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監管小飯桌 除登記備案還需更多手段

日前, 西安市食藥監局啟動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整治, 同時公佈全市2509家登記備案的小飯桌, 提醒家長注意選擇。

要看到, 中小學校周邊“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小飯桌”的出現, 便利了孩子們的就餐和休息, 為那些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家長減輕了負擔, 解決了後顧之憂。 即將開學, 公佈了2509家登記備案的小飯桌, 的確是個好消息。 畢竟, 這等於是說這些家小飯桌已經明確納入了監管視線之內, 在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都符合監管的相關硬性標準, 既然時刻都處於外部的監管之下,

食品安全自然更有保障一些, 這樣的小飯桌顯然令家長更加放心。

不過, 當有剛性需求的學生家長“按圖索桌”之後, 恐怕這份登記備案名單是難以讓所有的學生家長都感到很滿意的。 畢竟, 偌大一個城市, 2000多家小飯桌難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 游離於監管之外的小飯桌是存在的, 怕也不會主動消失。

某種意義上, 在一部分學生家長沒有選擇或者選擇餘地不大的現實情況下, 未備案的小飯桌, 實在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喜的是, 孩子終究還有小飯桌可供選擇;憂的是, 未備案就意味著“三不管”, 近年媒體曝光了太多有關小飯桌的負面新聞與爭議, 應該說, 沒有監管, 亂象就容易滋生, 隱患也就容易成堆,

這樣的小飯桌是否安全, 家長更多的是期盼運氣好, 能遇到一個責任心和良心都值得信賴的經營者。

有需求就有商機, 可問題恰恰是, 龐大的需求背後, 雖形成了無限商機, 卻並沒有形成與之匹配的正規服務提供者, 更沒有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的託管機構, 面對如此現實, 沒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有一些學生家長勢必只好被迫尋求未進入公示名單的小飯桌了, 說到底, 這多多少少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孩子的事情無小事。 民以食為天, 孩子的食品安全更是天大的事, 怎麼重視都不過分。 老實說, 無證經營、衛生環境差、擾民、營養不均衡、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等等, 這是很多地方的小飯桌存在的共性問題, 同時也是個監管難題。

也可以這麼說, 小飯桌的監管難題, 算得上是硬骨頭一根, 並不是那麼好啃。 這最終反映在家長對於小飯桌的評判上:複雜而又糾結甚至矛盾, 既依賴又不完全放心, 既希望嚴厲監管又擔心管嚴管死了。

某種意義上, 剛需很大, 而正常供應不足, 小飯桌才成了大問題。 近些年, 讓小飯桌的數量和品質都快速滿足市場需求和監管標準, 縱觀媒體報導, 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 也出臺了諸如扶持小飯桌改造升級等實質性探索, 但從現實來看, 顯然, 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相關報導見A02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