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體弱多病的愛德華和被砍頭的“女王”—簡明英國全史(二十三)

在說到亨利八世的下一位君主前, 先說一本很多人小時候應該看過的兒童讀物《王子與貧兒》, 這是馬克吐溫寫的關於一個貧苦兒童湯姆和一個富貴王子愛德華交換社會地位的童話式故事。 這裡面王子的原型就是亨利八世的寶貝疙瘩, 愛德華王子。

1937年美國電影《王子與貧兒》的劇照

亨利八世為了能夠有一個男嗣繼承王位, 不惜與羅馬教廷決裂, 先後娶了六位王后, 砍掉了無數虔誠者的人頭(包括兩位王后), 那對這個大寶貝兒子真是重視的無以復加, 1537年10月12日當他出生於密德塞克斯郡漢普敦宮他母親的房間中時, 英格蘭舉國歡騰, 教堂內吟唱起《讚美頌》, 城裡點燃篝火, 慶祝著愛德華的誕生。 亨利八世在得到夢寐以求的兒子後, 驕傲的稱其為上帝之子。

德國畫家小漢斯·荷爾拜因《孩童時的愛德華六世》

1547年1月28日, 年僅九歲愛德華王子繼承英格蘭的王位(同年2月20日加冕), 稱號是愛德華六世。

著名的“倫敦塔內兩王子”, 12歲的愛德華五世和8歲的理查王子

(在英格蘭的王朝中並沒有愛德華五世, 因為愛德華五世其實是留給愛德華四世的長子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的, 就是 每一頂王冠都沾滿鮮血, 玫瑰版之權力的遊戲大結局(下) 當中被理查三世害死在倫敦塔中的王子)

作為父王奮鬥一生的結晶, 愛德華王子一出生就受到最精心的呵護, 使他免於受到任何輕微疾病的影響。 因此亨利八世將失去母親的愛德華王子送到赫特福德郡的莊園,

由長期有王室保育經驗的布萊恩女士撫養。

愛德華後來在自傳中寫道, 他在六歲前是在“女人叢中長大的”, 因為除了他的保姆, 陪伴他的還有比他大四歲的異母姐姐伊莉莎白(此時這位未來開創黃金時代的女王由於母親被指控通姦被砍頭, 自己也被剝奪了繼承權, 成了私生子), 在縫製襯衣給人人寵愛的小弟弟作為禮物, 並給他用拉丁文寫動人的短信。 另外一位未來的女王, 當時已經二十一歲的異母大姐瑪麗也一度和他住在一起, 此時她們都要為這位弟弟讓路。

1883年版《王子與貧兒》書中插圖

馬克-吐溫在《王子與貧兒》裡從乞兒湯姆坎迪眼中描寫了王子的穿衣程式:侍從主管拿了一件襯衣遞給總內侍官, 總內侍官把它遞給次禦寢大臣, 這位大臣把它遞給溫莎狩林總管, 總管遞給三級近侍官, 近侍官遞給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王室大臣, 大臣遞給禦服大臣, 禦服大臣遞給諾洛伊紋章局長, 局長遞給倫敦塔典獄長, 典獄長遞給皇家總管大臣, 大臣遞給世襲花紋裝飾司長, 司長遞給英國海軍長官,長官遞給坎特伯雷大主教,大主教又把它遞給首席禦寢大臣,這位大臣才把這件經過一道道傳遞的襯衣給假王子湯姆穿上。(不得不說,這裡面馬克吐溫的描寫就像那個中國笑話,說農民看來皇帝很有錢,種地用的都是金鋤頭差不多,實際上王子的尊貴也不會用這種方式來體現)

前面寫了這麼多關於愛德華六世當王子時候的事情,原因其實很簡單,湊字數。對,就是這麼任性,湊字數。

愛德華六世畫像

因為他從小體弱多病,按現在分析應該是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結核,九歲繼位,十六歲就死了。他的執政時間內,所幹的事情其實也都不是他的意思,比方說,同意他爹亨利八世的第六個老婆凱薩琳·帕爾王后再嫁湯瑪斯·西摩男爵(這位英國版本的多爾袞後來還打算綁架小國王,最後上了斷頭臺,此時他老婆也就是前王后已經死了)。

