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城裡人養老有了新去處!金華市區首家“家門口的養老院”開始運營,快來看看長啥樣!

導讀

今天, 金華開發區西關街道寺後皇社區金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運營。 該中心由寺後皇社區及金色年華公司成立,

是市區首家“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嵌入式社區微型養老服務機構。 中心以滿足寺後皇社區居民需求為前提, 面向全市年滿60周歲、身體狀況適合集體生活且有相應需求的老人展開服務。

家門口的養老院受到好評

“之所以稱為‘家門口的養老機構’, 除地理優勢外, 還在於機構不僅能對老人進行日間託管, 更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的全天候開放活動場所。 ”寺後皇社區金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娟芬說, 中心首期建設面積1100平方米, 床位30張(專業護理床位占10張), 設多功能活動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康復室、理療室、助浴室、書畫室等, 集養生娛樂於一體。 護理人員將根據老人所需的護理等級進行配備,

滿足測血壓、送藥到床、輔助洗澡等不同需求。

養老服務中心走道採用醫院塑膠地面的防滑設計, 兩側均裝有安全扶手。 每間房的床頭還配有24小時緊急呼叫器, 同時擺放著彩色小花, 淺紫色窗簾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 洗手間的坐便器旁和淋浴房內都設有安全扶手, 地面則貼著“小心地滑”標誌。

“為給老人一個舒適的入住體驗, 我們結合了酒店和醫院的雙重設計, 既能讓老人住著舒服, 又能住得放心。 ”陳娟芬說。

早在8月17日, 寺後皇社區兩位老人———88歲的蔣月仙和99歲的吳寶慶便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養老中心辦理手續試住。 “這裡的伙食味道好, 就是菜太多了。 ”吳寶慶老人邊剝蝦邊點頭說著。 護工伍春坐在一旁看著老人吃飯, 電視頻道放著老人最愛的新聞, “吃完飯我們在走廊上走走, 剛吃完不能坐著, 對你的便秘不好。 ”另一個房間內, 護工李小杜正在提醒曾受過腰傷的蔣月仙老人切忌久坐, 要多起來走動, 睡前要記得滴眼藥水。

蔣月仙老人走路比較利索, 便到對面吳寶慶老人房間串門, 回來說:“我看他的花要比我床頭的好看。 ”護工余阿姨聽罷, 立即換了一盆豔麗的紅色小花, 老人咧嘴開心地笑了。

順應原址養老的現實需求

寺後皇社區黨委書記樓美丹介紹, 該社區目前常住人口中60周歲以上老人有400余人, 其中, 失獨、失能、失智老人就有37人。 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越來越多的公辦養老機構開始出現一床難求的困局, 為緩解老齡化給政府和養老機構造成的壓力, 同時也為社區老人提供更貼心便捷的服務, 在市民政局和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 社區在總結原有養老服務中心運行經驗的基礎上, 充分利用社區賓館入住率不足的情況收回部分樓層,

在市區範圍內首試嵌入式社區微型養老機構, 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養老機構的照護服務, 真正實現原址養老。

“目前, 服務中心的第五層和第六層還沒裝修, 後期我們將根據老人的入住需求適時增加床位。 ”陳娟芬說。 屆時,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還將與中醫醫院協調, 為中心老人開通便捷醫療、配藥綠色通道, 每月一次開展醫療服務, 為老人們建立健康檔案、普及醫療知識、進行用藥指導等, 解決老人未病防治的問題。

網路配圖

截至去年底,金華開發區已累計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48家(服務站13家),其中城市社區32家,農村社區116家,示範點41家,共有3000多名老年人通過照料中心直接享受到安全放心、就近便利,以就餐、娛樂、健身為主要內容的生活照料服務。“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建立,緩解了社區老人日常護理和託管的需求。”金華開發區社會發展局民政科副科長程俊筠說,由於城市社區場地局限,寺後皇社區這一模式較難複製。但開發區也在積極尋找合適場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每個街道各建一處,通過公建公營、公建民營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充分發揮閒置樓堂館所價值,服務轄區居民。

