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作為戰略要地的西安為什麼沒有被日本侵略?

若關中丟失, 則漢中難以堅守;若漢中丟失, 川蜀則難以支撐。 至古以來漢中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日本將侵略中華作為舉國大計,

當然也知道西安的重要性, 而且也確實制定了幾次侵佔關中的計畫。 日本深知, 如果日軍佔領關中, 那麼他們就能夠打破抗戰戰略相持階段的平衡。 如果佔領關中, 以西安為橋頭堡, 北上清剿陝北, 南下可以進攻四川, 重慶。 退可以將華北和西北兩個主戰場合為一體, 打通整個大陸佔領區。 所以從山西失守, 日軍攻佔風陵渡之時, 日軍就一直對關中虎視眈眈, 企圖強渡黃河, 拿下關中。

日本也根本沒有打算掩蓋自己對關中的野心, 從1937年11月7日, 日軍第一次轟炸潼關古鎮到1945年8月15日軍投降, 7年餘的時間裡日軍苦攻西安, 但關中兒女浴血奮戰, 拼死守關, 令日軍始終無法逾越潼關半步, 更別提關中了。 這些都得益於關中強有力的防守, 所以日軍沒有侵略西安這種說法根本不準確, 不是日軍沒有侵略, 而是我們守住了。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 西安的價值小於當時的南亞市場, 日本更在乎的是東南亞交通線路的保障, 所以將主要兵力放在南方戰場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