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這樣招待你 無錫,來了就離不開的地方 下

今天黃教授繼續帶你品無錫的美食美點哦

和無錫那些名揚四方的美味名菜相比, 我還是更喜歡無錫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美味點心, 因為在我小時候, 大菜、名菜不可能每天吃到, 但點心、小吃經常能吃到, 它就像親密的朋友, 可以天天見面, 可以經常吃到, 所以格外親切, 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它陪伴我們的童年、少年, 伴隨我們一天天長大, 給我們留下最溫馨、美好的記憶, 正是那些美味小吃、點心, 喚醒過我們平淡的味蕾, 撫慰過我們的胃, 溫暖了我們幼小的心靈。

如果你來無錫, 我會帶你去品嘗無錫著名小吃三鮮餛飩三鮮餛飩

童年時,

在外地長大, 每次回無錫看外婆的時候, 外婆都會帶我去吃三鮮餛飩, 蓮蓉橋堍的餛飩店、太湖餛飩店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外婆人高腿長, 走路又快, 我就像個小尾巴, 要努力小跑才能跟上她的腳步, 一般總是先跟外婆去買好東西, 然後才會帶我找個餛飩店坐下來吃餛飩, 小時候沒有很多吃零食的機會, 所以吃到的餛飩就是天下美味了啊!印象最深的是一隻只餛飩如一尾尾遊弋的大尾巴金魚, 豆腐乾絲的咖啡色、翠綠的小蔥襯在金色的蛋皮旁邊, 還有紫菜, 小蝦皮飄在裡面, 顏色搭配已經好看的不行了, 呼倫幾下一碗餛飩就已經不見了, 連碗底的雞湯也是不會留下的,
一口氣喝完, 然後高高興興跟著外婆回家去。 無數溫暖的回憶永記心頭!

所謂三鮮, 就是指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 這三樣都是很鮮美的食材, 做成的餛飩就稱為“三鮮”。 一般都以肉骨頭吊湯、豆腐乾絲、蛋皮絲為佐料。 皮薄、餡多、湯鮮, 味道實在是鮮美無比,

稱為老少咸宜、人人喜愛的大眾小吃。

如果你來無錫, 我會帶你去品嘗惠山油酥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 對每一個無錫孩子來說, 真是一個最清晰的記憶, 小時候, , 每年春節回無錫過年, 外婆肯定回買上一包惠山油酥當成過年的點心, 記得包惠山油酥的口袋上有龍光塔的商標,

應該是“惠山牌”惠山油酥吧。

惠山油酥最早叫做“重油燒餅”, 相傳元末明初, 由惠山寺僧人創制, 因它的形狀很像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 因此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 老年紀人還是一直喜歡稱惠山油酥為金剛肚臍。

惠山油酥採用純素油製作, 以桃肉、青梅子、糖瓜條、桔皮、糖、素油等10多種原料作餡, 精麵粉和芝麻作皮, 經烘制而成。 吃起來香、甜、酥、松。 惠山油酥形似象其子, 色澤金黃, 酥鬆香甜, 甜中帶鹹, 口味獨特, 數百年盛銷不衰。 小時候吃惠山油酥的時候, 特別認真吃裡面的餡, 每當吃到桃肉或者紅色、綠色的糖瓜條,小小的內心就快了極了,喜悅充滿了內心。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好吃的玉蘭餅玉蘭餅

玉蘭餅?多好聽的名字啊,難道和一個叫玉蘭的姑娘有什麼關係?不是的,因為做餅的日子正值玉蘭花開,所以才有了這麼好聽的名字---玉蘭餅。

玉蘭餅是無錫這一帶的著名小吃,用糯米和肉餡做成。聽說玉蘭餅創始于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50年),做的時候首先選用水磨粉加開水糅合小塊,做成餅胚,包入菜豬油、豆沙、鮮肉、玫瑰、芝麻等餡心,放入平鍋用油煎烙,呈金黃色。剛出鍋的玉蘭餅外皮香脆、內殼軟糯、甜鹹適口、香味十分誘人。 色澤誘人,外脆裡香,江南一帶的人常用來當早餐和豆漿一起食用,美味還不容易餓。

色澤金黃,外脆內綿,一口咬下去,甜、咸、沙、松、脆五種美好的感覺一起洋溢在嘴裡,再喝上一杯濃香雪白的豆漿,溫暖過多少老無錫的心哦,生活可以有風有雨,只要有這些美食支撐著,風雨總會過去的哦!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糖芋頭糖芋頭

糖芋頭也成為桂花糖芋艿,最典型的無錫傳統名點哦,無錫人無論離鄉多遠,都難忘那香甜糯軟的桂花芋艿哦。

說來也是奇怪額,不是所有的芋頭燒出來的糖芋頭都這麼好吃的額,吃口好的糖芋艿一定要選無錫本地個小的、圓圓的,一燒就爛的芋艿仔,去皮、洗淨、放堿,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為小火燜,最後放入紅糖和甜桂花,煮沸而成。

