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面積栽培紅梅的方法 栽培效果良好

大面積栽培紅梅的方法 栽培效果良好

紅梅, 落葉小喬木, 薔薇科, 李屬, 株高約10m, 幹呈褐紫色, 多縱駁紋, 小枝呈綠色, 葉片廣卵形至卵形, 邊緣具細鋸齒, 花每節1-2 朵, 無梗或具短梗, 花呈淡粉紅或紅色, 栽培品種則有紫、紅等花色, 于早春先葉而開。 紅梅習性喜溫暖氣候, 有一定的耐寒力, 喜陽光充足, 通風良好的環境, 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喜空氣濕度較大, 但花期忌暴雨, 紅梅在年雨量1000mm 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 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亦能在輕鹼性土中正常生長, 在礫質粘土及礫質壤土等下層土質緊密的土壤上,

梅之枝條充實, 開花結實繁盛。 紅梅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 可孤植( 選株形高大豐滿的植株孤植於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 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 )、叢植( 將紅梅和其它植物成叢地點綴于園林綠地中, 既豐富了景觀色彩, 又活躍了園林氣氛, )、群植( 以紅梅為主要樹種成群成片地種植, 構成風景林, 獨特的葉色和姿態都很美麗。 ) 等;也可於屋前、坡上、路邊自然配植, 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 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 紅梅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花期是在寒冬季節, 它的花瓣嬌小玲瓏, 為世界增添美麗的一景, 是人們冬季重要的觀賞植物;紅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
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梅花可提取芳香油, 將芳香油提取出來, 用作食品的添加劑;紅梅的果實可以食用, 它晾曬乾後可以製作成我們平常食用到的話梅;另外梅子還具有藥用價值, 能化痰止咳, 它的酸甜可以增加進食;梅樹還可以作為雕刻用的木材。 我們要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之地, 於冬季以前栽植, 冬前栽植有利於梅花提前紮根生長, 栽植前要挖好樹穴, 施足基肥, 做好剪枝和防治病蟲害的工作, 即可培植出樹形優美、樹花鮮豔、果實豐滿的紅梅樹。

1、建園栽植:紅梅對土壤要求不嚴, 但也應選擇質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園地, 還需有良好的排水條件, 將嫁接法培育的壯苗於入冬前栽植, 定植時的樹坑要1-1.1 米見方, 畝栽50-60 株, 施足基肥, 若土壤過於粘重, 須在樹穴內加細沙石、碎桔杆或煤灰等, 以利於排水, 栽植前須將過長的根系修剪一下, 有條件的最好將根系沾泥漿後栽植, 泥漿內可加入生根粉、多菌靈、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栽植深度以與原苗木地平處相同, 栽後澆透水, 小苗留50-70 釐米剪截。

2、肥水管理:紅梅吸肥量中等, 基肥需占全年總施肥量的70% -75%, 應株施自配有機無機複合肥60-70 千克, 適量使用磷、鉀肥作為追肥, 每60 天一次, 紅梅生長的另一特點是耐旱忌澇,

因應節制灌水, 乾旱時要適當灌水保墒, 下大雨時應迅速排水。

3、整形修剪:3 月上旬以後將上年的發育枝和花枝留1-2 個芽短截, 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幹枯枝、過密枝、纖細枝、徒長枝和主枝上萌發的新芽等, 對側枝進行短截, 以促進花繁葉茂, 修剪後給傷口塗上愈傷防腐膜, 促傷口癒合組織生長, 防腐爛病菌侵染。

4、防治病蟲害:紅梅病害有流膠病, 用70%甲基硫菌靈50 倍液防治;炭疽病和瘡痂病, 發病初期可噴70%硫菌靈1000 倍液或噴代森鋅600 倍液防治;常見的害蟲有黃褐天幕毛蟲, 用50%殺螟松1000 倍液滅除;介殼蟲用50%的殺螟松1000 倍溶液噴灑。

結論效果是:提供了一種大面積栽培紅梅的方法, 經實踐檢驗, 該方法簡便易行, 可使紅梅樹茁壯成長, 且樹形優美、樹花鮮豔、樹體抗病能力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