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懷德說鎮江

一、也談運河沿革

根據史料記載, 在我國歷史上,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過程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東周春秋時期。 太湖平原是中國最早開鑿運河的地區。

《水經注》雲:徐偃王“欲舟行上國, 乃溝通陳、蔡之間”。 由於“溝通陳、蔡之間”的運河早已無跡可尋, 一般認為春秋時期開鑿的邗溝是大運河的始鑿。 吳國的國王夫差, 為了爭霸中原, 向北擴張勢力, 在西元前486年引長江水經瓜洲北入淮河。 第二個時期是隋朝時期。 隋朝建立後, 先後開鑿了以京師(今陝西西安)、東都(今河南洛陽)為中心, 溝通黃河、淮河、海河等流域的大運河, 並完成了南北大運河的全線貫通。 第三個時期是元朝。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 對大運河進行了改線。 一改先前以關中君臨天下的格局, 在隋朝大運河的基礎上, 裁彎取直, 完成了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 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
南達杭州的京杭大運河, 其水路走向, 與今日的大運河基本一致。 從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後, 京杭大運河被黃河切斷, 不能全線貫通, 河道開始萎縮。 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 黃河以南的大運河又進行了多次治理。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運河,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 聞名於全世界。 在歷史上,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 特別是對沿線發展和城鎮興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南北交通運輸的主動脈, 早期運河是為軍事服務的。 自隋唐以來, 一度成為封建王朝南糧北運的生命線,

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也是沿運河城鎮的“生命之河”。 隨著近代河道的不斷淤積堵塞以及工業文明的發展, 在現代文明和過度開發的衝擊下, 雖然大運河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中國古代大運河, 是華夏兒女智慧和創造力的體現, 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 是“流淌的、活態的文化遺產”。 

▲鎮江港船舶界限圖

二、大運河與鎮江

鎮江雄踞于長江下游南岸, 江蘇省中部。 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這裡十字交匯。 鎮江是京杭大運河江南段的源頭, 是連接南北段的樞紐。 鎮江自古舟楫相連, 商賈輻輳, 號稱九省通衢。 長江和大運河為鎮江成為港口城市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一)西津古渡。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 鎮江是吳楚古渡, 成為溝通南北的長江渡口。 鎮江西津渡是長江下游著名的古渡口。 因為渡口在鎮江城的西面而得名, 至今一直沿用。 因渡口在蒜山北側, 三國時稱蒜山渡。 隋以前, 西津渡與揚州邗江的古揚子津相對渡。 隋以後,

長江河道南移, 揚子津被泥沙淤塞, 西津渡便與瓜洲渡相對渡。 西津渡依蒜山而立, 航路四達, 防江控海, 素有“吳楚要津”、“長江鎖鑰”、“浙鹽門戶”等美稱。

(二)徒陽運河。 除西津渡外, 徒陽運河在鎮江的水運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根據史料記載, 徒陽運河南起雲陽(今丹陽), 北由丹徒入江,就是後來江南運河最北段的通江河道,這是鎮江境內最早由人工改造的河道。鎮江在六朝時稱“京口”,隋唐時稱“潤州”,均因其河道而名。東吳以水軍立國,建安十三年,孫權從吳(今蘇州)遷至京口,開鑿“京口(河)”成為其戰略措施。京口(河)是現在鎮江市區最早的入江運河,是徒陽運河北段入江口的第二次西遷。從三國吳末年,直到東晉初年,對徒陽運河的各段進行了多次治理,以保證徒陽運河的暢通。齊建武年間,齊明帝“鑿丹徒、雲陽運瀆”,徒陽運河的入江口向西延伸至蒜山東側,成為隋唐以後著名的江南運河入江口(京江大口)。至此,形成了徒陽運河丹徒口、京口、京江大口等多口入江的格局。

(三)破岡瀆。破岡瀆是東吳政權在鎮江茅山丘陵岡地上開鑿的一條人工航道。位於句容南部,東西走向,西通秦淮水系,東入延陵、雲陽,與丹徒水道相通。由於鑿山劈嶺而成,故稱“破岡瀆”。考慮漕運、軍運、商運等,都要經常穿越戰區和防區,比較危險,而且當時京口、廣陵間江面廣闊,京口至建鄴為頂流溯江航行,潮高浪急,航船安全有虞等原因,孫吳定都建鄴後不久,就著手開鑿了破岡瀆,從內地溝通太湖和秦淮河。破岡瀆翻山越嶺,橫亙茅山。為了解決航道水源問題,孫權在赤烏年間,派人在江甯和句容兩地之間築赤山塘,引水為湖,又通過一系列堰埭分段節制,攔蓄水源。破岡瀆上的埭是目前見諸文獻記載的中國最早的埭,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水運工程技術。

