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四次大規模坑殺俘虜事件!

長平之戰, 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 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 趙軍最終戰敗, 秦國獲勝進佔長平, 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45萬。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 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 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殲滅戰。

巨鹿之戰, 是秦末大起義中, 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 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 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 項羽破釜沉舟, 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 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 收降了20萬秦軍的項羽此時變的更加兵強馬壯,

怕他們日後反戈。 項羽沒想到投降的秦軍這麼多, 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 留到他日是後患, 殺了秦朝會元氣大傷, 所以坑殺秦軍20萬。

薛仁貴破鐵勒坑殺鐵勒九部13萬, 龍朔元年(西元661年), 鐵勒酋長比粟毒夥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

唐高宗任命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大總管, 薛仁貴為鐵勒道行軍副大總管, 出兵討伐思結、拔也固、僕骨、同羅四部。 先來統帥指揮能力, 三箭定天山, 利用擒王之略, 僅3支箭就幾乎擺平13萬人。 為了消除後患, 薛仁貴命令部下將13萬已經投降的鐵勒人就地坑殺, 製造了中國歷史上駭人聽聞的殺降暴行。

拓跋珪參合陂之戰坑殺後燕軍4萬, 參合陂之戰, 是十六國後期, 北魏在參合陂大敗後燕的一場重大戰役。 登國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 後燕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後燕軍進攻北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採取“敵進我退, 誘敵深入, 拖而不打”的戰略, 渡黃河南下, 與後燕軍隊隔河對峙。 後燕軍隊長途跋涉, 不能速戰速決, 加之天氣漸冷, 又誤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 決定撤兵。 被拓跋珪率領的二萬北魏軍在參合陂大敗。 除了逃跑的人, 其餘燕軍四、五萬人全部投降。 後來, 在北魏大臣王建的建議下, 所有投降的燕軍全被坑殺。

中國古代十大英雄/中國古代人物系列 ¥21.44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