如果真要說是他個人意志的話,那就是宗教方面的影響。由於受凱薩琳·帕爾王后和亨利八世的影響,他從小就是堅定的新教徒(嚴格說應該是聖公會),由此,他和姐姐瑪麗有著尖銳的宗教矛盾(受母親西班牙公主凱薩琳影響,瑪麗是堅定的天主教徒)。他在位期間,鞏固了聖公會在英國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沒有愛德華六世的這幾年,英國還是不是新教國家都很難說。

由於英國當年的輝煌,英國聖公會(安立甘宗)教徒有八千萬之眾

這個聖公會就像童話裡的蝙蝠,大家都認為他是新教的一支。但是他除了不陳列耶穌受難像,和天主教完全一樣。自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可是教皇卻不承認,說到底都是亨利八世的婚姻鬧的。

亨利八世在身前曾經更改過王位繼承順序,立法說如果其子(愛德華六世)去世無子,那麼王位將優先歸於他“最親愛的妹妹“瑪麗-布蘭登”的後裔。其實這並不完全是亨利八世的異想天開,而是英國奇葩的繼承法規則造成的。因為,不管是後來的瑪麗還是伊莉莎白兩個女兒,由於母親的緣故(一個離婚,一個認為私通被砍頭)都成了私生子,按傳統是不能繼承王位的。

這位英格蘭玫瑰的命運何其悲哀

這裡也順便扯一下,為啥有戴安娜王妃是英國情報機構謀殺的傳聞。因為和亨利八世兩個女兒一樣的問題,查理斯和戴安娜如果離婚,那麼威廉和哈裡兩個王子就成了“私生子”,王位第二繼承人就成了查理斯的弟弟哈裡王子,只有戴安娜死了才能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

當然規矩都是人定的,關鍵就看當權者怎麼看。由於愛德華六世無子嗣,如果按照亨利八世定的規矩來,那後面的繼承人就是他妹妹“瑪麗.布蘭登”和其子嗣簡格雷郡主。否則,則是亨利八世的兩個女兒,瑪麗和伊莉莎白。

問題的關鍵又回到了宗教上,瑪麗.布蘭登是新教徒,而亨利長女瑪麗.都鐸收到她西班牙母親的影響是堅定而頑固的天主教徒,愛德華六世本人則是新教徒。於是,在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當時的權臣,瑪麗.布蘭登的公公)的影響下,愛德華六世在約翰·達德利起草的檔上簽了字,決定將王位傳給簡.格雷郡主。

1553年7月6日,患肺結核的愛德華六世在昏迷中去世,1553年8月8日葬在亨利七世禮拜堂,雖然他加冕後一天也沒有親政。

保羅·德拉洛克的名畫《簡·格雷女士的死刑》現存於英國國家博物館

在他逝世當日,簡·格蕾(Lady Jane Grey)繼位成為英國第一位“女王”,不過她的王位保持了十三天之後,就被擁護瑪麗.都鐸的民眾給推翻,被稱為“十三日女王”。說實話,簡·格雷從來不曾奢望成為英國女王,她對王權並沒那麼多興趣,只是個受人操控的棋子。

局部放大圖,這幅畫中的少女此時才不過十六歲而已

隨後登基的則是瑪麗.都鐸,這就是世上鼎鼎有名的“血腥瑪麗”。瑪麗要求她昄依天主教就放了她,但被拒絕。因此瑪麗下令將她在倫敦塔斬首,在她死之前,她的丈夫吉爾福德首先在塔外被處決。她的遺言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話:“主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簡明英國全史系列未完待續

其他深度好文:

韓國人叒折騰了,他們宣稱水稻起源于韓國,結果被日本人啪啪打臉

加勒比海盜的傳奇—電影背後的真實歷史

不能被遺忘的歷史—遠征軍在野人山自焚的1500名傷病員

趨勢不以人改變,你只能追逐趨勢而動

司長遞給英國海軍長官,長官遞給坎特伯雷大主教,大主教又把它遞給首席禦寢大臣,這位大臣才把這件經過一道道傳遞的襯衣給假王子湯姆穿上。(不得不說,這裡面馬克吐溫的描寫就像那個中國笑話,說農民看來皇帝很有錢,種地用的都是金鋤頭差不多,實際上王子的尊貴也不會用這種方式來體現)

