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炒作or擔當?揭秘互聯網金融公益“潛規則”

隨著網貸行業的不斷發展, 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投身於公益事業。 公益和互聯網金融, 一個是捐錢的項目, 一個是以逐利為目的的借貸平臺, 兩個看似目的相反的行業, 在奇妙的碰撞下居然能相容共生, 並融洽發展。

背書企業形象, 提升社會存在感

企業肩負起社會責任, 積極投身公益活動, 能夠更好的樹立公益形象, 不但能夠為公益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同時也能夠獲得社會的美譽, 在無形中增加企業公信力, 還能夠提升企業品牌的價值, 一舉多得, 自然被各大平臺追捧與熱衷。

以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一起捐”愛心午餐、到“小朋友畫廊”公益活動為例,

此類活動一方面利用網路的力量, 讓公益和民眾互動起來, 另一方面製造了“公益效應”, 極大的增加了品牌影響力與社會公信力。

彙聚行業力量, 激發公益熱情

互聯網金融投身公益活動能夠推動公益行業向著健康化、有序化發展。 利用平臺與客戶的交互性, 將公益項目與參與者更好的聯繫在一起, 進而激發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 有利於推動公益行業的發展以及對公益專案的監管。

貸財行運營總監李大威談到:“社會的真正進步不是靠市場的利益驅動, 真正驅動社會進步的正是社會各界人士的良知和義善之舉。 貸財行自上線以來, 在廣東深圳、樂昌、惠州猶縣、遼寧本溪等地資助貧困學子數百名,

將公益事業做成‘平臺常態’。 我們還將在官網開通公益管道, 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您的每一筆投資, 貸財行都將為此捐贈1元 , 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 回饋社會大眾。 ”

公益不能“表面功夫”, 更要有始有終

雖然公益活動已成為眾多網貸平臺“必爭之地”, 但是公益效果卻差強人意, 有的平臺僅僅以公益為宣傳噱頭, 宣傳鼓吹的聲勢浩大而真正落到公益項目上卻不見其身影。

公益事業不應該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 而要將其作為公司的傳統延續下去, 落到實處。 前不久貸財行的領導帶著一些學習用品再一次來到貧困學生賈紅(化名)的家, 這是他們第二次來看望小紅。

在今年3月份貸財行資助了即將輟學的小紅, 為其提供了一年的學費及生活費。 與5個月前相比, 小紅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 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 看著小紅一點點的走出陰霾, 貸財人深感欣慰。

“公益不是一錘子買賣, 而是要用持之以恆的愛心與責任感讓其更純粹, 在我們看來公益之路沒有終點, 只有起點, 貸財行不僅致力於打造優秀的網貸平臺, 而且始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奉獻愛心,傳遞真情”貸財行李大威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