養老服務水平正日漸提升

“有限的社區場地、運行經費、專業人員等多方面因素都是制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市民政局救助福利處處長傅國榮也認為,從市區層面來看,寺後皇社區金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個試點,如果後期運行情況和市民接受情況良好,可將其視作今後市區開展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樣本和方向。

目前,我市人口老齡化已達20%以上,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養老問題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近年來,我市以農村居家養老模式為突破口,日漸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政府宣導、社區主體、社會支柱、統分結合的新型農村居家養老模式,在全國乃至全省打造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樣板。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鄉居民養老服務中心3100多家,4400多個行政村中已有3000多個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點;累計建成養老服務機構165家,養老服務機構床位達3.3萬張,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3.4張。同時,我市還即將出臺《金華市區養老設施佈局專項規劃》。

網路配圖

除此之外,“智慧養老”模式也是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的一個亮點,即以8890為服務平臺,以“互聯網+”為引導,深度打造平臺共建、資源共用、服務共用的虛擬養老模式,同時不斷提升資訊系統的功能和服務範圍,以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已通過8890服務平臺為空巢困難高齡老人免費安裝通訊設備5000多台,提供全天候回應靈、服務靈、辦事靈的服務,同時為全市2萬多名困難老人提供以上門照料、衛生保潔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建立了政府扶持、8890搭台、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新模式,有效延展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較好地滿足當下我市老年人的需求。

工作再忙

也要抽時間陪陪家中老人

同意的點贊

來源|金華新聞用戶端

作者|章馨予

編輯|盧奕仿 何夢凱

網路配圖

截至去年底,金華開發區已累計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48家(服務站13家),其中城市社區32家,農村社區116家,示範點41家,共有3000多名老年人通過照料中心直接享受到安全放心、就近便利,以就餐、娛樂、健身為主要內容的生活照料服務。“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建立,緩解了社區老人日常護理和託管的需求。”金華開發區社會發展局民政科副科長程俊筠說,由於城市社區場地局限,寺後皇社區這一模式較難複製。但開發區也在積極尋找合適場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每個街道各建一處,通過公建公營、公建民營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充分發揮閒置樓堂館所價值,服務轄區居民。

養老服務水平正日漸提升

“有限的社區場地、運行經費、專業人員等多方面因素都是制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市民政局救助福利處處長傅國榮也認為,從市區層面來看,寺後皇社區金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個試點,如果後期運行情況和市民接受情況良好,可將其視作今後市區開展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樣本和方向。

目前,我市人口老齡化已達20%以上,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養老問題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近年來,我市以農村居家養老模式為突破口,日漸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政府宣導、社區主體、社會支柱、統分結合的新型農村居家養老模式,在全國乃至全省打造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樣板。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鄉居民養老服務中心3100多家,4400多個行政村中已有3000多個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點;累計建成養老服務機構165家,養老服務機構床位達3.3萬張,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3.4張。同時,我市還即將出臺《金華市區養老設施佈局專項規劃》。

網路配圖

除此之外,“智慧養老”模式也是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的一個亮點,即以8890為服務平臺,以“互聯網+”為引導,深度打造平臺共建、資源共用、服務共用的虛擬養老模式,同時不斷提升資訊系統的功能和服務範圍,以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已通過8890服務平臺為空巢困難高齡老人免費安裝通訊設備5000多台,提供全天候回應靈、服務靈、辦事靈的服務,同時為全市2萬多名困難老人提供以上門照料、衛生保潔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建立了政府扶持、8890搭台、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新模式,有效延展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較好地滿足當下我市老年人的需求。

工作再忙

也要抽時間陪陪家中老人

同意的點贊

來源|金華新聞用戶端

作者|章馨予

編輯|盧奕仿 何夢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