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魏名將楊大眼,毛遂自薦就是他,名字土氣,但無比驍勇

楊大眼, 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 是武都的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 但是因為他是側室所生, 所以不受人待見。

楊大眼能當上將軍完全是因為他毛遂自薦的結果,

那時正值北魏孝文帝準備, 他令尚書李沖選拔優秀的將官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很多人都是別人引薦的, 楊大眼因為在家族之中地位尷尬, 所以只能靠自己。

楊大眼來找李沖, 說自己有多麼勇猛, 完全能夠得上選拔的標準, 希望李沖能給他一個入伍的機會。 但是李沖覺得楊大眼看起來就五大三粗的, 又沒啥名氣, 就看低他, 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楊大眼。

楊大眼也不氣餒, 說:“尚書大人你不瞭解我, 所以才拒絕我, 我想給你表演一段, 如果你看完之後還是覺得我配不上的話, 我就放棄了。 ”

說罷, 楊大眼就拿出了一截三丈長的繩子, 綁在了自己的髮髻上, 然後楊大眼開啟了快步奔走模式, 那繩子就被繃得如蓄勢待發的箭矢一般, 在場的人看了都嘖嘖稱奇, 使勁地鼓起掌來, 激動中還有點後怕, 誰也想像不到那繩子要是打在人身上會發生什麼後果。

李沖連連拍手說:“夠得上夠得上了, 我們需要的正是像你一樣的壯士啊!”於是就把楊大眼任命為軍主,

楊大眼剛入伍就當了個小官。

表演完後, 楊大眼還說:“今日的我, 就如蛟龍入水, 從此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我的未來一片光明。 ”

事實也如楊大眼所說的那樣, 沒過多久他就被封為統軍了。

太和二十三年, 南齊兗州刺史、齊國名將裴叔業因害怕被殘虐荒淫的黃渡蕭寶卷迫害,

所以獻壽陽向北魏朝廷投降。

宣武帝先是派彭城王元勰、車騎將軍王肅等率步騎十萬赴壽陽接應裴叔業, 同時為了防止裴叔業詐降, 宣武帝又派出楊大眼等先率起兵兩千進入壽陽協防, 之後又派統軍奚康生率羽林軍千人南下增援。

這次的軍事行動楊大眼完成的十分漂亮, 統軍有方, 因功被封為封為安成縣開國子爵位, 升任直閣將軍。

之後蠻人首領樊秀安等起兵反抗北魏, 楊大眼率軍力挫樊秀安, 大獲全勝。

楊大眼一生最光輝的時刻就是與梁軍打仗大勝的時刻, 同樣的, 楊大眼一生最為失意的時刻也是被梁軍打敗, 所謂成也梁軍, 敗也梁軍。

正始三年, 梁江州刺史王茂率軍數萬, 進攻北魏荊州, 正式挑起了北魏與南梁之間的戰爭。

宣武帝派出楊大眼與王茂正面對抗, 大敗王茂, 梁軍傷亡七千餘人。 王茂戰敗潰逃, 楊大眼乘勝追擊, 迫使王茂討回江州。 楊大眼一路窮追不放, 連下五城, 南梁的這次挑釁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北魏也不甘示弱,以中山王元英為征南將軍,率十萬大軍迎擊梁軍。楊大眼、邢巒聯兵進攻,攻破城堡,擊斬藍懷恭,俘斬梁軍以萬計。

此戰的勝利讓宣武帝認為伐梁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在正始四年正月,宣武帝命元英與樣大洋共率數十萬大軍攻打鐘離,鐘離之戰就此拉開了帷幕。

時鐘離城內只有三千守軍,但是因著地理優勢,鐘離是個易守難攻之地,所以魏軍久攻不下,傷亡了數萬人。宣武帝覺得此戰難勝,就命元英班師回朝,但是元英卻認為此時回去那前面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自請再寬限幾天。

但是就這幾天,魏軍沒等來勝利,卻等來了南梁的援軍,韋睿率軍到來,駐紮在裡魏軍的堡壘不遠的地方。

韋睿以強弩兩千同發,重創了魏軍,連楊大眼也中箭了,被迫撤退。韋睿又趁機派水軍攻擊州上的魏軍,以火攻之,魏軍軍心大亂,梁軍奮勇殺敵。

楊大眼見勢不妙,只能燒營而逃。鐘離之戰以梁軍的大勝和魏軍的大敗為結局,宣武帝震怒,把楊大眼貶去當一個小兵。

北魏也不甘示弱,以中山王元英為征南將軍,率十萬大軍迎擊梁軍。楊大眼、邢巒聯兵進攻,攻破城堡,擊斬藍懷恭,俘斬梁軍以萬計。

此戰的勝利讓宣武帝認為伐梁的時機已成熟,於是在正始四年正月,宣武帝命元英與樣大洋共率數十萬大軍攻打鐘離,鐘離之戰就此拉開了帷幕。

時鐘離城內只有三千守軍,但是因著地理優勢,鐘離是個易守難攻之地,所以魏軍久攻不下,傷亡了數萬人。宣武帝覺得此戰難勝,就命元英班師回朝,但是元英卻認為此時回去那前面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自請再寬限幾天。

但是就這幾天,魏軍沒等來勝利,卻等來了南梁的援軍,韋睿率軍到來,駐紮在裡魏軍的堡壘不遠的地方。

韋睿以強弩兩千同發,重創了魏軍,連楊大眼也中箭了,被迫撤退。韋睿又趁機派水軍攻擊州上的魏軍,以火攻之,魏軍軍心大亂,梁軍奮勇殺敵。

楊大眼見勢不妙,只能燒營而逃。鐘離之戰以梁軍的大勝和魏軍的大敗為結局,宣武帝震怒,把楊大眼貶去當一個小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