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聚焦常熟 吹響智慧汽車發展集結號

作為正在快速成長的年輕汽車城, 常熟擁有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 不僅是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也是“長三角汽車文化城”建設成員。

如今, 常熟要通過即將於11月22日開啟的2017常熟國際智慧汽車周向人們展示常熟發展智慧汽車產業的雄心壯志並向志同道合的優秀企業和賢才良將發出共謀發展的誠摯邀請。

■基礎牢固轉型升級有依託

汽車產業是常熟重點打造的“三大千億級”產業之一。 當前, 在觀致、奇瑞以及豐田研發中心等整車企業的帶動下, 常熟已集聚了300餘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 其中包括豐田、三菱、大陸等世界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近30家, 涵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設計、製造、服務和人才培養等領域。 經過積累與沉澱, 常熟已成功獲批“國家火炬常熟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

形成了配套齊全的汽車產業鏈, 為智慧汽車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發展智慧汽車產業, 是市委、市政府結合地方產業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 ”在常熟市副市長徐海東看來, 基於多年積極進取積累的產業基礎, 加之根植于城市的自主創新基因, 常熟把產業發展中心聚焦在智慧汽車上是因地制宜、順勢而為。

當前, 常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智慧汽車產業生態環境, 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 常熟連續四屆成功舉辦了“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 挑戰賽總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說:“要發展一個新興產業需要人才以及能夠與之相配套的生態環境, 在常熟這些條件都具備。

此外, 常熟重點打造的智慧汽車發展平臺已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和技術資源, 正努力推動智慧汽車測試標準、測試方法、場景構建以及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形成人才、科技、產業、基金、服務等相互融合、彼此支撐的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規劃科學創新發展有特色

對於汽車產業而言, 智慧汽車的發展將是一場革命, 而這場革命的參與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 更要有一顆足夠智慧的“大腦”。 幸運的是, 常熟已經有了這樣的“大腦”, 這就是於2015年8月在常熟正式成立的中國智慧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和積累, 該中心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中心以產業為導向, 著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服務眾多的多模式智慧汽車測試基地。 規劃了封閉測試區、半封閉測試區以及智慧城市示範區, 其中第三區占地約2.5平方公里, 計畫於2020年開放, 使智慧汽車能在真實道路上行駛並做最後的測試, 同時兼具智慧車應用示範功能。

再比如, 真實性、多樣性, 設計真實測試場景。 針對中國二、三線城市路況, 中心建設了典型的多類別測試場景, 涵蓋二、三線城市道路中的各種交通情況, 包括安全類、效率類、服務類、通信類以及人車混行等場景。

此外, 該中心一方面不斷加強技術合作交流, 與多家國內知名院所共同打造中國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和技術交易平臺;與多家協會單位合作,

設立分支機搆, 借助其在場景規劃、環境感知、資料融合、智慧決策、協同控制、模擬模擬、智慧交通等領域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 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指導, 培養適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團隊。 另一方面, 中心重點孵化、培育以低碳化、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為特徵的高新技術企業, 並以傳統汽車、智慧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共用核心零部件作為關鍵突破口, 著力引進品牌型、龍頭型、旗艦型專案, 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儘快形成區域智慧汽車產業的特色板塊, 為常熟汽車產業打造新引擎, 提供發展新動力。

■保障有力實現目標有信心

一座城市,如果想要抓住機遇做好做大一個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必須要有很好的政策保障。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王奇峰告訴記者,為推動智慧汽車產業發展,常熟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中國智慧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中心的組織與具體協調工作,並給予一系列政策保障。

比如在場地建設方面,常熟市政府以3年5個億的資金,投入智慧汽車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方面,設立一定規模的投資基金,用於智慧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相關領域的投資;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科技專項經費,支持智慧汽車產業相關重點工程和重點創新領域。

再比如,在人才方面,常熟積極培育“國家千人計畫”、“省雙創”、“姑蘇人才”、“常熟市領軍”、“昆承英才”等人才項目,可提供最高達800萬元的人才經費支援。此外,還有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蘇州市產業技術創新專項、常熟市科技計畫等政策,為創業人才提供創業資金支援。

常熟為發展智慧汽車給出了自己的路線圖:“十三五”末,力爭實現三個目標。

一是建成國內一流的智慧汽車內外場測試基地,為30家以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提供完善的測試服務,並參與制定國家測試標準。

二是形成以智慧整車為核心,關鍵零部件研發與製造為支撐,重點打造中國智慧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和技術交易平臺,並逐步成為具備“獨立、公正、專業”特徵的協力廠商智慧車輛測評機構;集聚80家以上智慧車相關領域的科技型企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

三是引進高科技人才600人,形成專利500件,形成國內智慧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人才與產業集聚高地,將常熟打造成中國最年輕的綜合性現代化汽車城。

(圖片由中國智慧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提供)

■保障有力實現目標有信心

一座城市,如果想要抓住機遇做好做大一個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必須要有很好的政策保障。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王奇峰告訴記者,為推動智慧汽車產業發展,常熟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中國智慧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中心的組織與具體協調工作,並給予一系列政策保障。

比如在場地建設方面,常熟市政府以3年5個億的資金,投入智慧汽車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方面,設立一定規模的投資基金,用於智慧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相關領域的投資;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科技專項經費,支持智慧汽車產業相關重點工程和重點創新領域。

再比如,在人才方面,常熟積極培育“國家千人計畫”、“省雙創”、“姑蘇人才”、“常熟市領軍”、“昆承英才”等人才項目,可提供最高達800萬元的人才經費支援。此外,還有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蘇州市產業技術創新專項、常熟市科技計畫等政策,為創業人才提供創業資金支援。

常熟為發展智慧汽車給出了自己的路線圖:“十三五”末,力爭實現三個目標。

一是建成國內一流的智慧汽車內外場測試基地,為30家以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提供完善的測試服務,並參與制定國家測試標準。

二是形成以智慧整車為核心,關鍵零部件研發與製造為支撐,重點打造中國智慧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和技術交易平臺,並逐步成為具備“獨立、公正、專業”特徵的協力廠商智慧車輛測評機構;集聚80家以上智慧車相關領域的科技型企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

三是引進高科技人才600人,形成專利500件,形成國內智慧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人才與產業集聚高地,將常熟打造成中國最年輕的綜合性現代化汽車城。

(圖片由中國智慧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