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京神秘乾屍出土:並非任何一位皇帝,卻大膽身著龍袍下葬

在06年5月份, 在北京石景山一帶, 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現場卻意外的挖出了一座清朝的墓穴, 不過這座墓穴的規格並不怎麼樣, 甚至可以說可能沒有什麼地位來形容, 但是墓主人卻是身著龍袍, 腦袋上紮著明朝的髮髻的一具不腐乾屍。

可能這是一次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龍袍是只有皇帝才能夠穿的, 而身穿龍袍下葬的, 更是皇帝才會有的特權, 雖然這座墓的墓主人穿著這樣一件華貴的衣服, 但是這座墓穴的規格實在是太低, 從外表上來看, 墓主人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是一位皇帝。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探索, 考古隊員開始從這件龍袍入手, 進行了細緻的觀察, 終於有了結果。

這件龍袍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龍袍,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山寨版的龍袍, 叫做蟒袍, 而這種服飾的出現時間大概在明朝時期, 而其本身的作用就是拿來對那些有功之臣作為獎勵, 到了清代的時候, 蟒袍更是被視為吉服,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都可以進行穿著, 但是規格卻有所區別和不同, 由此看來, 墓穴主人可能就是康熙年間的一位官員。 但是清朝的官員為什麼卻梳了一個明朝的髮型?

於是, 考古學家對墓主的髮髻進行了拆解, 並且有了一定的發現。 在屍首頭部的前半部分, 是光禿禿一篇, 沒有任何的頭髮, 這就足夠說明, 當時清朝的“剃髮易服”政策他是嚴格進行遵守了的。 但是既然已經剃光了, 為什麼還要紮起一個髮髻再下葬?

而實際上, 清朝實行的這個“剃髮易服”政策,

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激烈反抗, 特別是在孫之獬主動投降清政府之後, 更是引起了廣大群眾的不滿。 於是清政府在迫於這樣的壓力之下, 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 就針對這個“剃髮易服”政策, 提出了十從十不從, 而其中就有這麼一條, 叫生從死不從。

怎麼說呢, 其實從字面上就可以完全理解到, 就是生前必須進行剃髮, 但是去世之後, 怎麼梳這個髮型, 清政府就不能管了。 後來這些考古學家還原了墓穴主人的大概樣貌, 從畫像上來看, 是一位清朝官員, 年近50歲左右, 而能夠在下葬的時候穿上蟒袍, 生前一定是無比的輝煌和風光。

但是在臨死的時候,仍舊要求紮上髮髻之後再下葬,卻是能夠最直觀的反應他內心深處的想法,仍舊是想念那個沒有被清政府侵略的故土。

但是在臨死的時候,仍舊要求紮上髮髻之後再下葬,卻是能夠最直觀的反應他內心深處的想法,仍舊是想念那個沒有被清政府侵略的故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