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杭州最牛校長離任,留下五句心裡話!直戳家長心窩!

這個暑假, 杭二中校長葉翠微離任的消息無疑是教育圈裡的一枚深水炸彈!

而前不久, 杭二中學生一個月內拿下三塊國際奧賽金牌的消息剛剛被刷爆。

“我想休息調整一下, 順乎自然規律。 ” 近日, 葉翠微在確認離任時首次發聲。

葉翠微校長在杭州二中做了17年校長, 他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葉大”, 是位個性色彩非常鮮明的“明星”校長, 圈了無數粉絲, 每次開學演講都會被家長老師爭相轉發。

真正的好學生都是玩出來的;

讓牛老師成就牛校長;

二中人行走在哪裡, 書就在哪裡

……

這些“名言”都出自葉校長之口。 而在葉校長任職的17年中, 杭二中考入北大、清華的人數屢創新高, 哈佛、麻省、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也頻頻向他的學生拋來橄欖枝。

他是怎樣把學生送進世界名校的?他的哪些理念值得家長學生借鑒?

01

做家長, 切勿迷信“虎媽、狼爸”的教育個案

現在網路上有不少“虎媽”“狼爸”的教育案例, 葉校長建議家長不要盲目癡迷個案。

不要把別人的成功案例套在自家孩子身上。 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長的角色是“指導員”, 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然後將這個閃光點放大, 指引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以興趣為目標, 釋放孩子的天性, 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02

優秀孩子, 往往是“玩”出來的

教育就是應該讓孩子玩起來, 只有玩起來的教育, 孩子才能飛起來。 這是基於人的成長的基本事實。

那麼, 葉校長是怎麼談“玩”的呢?

首先, 要玩。

學生要回歸自己的天性,

我們就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其次, 要玩得高興。

學生重要的是要玩得高興, 他們要追求的是極致, 最終要回到自己。

再次, 要玩得轉。

學校要做的是怎樣更好地基於每一個學生特徵, 基於每一個學生的天性, 基於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基於每一個學生應該怎樣走下去, 而去探索, 去教學, 讓學生回歸到自己的世界中去。

03

好學生, 都是讀出來的

葉校長任杭二中校長期間, 無比重視閱讀。 他認為:閱讀首先是有層次的, 應該從文藝的閱讀, 走向經典、哲學和思想的閱讀, 進而才能達到超越的閱讀。

閱讀又是分境界的, 從感官的享受到對終極問題的探索。 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這樣的閱讀境界呢?

第一個境界,

樓外樓境界, 淺層次的閱讀, 滿足最基本感官需求。

第二個境界, 山外山, 這是有點超然的, 登高望遠。 有了山外山, 很多人開始尋找天外天, 這個時候山還是那座山, 天還是那個天, 但是到了這個層次, 要用一種哲學的眼光去看待。

還有一層就是人外人。 一個有閱讀感覺的人, 就要進入到有思想、有閱歷、有深度的閱讀, 要回歸人的終極問題。

最後是聖外聖。 因為閱讀而厚重, 因為厚重而思考, 因為思考而行動, 因為行動而創造, 因為創造而永恆。

04

讀經典,才能走向成功

閱讀很重要,讀什麼更重要。

學生讀書該讀什麼?

葉翠微說:讀經典。

杭二中在讀書方面有著自己的行動:凡是二中學生,高中三年至少讀60本書,其中包括中國經典《紅樓夢》《雷雨》《魯迅選集》等;

也有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歐也妮·葛朗台》《百年孤獨》等;

甚至還有《老人與海》《追風箏的人》等10本英文原著,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科學和藝術等多方面。

“有調查顯示,中國中學生最喜歡讀的10本書中,不少是武俠、玄幻、流行小說。然而,同年齡段的美國學生最喜歡的書卻是像《理想國》《利維坦》等這樣的經典。起點就不一樣。”葉翠微說。

正因為閱讀分層次分境界,所以,讀不同的書,今後的人生路徑也會不同:

比如讀流行娛樂小說,多是文藝“小清新”;多讀傳統經典小說,表明你心智開始成熟;多讀史哲類書籍,有可能是成功人士;多讀思想類書籍,你絕對是個“人物”;多讀自我構建型書目,你將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或思想者。

“你們中學或今後的大學學習,不是以讀了多少本教科書為標誌,應該是讀了多少本經典為標誌。只有讀得越多,獲得的思想自由、精神解放才越大。”

05

學習和興趣都重要,但要做好組合設計

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開始大刀破斧地砍掉孩子的樂器、運動、機器人等等與成績無關的興趣班了。

的確,隨著孩子的長大,課餘時間也大大減少。家長孩子很糾結:到底該放棄自己的興趣投身學習,還是應該堅持自己想做的事?

“學習和興趣都重要,但要做好組合設計。”葉翠微的觀點是,學業應該放在主打位置,但要提高效率。

比如,別人做一套試卷要一個半小時,你能否用一個小時,並且這一個小時答題的準確率要比較高。這樣,騰出來的時間就可以做你感興趣的事了。如果學習效率沒有提高,你又要分心維持興趣,有可能你玩得越多,自我否定越多。

“所以,很多時候興趣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好的習慣、好的興趣能為自己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反過來說,高效的學習又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04

讀經典,才能走向成功

閱讀很重要,讀什麼更重要。

學生讀書該讀什麼?

葉翠微說:讀經典。

杭二中在讀書方面有著自己的行動:凡是二中學生,高中三年至少讀60本書,其中包括中國經典《紅樓夢》《雷雨》《魯迅選集》等;

也有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歐也妮·葛朗台》《百年孤獨》等;

甚至還有《老人與海》《追風箏的人》等10本英文原著,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科學和藝術等多方面。

“有調查顯示,中國中學生最喜歡讀的10本書中,不少是武俠、玄幻、流行小說。然而,同年齡段的美國學生最喜歡的書卻是像《理想國》《利維坦》等這樣的經典。起點就不一樣。”葉翠微說。

正因為閱讀分層次分境界,所以,讀不同的書,今後的人生路徑也會不同:

比如讀流行娛樂小說,多是文藝“小清新”;多讀傳統經典小說,表明你心智開始成熟;多讀史哲類書籍,有可能是成功人士;多讀思想類書籍,你絕對是個“人物”;多讀自我構建型書目,你將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或思想者。

“你們中學或今後的大學學習,不是以讀了多少本教科書為標誌,應該是讀了多少本經典為標誌。只有讀得越多,獲得的思想自由、精神解放才越大。”

05

學習和興趣都重要,但要做好組合設計

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開始大刀破斧地砍掉孩子的樂器、運動、機器人等等與成績無關的興趣班了。

的確,隨著孩子的長大,課餘時間也大大減少。家長孩子很糾結:到底該放棄自己的興趣投身學習,還是應該堅持自己想做的事?

“學習和興趣都重要,但要做好組合設計。”葉翠微的觀點是,學業應該放在主打位置,但要提高效率。

比如,別人做一套試卷要一個半小時,你能否用一個小時,並且這一個小時答題的準確率要比較高。這樣,騰出來的時間就可以做你感興趣的事了。如果學習效率沒有提高,你又要分心維持興趣,有可能你玩得越多,自我否定越多。

“所以,很多時候興趣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好的習慣、好的興趣能為自己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反過來說,高效的學習又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