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界泰斗,耗盡30年心血完成史詩巨作,曾完爆郭沫若

1992年8月28日, 中國歷史界泰斗譚其驤(xiāng)老先生去世了, 恰好是小編發文之日, 因此今天特意介紹一下這位老前輩, 我們做歷史的小編經常使用到的歷史地圖, 百分之八十出自他的手筆, 對於他的尊敬尤為之重。

譚其驤1911年2月25日出生, 1992年8月28去世, 字季龍。 他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 叫禾子, 禾乃穀類植物的統稱, 謙虛的他希望自己只是中國大好河山中的一粒谷米, 雖然微小, 但很偉大。

譚其驤出生在遼寧,

但父母是南方人。 起初在上海讀大學的時候, 也不是歷史系, 而是社會系。 他愛好歷史, 經過幾次轉系, 終於在暨南大學轉入歷史系。 他師從顧頡剛先生,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研究, 在建國後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兼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

1959年, 郭沫若發表了一篇論曹操的文章, 譚其驤看後立即發表了一篇商榷文章。 郭沫若極其欣賞曹操, 並將曹操並于黃巾之流, 並高於黃巾, 他非常主觀的列舉曹操的榮耀, 譚其驤一一進行商榷, 將郭沫若的想法和分析駁回, 並直截了當的指出,

評價歷史人物的是是非非盡可能的做到恰如其分, 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主觀而將他打入地獄, 而愛卻捧上天。

之後, 郭沫若又多次發表三國人物談, 而無外乎是想通過其他人物肯定曹操, 譚老先生再次發表反駁的論文, 郭沫若無法辯解, 只好認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