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直臣的尷尬

直臣的尷尬

遊宇明

史書對魏征讚不絕口。 的確, 在專制時代, 敢對皇帝說真話是需要勇氣的。 然而, 只要我們認真打量一下, 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歷史上直臣很多, 但像魏征一樣生前無限榮光的並不多。

明代的解縉也是特別敢言的。 這位直臣才華橫溢, 寫得一手好狂草, 五歲能詩, 十九歲中進士, 寫篇文章, 還不要喝一碗茶的功夫。 他曾經給朱元璋上過一封名為《大庖西上封事》的萬言奏章。 奏章中說:法令屢屢更改容易導致老百姓的疑惑, 刑罰太繁苛必然促使民眾玩忽。 從國初至今二十年, 幾乎沒有不變的法令,

差不多天天都有犯“錯”的官員。 經常聽到陛下震怒, 處分這個懲罰那個, 從未聽到陛下褒獎好官, 並且始終如一。 希望改變此種狀況, 遏制法外之威刑, 流放十年即應該釋放, 廷杖八十以後就不要再加刑罰。 近年來, 監察機構的綱紀亦不嚴肅, 官員們特別在乎刑名輕重、問囚多寡。 監察禦史糾察官員往往仰承皇上密旨, 皇上發了命令, 才上疏彈劾, 目的不過是邀功取寵。 由於官風不正, 賢人羞于同流合污, 庸人卻如魚得水, 以至是非顛倒。 後來, 他又向皇帝進呈《太平十策》, 批評朱元璋大封兒子為藩王的做法, 指出“分封勢重, 萬一不幸, 必有厲長、吳潞濞之弊”, 意思是要皇帝記住漢初厲王劉長、吳王劉濞作亂的教訓。

解縉說的大實話本來讓朱元璋很不爽,

依朱元璋的個性, 擰下解縉的腦袋是一句話的事, 但朱元璋不久前剛對解縉說過:我和你從道義上說是君臣, 從恩情上說猶如父子, 你應當知無不言。 翻臉也不能翻得這麼快呀!因此, 他只是批評其“年少而語誇”, 沒有深加追究。

皇帝往往活不過老百姓, 三宮六院、內外紛爭都是壽命的毒藥, 解縉走上仕途沒幾年, 朱元璋很快死翹翹, 歷史短暫地在建文時期停了一下腳步, 立即匆匆奔向永樂時代。

朱棣上位之初, 也曾對解縉說:“敢為之臣易求, 敢言之臣難得, 敢為者強於己, 敢言者強於君, 所以王、魏(王猛、魏征)之風世不多見”。 解縉以為自己碰上了永遠不落的太陽。 當朱棣拿出一份大臣名單, 裝模作樣地徵求他的意見,

他真的亂加臧否, 比如說蹇義(吏部尚書)“其資重厚, 中無定見”, 評夏元吉(戶部尚書)“有德有量, 不遠小人”;講劉俊(兵部尚書)“雖有才幹, 不知顧義”;議李志剛(禮部郎中)“誕而附勢, 雖才不端”……朱棣雖然沒有當場發作, 內心已有了不快。

朱棣喜歡次子朱高煦。 這個兒子跟隨他南征北戰, 在征討白溝、東昌中立下大功, 在江上之戰中又救過駕。 但無奈當時的皇位傳承制度是“立嫡以長”, 朱棣因此採取了一個變通做法, 一方面依例冊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 另一方面又給予漢王朱高煦超過太子的禮儀待遇。 解縉向朱棣進諫, 認為這樣會促發兄弟之間的內鬥, 朱棣極不高興, 覺得解縉在離間他們的父子關係。 恰巧此時朝廷討論是否發兵交趾的問題,

朱棣與相當數量大臣主張出兵, 解縉表示反對, 又說“不宜過寵漢王”, 更加深了朱棣對他的惡感。 不久, 朱棣就將他由翰林學士貶為廣西參議;再後來又聽信讒言將其貶為交趾參議。

朱棣一直在尋找收拾解縉的藉口。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永樂八年, 朱棣率軍北征, 解縉回京述職, 因為皇帝不在, 只好向“監國”的皇太子彙報工作。 這本是很正常的職務行為, 朱棣卻以私見太子, 不等皇上返回, 逕自離京, 毫無人臣之禮的罪名, 下令逮捕解縉, 將其關入錦衣衛鎮撫司詔獄。 永樂十三年, 又暗示錦衣衛指揮使將解縉弄死了。

解縉這個人不乏才華, 不缺見識, 更不缺少對皇上的忠心, 他雖然做不到像方孝孺一樣只忠於某個皇帝,

卻能做到端誰的飯碗, 給誰做事。 然而, 解縉碰到的朱元璋、朱棣都是一些權欲極強、草菅人命的君王, 他們雖然有時也說點“你多提意見”之類的漂亮話, 其心底卻是渴望大臣們高喊“皇上聖明”的, 解縉聽信了皇帝的假話, 結果一片真心換來了身首異處。

其實, 皇權下的直臣大抵都逃不過解縉一般的命運, 明代的周新、清代的楊繼盛就是生動的例子。 一方面, 處於道統約束下的讀書人總有帝師情結和家國天下情懷, 往往情不自禁地講真話、講直話, 甚至明知皇帝不喜歡聽還要講;另一方面, 他們面對的又是掌握著絕對權力的君主, 這些人聽不聽大臣的諫言全憑個人的興趣, 願不願善待直臣也完全取決於一己之良心。 置身這樣的環境,直臣的風險可想而知。

歷史上從不缺少魏征,真正缺的是從諫如流的唐太宗。

置身這樣的環境,直臣的風險可想而知。

歷史上從不缺少魏征,真正缺的是從諫如流的唐太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