前面寫了這麼多關於愛德華六世當王子時候的事情,原因其實很簡單,湊字數。對,就是這麼任性,湊字數。

愛德華六世畫像

因為他從小體弱多病,按現在分析應該是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結核,九歲繼位,十六歲就死了。他的執政時間內,所幹的事情其實也都不是他的意思,比方說,同意他爹亨利八世的第六個老婆凱薩琳·帕爾王后再嫁湯瑪斯·西摩男爵(這位英國版本的多爾袞後來還打算綁架小國王,最後上了斷頭臺,此時他老婆也就是前王后已經死了)。

如果真要說是他個人意志的話,那就是宗教方面的影響。由於受凱薩琳·帕爾王后和亨利八世的影響,他從小就是堅定的新教徒(嚴格說應該是聖公會),由此,他和姐姐瑪麗有著尖銳的宗教矛盾(受母親西班牙公主凱薩琳影響,瑪麗是堅定的天主教徒)。他在位期間,鞏固了聖公會在英國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沒有愛德華六世的這幾年,英國還是不是新教國家都很難說。

由於英國當年的輝煌,英國聖公會(安立甘宗)教徒有八千萬之眾

這個聖公會就像童話裡的蝙蝠,大家都認為他是新教的一支。但是他除了不陳列耶穌受難像,和天主教完全一樣。自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可是教皇卻不承認,說到底都是亨利八世的婚姻鬧的。

亨利八世在身前曾經更改過王位繼承順序,立法說如果其子(愛德華六世)去世無子,那麼王位將優先歸於他“最親愛的妹妹“瑪麗-布蘭登”的後裔。其實這並不完全是亨利八世的異想天開,而是英國奇葩的繼承法規則造成的。因為,不管是後來的瑪麗還是伊莉莎白兩個女兒,由於母親的緣故(一個離婚,一個認為私通被砍頭)都成了私生子,按傳統是不能繼承王位的。

這位英格蘭玫瑰的命運何其悲哀

這裡也順便扯一下,為啥有戴安娜王妃是英國情報機構謀殺的傳聞。因為和亨利八世兩個女兒一樣的問題,查理斯和戴安娜如果離婚,那麼威廉和哈裡兩個王子就成了“私生子”,王位第二繼承人就成了查理斯的弟弟哈裡王子,只有戴安娜死了才能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

當然規矩都是人定的,關鍵就看當權者怎麼看。由於愛德華六世無子嗣,如果按照亨利八世定的規矩來,那後面的繼承人就是他妹妹“瑪麗.布蘭登”和其子嗣簡格雷郡主。否則,則是亨利八世的兩個女兒,瑪麗和伊莉莎白。

問題的關鍵又回到了宗教上,瑪麗.布蘭登是新教徒,而亨利長女瑪麗.都鐸收到她西班牙母親的影響是堅定而頑固的天主教徒,愛德華六世本人則是新教徒。於是,在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當時的權臣,瑪麗.布蘭登的公公)的影響下,愛德華六世在約翰·達德利起草的檔上簽了字,決定將王位傳給簡.格雷郡主。

1553年7月6日,患肺結核的愛德華六世在昏迷中去世,1553年8月8日葬在亨利七世禮拜堂,雖然他加冕後一天也沒有親政。

保羅·德拉洛克的名畫《簡·格雷女士的死刑》現存於英國國家博物館

在他逝世當日,簡·格蕾(Lady Jane Grey)繼位成為英國第一位“女王”,不過她的王位保持了十三天之後,就被擁護瑪麗.都鐸的民眾給推翻,被稱為“十三日女王”。說實話,簡·格雷從來不曾奢望成為英國女王,她對王權並沒那麼多興趣,只是個受人操控的棋子。

局部放大圖,這幅畫中的少女此時才不過十六歲而已

隨後登基的則是瑪麗.都鐸,這就是世上鼎鼎有名的“血腥瑪麗”。瑪麗要求她昄依天主教就放了她,但被拒絕。因此瑪麗下令將她在倫敦塔斬首,在她死之前,她的丈夫吉爾福德首先在塔外被處決。她的遺言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話:“主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簡明英國全史系列未完待續

其他深度好文:

韓國人叒折騰了,他們宣稱水稻起源于韓國,結果被日本人啪啪打臉

加勒比海盜的傳奇—電影背後的真實歷史

不能被遺忘的歷史—遠征軍在野人山自焚的1500名傷病員

趨勢不以人改變,你只能追逐趨勢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