紅糖,白糖,甜糯綿軟,香鬱適口,吃時下沸水煮熟即可,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一碗糖芋頭端來,湯色紅紅豔豔,芋艿通體圓Q糯,萌萌可愛,裕仔酥爛、色澤亮紅、甜湯鮮潔、香味四溢,吃過這一碗甜糯Q酥的桂花糖芋艿,再也走不出家鄉無錫的香甜,再也忘不了故鄉的這份甜美了,千萬裡都會會來再嘗一嘗、憶一億過往那些美好的記憶。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好看的梅花糕梅花糕

梅花糕啊梅花糕,是我心頭的一個特別的記憶,記得小時候外婆帶我去崇安寺,排隊買梅花糕,就在現在的鐘樓後面,小攤支了一個爐子,熱氣騰騰地做著梅花糕呢,我和外婆一起排了半天隊,沒想到輪到外婆的時候正好買完了!啊!我清楚記得當時我真想迎著冬天迎面的寒風大哭一場啊,聞著別人手上的熱乎乎的梅花糕散發出來的香味,我真的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啊!

梅花糕是無錫著名小吃。源于明朝,到了清朝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禦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做梅花糕的方法也很別致,一隻鍋子裡面有梅花模樣的模子,先把調製好的麵糊倒進去,然後每個模子裡再加入豆沙、白糖什麼的,如今的梅花糕又有了很大的改進,裡面還可以加小元宵、青紅果、松子仁等,有豆沙、果醬、果仁等十幾種配製方法,經特製爐具烘烤而成,做好的梅花糕顏色金黃,形如梅花,外焦裡嫩,鬆軟可口,好吃到老人孩子都喜愛它。小圓子很糯,葡萄乾“很香”,紅豆沙“很細”,白砂糖有焦香,口感軟綿,又香又嫩,又甜又軟的夾餡,吃一口就能點燃你所有的味蕾哦。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香香的蘿蔔絲餅蘿蔔絲餅

蘿蔔絲餅是無錫風味小吃,小時候,秋冬天從學校放學回家,最吸引人的或許就是烘山芋和做蘿蔔絲餅的攤位了吧,那麼香,那麼好吃,隨風吹過來的蘿蔔絲餅的香味真讓人走不動道,媽媽很能幹,她幾乎什麼都會做,記得小時候,媽媽在家裡做蘿蔔絲餅給我們吃,解了我們無數的饞蟲。

蘿蔔絲餅怎麼做的,我也不想介紹了,大部分主婦應該都會做,它的難點在於調蘿蔔絲糊糊,還有就是要把蘿蔔絲餅烤到香而不糊,烤到色澤淡黃,脆而不焦,才是蘿蔔絲餅的最佳境界。

蘿蔔絲餅的好吃在於它油煎之後蘿蔔散發出來的獨特的清香味道(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蘿蔔的味道),一塊色澤淡黃,酥脆鮮香蘿蔔絲餅吃掉,擦乾淨油漬麻花的手,拿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那是小學生十分享受的時光啊。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一碗陽春麵陽春麵

麵食,我最喜歡吃陽春麵,香噴噴的,乾乾淨淨的,面上面只撒了一點翠綠的小蔥或者蒜葉,最喜歡。

陽春麵就是用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均和開,就是一碗香噴噴的陽春麵了。麵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鬱四溢。纖細的銀絲面配上鮮美的東加上蔥香濃郁,色香味俱全,好吃不貴!

老式面

老式面

不少老無錫還喜歡吃的是老式面,好面講究的是:麵湯、澆頭、細面,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襯托、相得益彰。高品質的麵湯標準有四項:湯 、汁、油、青。湯要青而不油。汁是滾湯沖原汁,油用熟豬油保溫;青是指大蒜、香蔥青又青。老無錫的這一碗面裡的文章可是豐富的去了,光是那些澆頭、麵湯就可以說上幾回,無錫人的吃面講究的很哪,很多無錫人吃完一碗湯鮮、汁美、油熱的麵條,才真正開啟一天美好的光景。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球球彈滑的湯圓四色湯糰

在無錫許多新村社區裡,散佈著不少湯圓店,湯圓店裡的湯圓品種也不很多,一般就四種:鮮肉、菜豬油、芝麻、豆沙,做成不同外形的,有的滾圓,有的一頭尖,有的兩頭尖,有的長圓形,也有店根據不同餡心做成四種顏色,所以就叫四色湯圓。

四色湯圓選用上白元七成、上白梗三成,用清水淘淨浸入水內,然後帶水磨成水粉,裝入布袋內用石塊壓去水份,揉和搓勻,包入鮮肉、菜豬油、芝麻、豆沙等餡心。吃時下沸水煮熟即可,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我也是這糯糯的湯圓的“忠粉”,一段時間沒有吃到軟糯爽滑的湯圓,就會買來吃上幾個,解解饞,那雪白糯滑的水磨粉吃在嘴裡就像一塊含著會化開的玉柔軟無骨,讓人愛憐心動,然後一口把它吞下去。

菜豬油餡的湯圓可能是無錫獨有的吧,只有真宗的無錫人才知道,才喜歡,所謂菜豬油湯圓就是用豬油、菜餡加糖、鹽攪拌而成,又甜又鹹,不喜歡的人吃了想吐,喜歡的人感覺品嘗美味極品,O(∩_∩)O哈哈~,真是無法言表,不過菜豬油於我也是無緣,我只喜歡它外表柔軟無骨的水磨粉的“嗲糯”,讓我為之心醉!

