在過馬路時離拐彎的大貨車距離太近,進入了大貨車內輪差的區域而造成的,在此我也想提醒大家,當在路口準備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左右兩邊是否有準備轉彎的大貨車,看到它們必須遠離,因為有時大貨車司機是看不到兩側行人或非機動車的,而行人沒有躲避意識的話,就很可能發生事故。

● 總結:

通過這些實驗,相信行人、非機動車和小車司機們也大概瞭解了一些大貨車司機的苦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大貨車司機開車還是比較規矩的,但由於自身車輛較大,盲區較多,大貨車司機在複雜的路況下,有時真的很難觀察到周圍的情況,並不是他們不想禮讓行人或者故意別小車,而是真的會看不到周圍的人和車。所以,在這裡我也想對大家說,大貨車司機們請在開車時,儘量多觀察周圍情況,不要為了朵拉貨而影響了後視鏡的視野,人為的給自己製造盲區;而小車司機和行人們,請對大貨車們多一些理解,在路上看到它們儘量遠離。

大貨車的左右兩個A柱及其延伸線,是很大的盲區,很多事故都是因為大貨車拐彎時A柱遮擋了視線,而沒有看到側前方的行人,所以我們先從左右側前方開始。

看到了吧,大貨車司機眼裡的“世界”和真實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在實際生活中,路況可能更複雜,尤其是在大貨車拐彎時,或者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的路段,可能更容易發生事故。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行人在大貨車左側的情況。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行人來說,大貨車右側和正後方是最危險的區域,因為司機完全看不到這兩個地方的情況,而左側相對好一些,但也有兩處比較小的盲區存在。另外,由於不同車型的車窗、後視鏡、A柱等形狀上存在差異,有的大貨車甚至盲區更大一些,所以建議行人以及非機動車,在路上遇到大貨車時一定要遠離,有時候並不是大貨車司機不想給行人和非機動車讓行,而是他們真的看不見。

○ 對汽車的盲區

許多小車司機在路上見到大貨車,第一反應都會認為大貨車車速慢,擋在前面影響自己,而自己的車相對速度快、操控好,所以就會加速超車,而這種時候如果進入大貨車的盲區,再加上小車司機操作不當,例如搶行、別車,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從上面的幾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車身比較矮的轎車在大貨車四周時,尤其是在右側時,大貨車非常不容易被發現,左側稍好一些。那麼換成車身比較高的SUV車型會怎麼樣呢?

我們挑選了一輛比較大的SUV車型——7座版漢蘭達,它車身的長/寬/高為4855mm*1925mm*1720mm,從身材上要比剛才的轎車大了許多,讓我們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從實際實驗來看不管是身材較小的轎車,還是身材稍大的SUV車型,在大貨車司機的眼裡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私家車,不管你是奧拓還是奧迪Q7,只要你在大貨車的盲區中,大貨車司機都是看不見的。而總體來說,大貨車左側的情況要好於右側,尤其是在右前輪的位置,是絕對的視覺盲區,另外左右兩側的後輪位置也比較危險。

● 大貨車輪位差

說完大貨車的盲區,我們再來說說內輪差的問題。近些年,很多大貨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相關的事故,都是由於行人、非機動車不瞭解車輛內輪差的問題而發生的,而在複雜的路況下,有時候大貨車司機也避免不了觀察不到位的情況,尤其是車身較長的半掛車,拐彎時後視鏡會隨著車頭轉動,車輛後半截也可能會出現盲區,從而觀察不到後輪的位置。

從實驗中可以看到,大貨車的內輪差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而這只是車身較短的自卸車,如果換成車身較長的半掛車,那麼內輪差面積會更大。其實很多類似的事故就是因為行人、非機動車不瞭解汽車的內輪差問題,在過馬路時離拐彎的大貨車距離太近,進入了大貨車內輪差的區域而造成的,在此我也想提醒大家,當在路口準備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左右兩邊是否有準備轉彎的大貨車,看到它們必須遠離,因為有時大貨車司機是看不到兩側行人或非機動車的,而行人沒有躲避意識的話,就很可能發生事故。

● 總結:

通過這些實驗,相信行人、非機動車和小車司機們也大概瞭解了一些大貨車司機的苦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大貨車司機開車還是比較規矩的,但由於自身車輛較大,盲區較多,大貨車司機在複雜的路況下,有時真的很難觀察到周圍的情況,並不是他們不想禮讓行人或者故意別小車,而是真的會看不到周圍的人和車。所以,在這裡我也想對大家說,大貨車司機們請在開車時,儘量多觀察周圍情況,不要為了朵拉貨而影響了後視鏡的視野,人為的給自己製造盲區;而小車司機和行人們,請對大貨車們多一些理解,在路上看到它們儘量遠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