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9招”促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

並讀新聞, 一款看新聞就能賺錢的A P P

南都訊 記者蔡雯 多措並舉化解存量非商品住房庫存, 力爭2017年末全市商品住房庫存控制在1602萬平方米以內;全年降低企業稅負成本73億元左右……供給側改革如何繼續深入推進?日前, 《惠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工作要點》(下稱《要點》)下發, 提出了49項主要工作。

●去庫存

商品房庫存控制在1602萬平方米內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要點》提出, 推動惠東、博羅、龍門以及市區郊區等商品房庫存量較大的重點區域去庫存。

加大問題樓盤的處置力度, 化解問題樓盤積壓庫存。 力爭2017年末全市商品房庫存規模控制在1602萬平方米以內, 商品住房去庫存週期基本控制在合理區間。

對於非商品房的去庫存問題, 強化土地與房地產市場聯動, 做好非商品住房用地的有序有度供應, 控制商業地產開發規模。 引導房地產企業將庫存的工業、商業地產改造為眾創空間或孵化器、加速器, 將庫存商品房改造用於扶持養老、旅遊等事業發展, 力爭2017年末全市非商品住房庫存控制在344萬平方米以內。

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發揮市屬國企住房租賃平臺作用, 收購或長期租賃一批庫存商品房。

引導棚戶區改造居民優先選擇貨幣化安置。 發揮“農民安家貸”等信貸平臺作用, 支持新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購房。

●去產能

全市特困企業基本出清

《要點》提出, 繼續做好234家國有關停企業後續的人員安置、資債處置等工作, 推進已審批34家國有特困企業出清方案的落實。 2017年全市特困企業基本出清。 動態更新非國有“僵屍企業”資料庫, 推動20家特困非國有企業基本實現脫困。

加強落後產能監測體系建設, 深入開展淘汰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情況摸查梳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工作臺賬。 加快推進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處置進程, 完成惠東曉亨鑄造廠42萬噸過剩產能和博羅恒興五金鑄造廠28萬噸落後產能的處置工作。 同時, 繼續推進產業梯度轉移,

積極推進產業園區擴能增效, 完成省下達惠州承接珠三角梯度轉移項目50個、總投資90億元的目標任務。

●降成本

降低企業稅負成本73億

在降成本方面, 《要點》提出了7項主要工作。 其中, 在降低稅負成本方面, 惠州將全面推進營改增工作;落實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和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政策;推進國、地聯合辦稅, 降低企業“交通成本”;優化辦稅流程, 降低企業“時間成本”。 全年降低稅負成本73億元左右。

通過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措施和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仲介服務收費等, 全年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11億元左右。 繼續減輕企業融資成本, 推動1家企業上市, 10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運用地方政府置換債券減輕企業債務成本。

組建政府投資基金, 帶動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基金所支持的相關產業。 全年降低財務成本8.8億元左右。

此外, 將降低全市企業全年用工成本8000萬元左右、降低社會保險費成本14.4億元左右、降低生產性要素成本3億元左右、降低物流成本1.8億元左右。

●補短板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

《要點》提出, 要建設互聯互通立體交通網絡。 全力推進武深、從莞、汕湛、河惠莞高速惠州段建設。 積極推進軌道交通網建設。 扎實做好贛深客專、廣汕客專惠州段建設前期工作, 力促項目早日動工建設。 加快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及深惠城際軌道前期工作。

同時, 大力推進“兩港”建設。 抓住惠州機場定位為廣東省幹線機場的契機, 實施機場建設“新三步走”戰略。加快推進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碼頭一期工程、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碼頭等港口項目建設。

加快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4G及無線寬頻城市建設工程。加快建設城市光纖改造工程。實施光纖網路完善與農村地區光纖入戶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去杠杆

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

《要點》提出,積極爭取省級貸款額度向惠州傾斜,加大政銀企合作對接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信貸資金保障。推動信貸投放向“三農”和小微企業傾斜,落實小微企業和“三農”信貸投放“三個不低於”目標。鼓勵優質中小企業、科技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鼓勵市交投、水投、城投、港投等集團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方式直接融資。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金融監管和監測預警,加快處置不良貸款,積極防範和穩妥處置金融風險。

●農業

構建完善新型農村經營體制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推進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力爭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73.5萬畝以上,總產56.37萬噸以上。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蔬菜生產穩定發展。發展壯大特色水果產業。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進高標農田和農業示範區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科技化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農業資訊化,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推進農業品牌化。推進農業生態化。

構建完善新型農村經營體制。培育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

實施機場建設“新三步走”戰略。加快推進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碼頭一期工程、華瀛燃料油調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碼頭等港口項目建設。

加快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4G及無線寬頻城市建設工程。加快建設城市光纖改造工程。實施光纖網路完善與農村地區光纖入戶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去杠杆

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

《要點》提出,積極爭取省級貸款額度向惠州傾斜,加大政銀企合作對接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信貸資金保障。推動信貸投放向“三農”和小微企業傾斜,落實小微企業和“三農”信貸投放“三個不低於”目標。鼓勵優質中小企業、科技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鼓勵市交投、水投、城投、港投等集團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方式直接融資。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金融監管和監測預警,加快處置不良貸款,積極防範和穩妥處置金融風險。

●農業

構建完善新型農村經營體制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推進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力爭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73.5萬畝以上,總產56.37萬噸以上。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蔬菜生產穩定發展。發展壯大特色水果產業。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進高標農田和農業示範區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科技化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農業資訊化,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推進農業品牌化。推進農業生態化。

構建完善新型農村經營體制。培育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