(四)江南運河鎮江主口門。隋滅陳統一中國後,于大業六年(610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敕穿江南河”是對六朝以來自京口至吳會水道的一次大規模治理,大大改善了運河鎮江段的航運條件。隋運河第一次將中國的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這五條東西緯線方向的自然河自北向南聯結起來。雄踞在長江與運河交匯的中心的鎮江,聯結東西南北,實為“九省通衢”。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隋運河開通即奠定了鎮江在江河水運中的樞紐地位。因此,江南運河的浚拓和南北大運河的全線貫通,明確了運河鎮江河段是與江北運河相對接的江南運河主航道地位,從而也確定了京口是江南運河入江口的主口門地位。

(五)江南運河的興衰。江南運河全長330公里。大運河鎮江段東漢末年前後初步鑿成,自隋煬帝全線開通江南運河後,唐宋時期江南運河鎮江段的整治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鑒於江南運河鎮江段的重要作用,唐宋王朝為確保以潤州京口為樞紐的江河水運疏通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鎮江的江河水運始終發揮著“漕運咽喉”的獨特作用,對鎮江城市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軍事重鎮地位的確立等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元明清時期,因為政治中心的轉移,漕運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元朝初年,運河有些河段淤塞。明永樂九年(1411年),朝廷致力重開大運河。明代漕運的重新興起,對鎮江水運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清代實行海禁,每年江西、湖廣、浙江、江蘇四省的“南糧”均須由運河運送北上。鎮江京口沿江一帶一度出現漕船渡江時“魚貫往來,帆影銜接”的盛況。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綜合利用、分期建設、保證重點”的運河整治建設方針和“先通後暢、先難後易、分期分段”的整治原則,大運河鎮江段進行了全線標準化整治,古老的運河正在以現代化的形式和內容,承載著新的歷史使命,展現著大運河的新姿。

三、通商起始與鎮江海關

西元610年到1855年,即隋唐到清代後期,鎮江港一直是漕運的咽喉之地。

鎮江地處長江、運河之交,連東貫西,通南達北,優越的地理位置早就成為英國殖民者要求開放長江街道覬覦的目標。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八年(1858年)清王朝與英法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鎮江被列為新增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

咸豐十一年(1861年)2月19日,英國派參贊巴夏禮、海軍提督和普偕以及正副領事兩員等乘船到鎮江察看地勢,定於鎮江西門外雲臺山圈劃租界,以備建造關署商棧。4月27日,第一位外籍稅務司林納(J.K.Leoned)來鎮江海關任職,鎮江海關(洋關)正式開關。因時值太平天國期間,鎮江西門外常為太平軍所控制,因而租界、關址劃定後,卻無法動工。通商碼頭被迫暫設於長江北岸的七濠口鎮(屬江都縣)。英美領事館和海關也暫設于四面環水的焦山,另設關艇在七濠口從事稅收工作。同年5月10日,鎮江正式開埠,這是除上海之外長江下游第一個通商口岸、由海入江的第一個商埠。從此,英國等列強取得了在長江航行的特權。

同治三年(1864)六月,鎮江關稅務司駱德(C.A.Lord)致函海關道許道身:“突照本關現焦山,客商往來一切公事諸多不便,是以疊向貴道面商,將道署趕緊遷往鎮江。”經通商大臣李鴻章核准,鎮江關稅務司署和驗貨碼頭於翌年3月4日在鎮江西門外原定關址上破土動工,並于同年9月1日竣工。關署和驗貨碼頭建成後,海關即從焦山遷出,並撤銷了七濠口的關艇。從此,鎮江口岸的進出境統歸南岸驗關收稅。

鎮江關遷至南岸後,也按照各地新關模式建立了內部組織機構。初設徵稅和船勤兩個部門。因當時海關還兼辦郵政,光緒四年(1878),鎮江設郵政局,受鎮江關稅務司管轄。宣統二年(1910)移交江蘇省郵政總局領導。

民國元年(1911)11月,鎮江革命黨人策動新軍起義,迫使駐防旗軍投降。同月8日,中華民國鎮江軍政府照會鎮江關稅務司戴樂爾(F.E.Taylor),要求“繼續辦公,以維稅務”。因此,鎮江關照常執行公務。

鎮江於19世紀60年代被迫開埠,即設海關。本世紀初,海關關署建在城西運河岸邊,海關稅務司由外籍人擔任,控制著海關大權。海關設卡進行船舶監管、貨物監管、徵收關稅、查緝走私,海關雖多次查獲鴉片走私,但由於外國領事館出面干預,結果只能處以很輕罰款,甚至查緝又被武裝動回。進出口商品檢驗則由外國洋行控制,對傾銷的洋貨不予檢驗。抗戰後,鎮江海關業務停止,一直沒有恢復。

