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婺源: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婺源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 那裡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民風質樸的小鎮被群山環抱, 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 隨意在李坑、江嶺、彩虹橋、汪口等走走,

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 當然, 值得回味的還有那些極具特色的美食, 清明果, 子糕, 茄子幹……

美食地圖之舌尖上的婺源

1.清明果

清明果是婺源特色小吃之一, 春天將野艾采回家洗淨, 曬乾裝起來, 等清明節或春節時, 把野艾放入鍋中加水煮,

水開後撈起, 加糯米粉揉成麵團, 然後將豬肉、大腸、蘿蔔、竹筍等切碎, 放入調味料調成餡。

包好的清明果外形酷似餃子, 放在竹篩上蒸熟, 綠色的面皮裹著各種餡料, 小心用筷子夾起一個咬一口, 野艾特別的清香味和著豬肉及各種餡料的鮮味, 頓時滿嘴生香, 吃起來特別美味。

2.糯米子糕

糯米子糕是婺源人逢春節或有喜事時必備的傳統食品, 將糯米浸泡後放在飯甑裡蒸熟, 選雞蛋或鴨蛋、不肥不瘦的肉丁, 最好是五花肉, 加少許鹽與熟後的糯米飯混合攪拌後, 倒入墊放箬葉的搪瓷盆內蒸熟, 晾涼後切成長條。

吃時將長條切片, 再次蒸熟即可, 也可以下鍋油炸, 我最喜歡切成片狀蒸, 糯米的軟糯加上豬肉的香, 味道鹹香不粘牙, 吃一口香而不膩。 子糕飽腹感很強, 一般吃兩片就飽了, 再多就吃不下了。

3.汽糕

汽糕是婺源人早餐的最愛, 將米磨成水粉, 在木制的圓面板上塗成薄薄的一層, 再撒上香菇、蝦米、豆芽、幹筍、辣椒、豆腐乾等, 放在鍋上用水汽蒸熟, 澆上熟油, 再用刀劃成菱形, 吃辣的可以蘸上辣醬, 趁熱吃味道非常好。

汽糕有薄厚兩種, 我比較喜歡吃薄的, 感覺更入味些。 第一次吃時, 還以為是薄餅之類的, 咬一口才知道這麼筋道, 很有彈性, 嚼勁十足, 怪不得那麼受歡迎。

4.油煎燈

油煎燈也叫油炸果, 把麵粉、水、鹽和南瓜、辣椒碎末等混合調成麵糊, 用勺子取一瓢裝進一個燈座形狀的鐵模裡, 放在熱油鍋裡炸。 當麵糊表層變硬成果型時, 就把果子倒出來, 浮在油裡炸至外皮金黃撈出即可。

油煎燈一般當早餐或點心吃, 用老南瓜做餡, 也有用小南瓜或醃菜、蘿蔔絲和豆腐、青蔥的, 做好後外殼金黃鬆脆,內餡鮮美綿軟,吃起來香酥綿軟,好吃極了。

5.荷包紅鯉魚

婺源荷包紅鯉魚色澤鮮紅、頭小尾短、背高體寬,因形似荷包而得名。它肉質肥美細嫩,湯鮮味美,沒有腥味,味道與平常的鯉魚不一樣,一般的做法是清蒸,也可以紅燒,肉質細嫩到入口即化,在婺源的各個餐館及農家都可以吃到。

6.菜包

菜包是婺源人的主要早點之一,出了名的好吃,而且除了婺源別地都沒有,即使是鄰近縣市也做不出這個味道,特點是皮薄餡多,皮筋鮮香,餡大體有兩種:小蔥豆腐和蘿蔔絲。

小蔥豆腐餡,把豆腐整塊蒸熟,切丁,加入切細碎的蔥花、油鹽等各種調料拌成,少辣;蘿蔔絲餡一般為重辣,主要成份就是綽過水的白蘿蔔絲,加入各種調料,各種辣椒殼、粉,現包現蒸,吃一口回味無窮。

7.茄子幹

婺源茄子幹主要原料是茄子,常見的做法是一泡二蒸三烘,選用優質茄子,將茄子切碎泡水2—3小時,撈出後瀝幹水分,上鍋蒸熟,混入糯米粉、芝麻、幹辣椒等各種調料攪拌均勻,然後曬乾切片即可。