▲鎮江洋關幫辦樓

民國20年1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撤銷各地常關厘卡。據此,鎮江常關在江蘇境內的分關依令撤銷。民國26年,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戰火蔓延江蘇大地。江蘇境內大部分地區淪陷。開始時,總稅務司署因受英美控制,自恃關係特殊,未隨國民政府撤至重慶,並令鎮江關、金陵關後撤至漢口,後又轉移至上海英租界的處的江海關。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轟炸機時常對鎮江及其附近地區狂轟濫炸,鎮江海關及其關卡被迫關閉。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鎮江海關一直沒有恢復業務。

建國後,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鎮江被列為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987年鎮江大港對外籍船舶開放後,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鎮江海關。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鎮江海關開關,1995年11月8日,鎮江海關駐丹陽辦事處開關。1999年10月18日,鎮江海關走私犯罪偵查支局掛牌,2003年1月1日起更名為鎮江海關緝私分局,隸屬南京海關緝私局。

參考文獻:

《清代江海關關址的演變》

《江蘇省志 海關志》

《中國近代海關史問題初探》陳詩啟著

《京口文化》嚴其林、程建著

《江河要津》范然 張立著

《鎮江百年圖志》

作者:李懷德 1988年畢業於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同年入關參加工作。曾任《鎮江海關志》主編,《江蘇省志海關志》主要撰稿人、編輯;《南京海關志》(二輪)審稿專家。現任金陵海關調研員。

北由丹徒入江,就是後來江南運河最北段的通江河道,這是鎮江境內最早由人工改造的河道。鎮江在六朝時稱“京口”,隋唐時稱“潤州”,均因其河道而名。東吳以水軍立國,建安十三年,孫權從吳(今蘇州)遷至京口,開鑿“京口(河)”成為其戰略措施。京口(河)是現在鎮江市區最早的入江運河,是徒陽運河北段入江口的第二次西遷。從三國吳末年,直到東晉初年,對徒陽運河的各段進行了多次治理,以保證徒陽運河的暢通。齊建武年間,齊明帝“鑿丹徒、雲陽運瀆”,徒陽運河的入江口向西延伸至蒜山東側,成為隋唐以後著名的江南運河入江口(京江大口)。至此,形成了徒陽運河丹徒口、京口、京江大口等多口入江的格局。

(三)破岡瀆。破岡瀆是東吳政權在鎮江茅山丘陵岡地上開鑿的一條人工航道。位於句容南部,東西走向,西通秦淮水系,東入延陵、雲陽,與丹徒水道相通。由於鑿山劈嶺而成,故稱“破岡瀆”。考慮漕運、軍運、商運等,都要經常穿越戰區和防區,比較危險,而且當時京口、廣陵間江面廣闊,京口至建鄴為頂流溯江航行,潮高浪急,航船安全有虞等原因,孫吳定都建鄴後不久,就著手開鑿了破岡瀆,從內地溝通太湖和秦淮河。破岡瀆翻山越嶺,橫亙茅山。為了解決航道水源問題,孫權在赤烏年間,派人在江甯和句容兩地之間築赤山塘,引水為湖,又通過一系列堰埭分段節制,攔蓄水源。破岡瀆上的埭是目前見諸文獻記載的中國最早的埭,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水運工程技術。

(四)江南運河鎮江主口門。隋滅陳統一中國後,于大業六年(610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敕穿江南河”是對六朝以來自京口至吳會水道的一次大規模治理,大大改善了運河鎮江段的航運條件。隋運河第一次將中國的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這五條東西緯線方向的自然河自北向南聯結起來。雄踞在長江與運河交匯的中心的鎮江,聯結東西南北,實為“九省通衢”。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隋運河開通即奠定了鎮江在江河水運中的樞紐地位。因此,江南運河的浚拓和南北大運河的全線貫通,明確了運河鎮江河段是與江北運河相對接的江南運河主航道地位,從而也確定了京口是江南運河入江口的主口門地位。

(五)江南運河的興衰。江南運河全長330公里。大運河鎮江段東漢末年前後初步鑿成,自隋煬帝全線開通江南運河後,唐宋時期江南運河鎮江段的整治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鑒於江南運河鎮江段的重要作用,唐宋王朝為確保以潤州京口為樞紐的江河水運疏通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鎮江的江河水運始終發揮著“漕運咽喉”的獨特作用,對鎮江城市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軍事重鎮地位的確立等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元明清時期,因為政治中心的轉移,漕運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元朝初年,運河有些河段淤塞。明永樂九年(1411年),朝廷致力重開大運河。明代漕運的重新興起,對鎮江水運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清代實行海禁,每年江西、湖廣、浙江、江蘇四省的“南糧”均須由運河運送北上。鎮江京口沿江一帶一度出現漕船渡江時“魚貫往來,帆影銜接”的盛況。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綜合利用、分期建設、保證重點”的運河整治建設方針和“先通後暢、先難後易、分期分段”的整治原則,大運河鎮江段進行了全線標準化整治,古老的運河正在以現代化的形式和內容,承載著新的歷史使命,展現著大運河的新姿。

三、通商起始與鎮江海關

西元610年到1855年,即隋唐到清代後期,鎮江港一直是漕運的咽喉之地。

鎮江地處長江、運河之交,連東貫西,通南達北,優越的地理位置早就成為英國殖民者要求開放長江街道覬覦的目標。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八年(1858年)清王朝與英法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鎮江被列為新增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

咸豐十一年(1861年)2月19日,英國派參贊巴夏禮、海軍提督和普偕以及正副領事兩員等乘船到鎮江察看地勢,定於鎮江西門外雲臺山圈劃租界,以備建造關署商棧。4月27日,第一位外籍稅務司林納(J.K.Leoned)來鎮江海關任職,鎮江海關(洋關)正式開關。因時值太平天國期間,鎮江西門外常為太平軍所控制,因而租界、關址劃定後,卻無法動工。通商碼頭被迫暫設於長江北岸的七濠口鎮(屬江都縣)。英美領事館和海關也暫設于四面環水的焦山,另設關艇在七濠口從事稅收工作。同年5月10日,鎮江正式開埠,這是除上海之外長江下游第一個通商口岸、由海入江的第一個商埠。從此,英國等列強取得了在長江航行的特權。

同治三年(1864)六月,鎮江關稅務司駱德(C.A.Lord)致函海關道許道身:“突照本關現焦山,客商往來一切公事諸多不便,是以疊向貴道面商,將道署趕緊遷往鎮江。”經通商大臣李鴻章核准,鎮江關稅務司署和驗貨碼頭於翌年3月4日在鎮江西門外原定關址上破土動工,並于同年9月1日竣工。關署和驗貨碼頭建成後,海關即從焦山遷出,並撤銷了七濠口的關艇。從此,鎮江口岸的進出境統歸南岸驗關收稅。

鎮江關遷至南岸後,也按照各地新關模式建立了內部組織機構。初設徵稅和船勤兩個部門。因當時海關還兼辦郵政,光緒四年(1878),鎮江設郵政局,受鎮江關稅務司管轄。宣統二年(1910)移交江蘇省郵政總局領導。

民國元年(1911)11月,鎮江革命黨人策動新軍起義,迫使駐防旗軍投降。同月8日,中華民國鎮江軍政府照會鎮江關稅務司戴樂爾(F.E.Taylor),要求“繼續辦公,以維稅務”。因此,鎮江關照常執行公務。

鎮江於19世紀60年代被迫開埠,即設海關。本世紀初,海關關署建在城西運河岸邊,海關稅務司由外籍人擔任,控制著海關大權。海關設卡進行船舶監管、貨物監管、徵收關稅、查緝走私,海關雖多次查獲鴉片走私,但由於外國領事館出面干預,結果只能處以很輕罰款,甚至查緝又被武裝動回。進出口商品檢驗則由外國洋行控制,對傾銷的洋貨不予檢驗。抗戰後,鎮江海關業務停止,一直沒有恢復。

▲鎮江洋關幫辦樓

民國20年1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撤銷各地常關厘卡。據此,鎮江常關在江蘇境內的分關依令撤銷。民國26年,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戰火蔓延江蘇大地。江蘇境內大部分地區淪陷。開始時,總稅務司署因受英美控制,自恃關係特殊,未隨國民政府撤至重慶,並令鎮江關、金陵關後撤至漢口,後又轉移至上海英租界的處的江海關。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轟炸機時常對鎮江及其附近地區狂轟濫炸,鎮江海關及其關卡被迫關閉。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鎮江海關一直沒有恢復業務。

建國後,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鎮江被列為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987年鎮江大港對外籍船舶開放後,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鎮江海關。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鎮江海關開關,1995年11月8日,鎮江海關駐丹陽辦事處開關。1999年10月18日,鎮江海關走私犯罪偵查支局掛牌,2003年1月1日起更名為鎮江海關緝私分局,隸屬南京海關緝私局。

參考文獻:

《清代江海關關址的演變》

《江蘇省志 海關志》

《中國近代海關史問題初探》陳詩啟著

《京口文化》嚴其林、程建著

《江河要津》范然 張立著

《鎮江百年圖志》

作者:李懷德 1988年畢業於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同年入關參加工作。曾任《鎮江海關志》主編,《江蘇省志海關志》主要撰稿人、編輯;《南京海關志》(二輪)審稿專家。現任金陵海關調研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