吃時將茄子片切成條狀,可以當零食吃,做好的茄子幹巨辣無比,口感類似辣條,但好吃的多,現在也有微辣和不辣口味的,婺源很多農家都會做,很容易買到。

8.粉蒸肉

粉蒸肉是婺源特色名菜,吃完美味難忘。用毛豆、辣椒、茄子、蘿蔔絲、幹豆角等新鮮蔬菜或乾菜墊底,將五花肉切成塊狀,置缽內放入醬、辣椒油、料酒等拌勻醃漬40分鐘左右,沾滾上生米粉,依次擺入碗內,上籠大火蒸兩小時即可。

吃時反扣大盤內,然後上面撒些糊椒粉、蔥花,原汁原味的粉蒸肉就可以吃了,吃一口香糯可口,別具特色,沒吃過的朋友用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9.灰汁果

稻草灰的汁水做成的,故當地人取名為灰汁果,吃時切成條狀,加入辣椒、酸菜、豆芽、絲瓜等蔬菜炒,也有將米漿做成餅狀放在蒸籠裡一層一層蒸熟的,吃時用菜刀拉成小塊,切成片狀炒著吃。

灰汁果可以當點心,也可以當菜吃,口感細膩,我比較喜歡當點心吃,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10.糊豆腐

糊豆腐味道鮮而且清,是當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進放有高湯的熱鍋裡,加上調料燜幾分鐘,再澆上熟豬油,放上蝦仁、肉蓉、香菇丁和筍尖等,一手攪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濕澱粉和豬油,舀到盤裡,澆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蔥花即成。

做好後外殼金黃鬆脆,內餡鮮美綿軟,吃起來香酥綿軟,好吃極了。

5.荷包紅鯉魚

婺源荷包紅鯉魚色澤鮮紅、頭小尾短、背高體寬,因形似荷包而得名。它肉質肥美細嫩,湯鮮味美,沒有腥味,味道與平常的鯉魚不一樣,一般的做法是清蒸,也可以紅燒,肉質細嫩到入口即化,在婺源的各個餐館及農家都可以吃到。

6.菜包

菜包是婺源人的主要早點之一,出了名的好吃,而且除了婺源別地都沒有,即使是鄰近縣市也做不出這個味道,特點是皮薄餡多,皮筋鮮香,餡大體有兩種:小蔥豆腐和蘿蔔絲。

小蔥豆腐餡,把豆腐整塊蒸熟,切丁,加入切細碎的蔥花、油鹽等各種調料拌成,少辣;蘿蔔絲餡一般為重辣,主要成份就是綽過水的白蘿蔔絲,加入各種調料,各種辣椒殼、粉,現包現蒸,吃一口回味無窮。

7.茄子幹

婺源茄子幹主要原料是茄子,常見的做法是一泡二蒸三烘,選用優質茄子,將茄子切碎泡水2—3小時,撈出後瀝幹水分,上鍋蒸熟,混入糯米粉、芝麻、幹辣椒等各種調料攪拌均勻,然後曬乾切片即可。

吃時將茄子片切成條狀,可以當零食吃,做好的茄子幹巨辣無比,口感類似辣條,但好吃的多,現在也有微辣和不辣口味的,婺源很多農家都會做,很容易買到。

8.粉蒸肉

粉蒸肉是婺源特色名菜,吃完美味難忘。用毛豆、辣椒、茄子、蘿蔔絲、幹豆角等新鮮蔬菜或乾菜墊底,將五花肉切成塊狀,置缽內放入醬、辣椒油、料酒等拌勻醃漬40分鐘左右,沾滾上生米粉,依次擺入碗內,上籠大火蒸兩小時即可。

吃時反扣大盤內,然後上面撒些糊椒粉、蔥花,原汁原味的粉蒸肉就可以吃了,吃一口香糯可口,別具特色,沒吃過的朋友用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9.灰汁果

稻草灰的汁水做成的,故當地人取名為灰汁果,吃時切成條狀,加入辣椒、酸菜、豆芽、絲瓜等蔬菜炒,也有將米漿做成餅狀放在蒸籠裡一層一層蒸熟的,吃時用菜刀拉成小塊,切成片狀炒著吃。

灰汁果可以當點心,也可以當菜吃,口感細膩,我比較喜歡當點心吃,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10.糊豆腐

糊豆腐味道鮮而且清,是當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進放有高湯的熱鍋裡,加上調料燜幾分鐘,再澆上熟豬油,放上蝦仁、肉蓉、香菇丁和筍尖等,一手攪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濕澱粉和豬油,舀到盤裡,澆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蔥花即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