麻將達人是不是最愛這樣的湯圓,想中發白哪一個就吃上一個,然後心想事成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花一樣的豆腐花豆腐花

豆腐花,一種美麗的“花”(豆腐腦),豆腐花也是無錫的十大名點之一哦,它又嫩又熱。吃的時候,加上熟醬油、蔥花、紫菜、蝦皮、榨菜末、白糖、麻油等調味品,是無錫老少皆喜歡的風味小吃。

無錫有幾家豆腐花味道都還不錯,南長街街口的、惠山古鎮的,錫惠公園的,當然其它要靠自己尋找了。豆腐花入口即化,喉嚨裡有濃濃鮮美的湯汁,如果再加一點點辣,甜而不膩,鹹而不淡,還有一點點辣辣的感覺,不能再說了,再說我的口水就流出來了,饞的。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鼎鼎有名的小籠饅頭小籠饅頭

哎呀,說了半天才說到無錫最明星的點心小吃啊!對不起了,不是忘了,而是很好吃,從來沒忘記。

無錫小籠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鹵多而譽遍天下,無錫小籠饅頭早已越過大洋進入美國、日本市場了。

無錫小籠饅頭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

吃小籠饅頭可是有訣竅的哦,品嘗口訣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也就是你可以先把小籠饅頭咬出個口子,然後先喝掉裡面鮮美的湯汁,再回頭來吃小籠,否則,你一不小心那美味的湯汁就會溢出來,吃不到湯汁不說,可能還會燙到你的嘴呢。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海棠糕海棠糕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後逐漸成為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將麵粉,酵粉用冷水調成漿狀,在特製模具裡刷上少許水油,注入面漿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等餡心,再用面漿蓋面,加上糖豬油丁和紅、綠瓜絲、瓜子仁等,蓋上撒白糖的鐵板放在煤爐上烤熟即成。海棠糕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小吃很有很多呢,雞子大餅,海棠糕,太湖船點,酒釀圓子,棗泥拉糕,還有。。。。。看到你咽口水了,算了,暫且打住。

無錫的美食、小吃說也說不完啊,總結來看,無錫菜肴和小吃基本都具備:甜、軟、香、糯等特點,特別是甜,已經讓全國人民都知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天地有一方的飲食風格,無錫人吃的甜口,吃的精細和諧的餐飲技藝反映了無錫飲食文化的內在個性,無錫地處江南魚米之鄉,一年四季都風調雨順,四季豐收,無錫人還善做生意、善工商,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所以無錫人性格也大多是和氣、祥和的,你再看無錫人一個個生的多是又大又圓的滿月臉盤,連吉祥物惠山泥娃娃阿福、阿喜也都是一臉的笑意盈盈,怎麼看都是可愛的小娃娃,所以錫幫菜也和無錫人的性格一樣,和諧、圓滿、甜美,無錫的山水也更是清新秀麗,好山好水好地方,美食美景好人家,有空到無錫來看美景,品美食,來驗證黃愛西東的話;如果你到無錫來,無錫是一個來了就離不開的地方!

感謝您關注黃愛西東的頭條號,感謝您的收藏、轉發和點評。

每當吃到桃肉或者紅色、綠色的糖瓜條,小小的內心就快了極了,喜悅充滿了內心。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好吃的玉蘭餅玉蘭餅

玉蘭餅?多好聽的名字啊,難道和一個叫玉蘭的姑娘有什麼關係?不是的,因為做餅的日子正值玉蘭花開,所以才有了這麼好聽的名字---玉蘭餅。

玉蘭餅是無錫這一帶的著名小吃,用糯米和肉餡做成。聽說玉蘭餅創始于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50年),做的時候首先選用水磨粉加開水糅合小塊,做成餅胚,包入菜豬油、豆沙、鮮肉、玫瑰、芝麻等餡心,放入平鍋用油煎烙,呈金黃色。剛出鍋的玉蘭餅外皮香脆、內殼軟糯、甜鹹適口、香味十分誘人。 色澤誘人,外脆裡香,江南一帶的人常用來當早餐和豆漿一起食用,美味還不容易餓。

色澤金黃,外脆內綿,一口咬下去,甜、咸、沙、松、脆五種美好的感覺一起洋溢在嘴裡,再喝上一杯濃香雪白的豆漿,溫暖過多少老無錫的心哦,生活可以有風有雨,只要有這些美食支撐著,風雨總會過去的哦!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糖芋頭糖芋頭

糖芋頭也成為桂花糖芋艿,最典型的無錫傳統名點哦,無錫人無論離鄉多遠,都難忘那香甜糯軟的桂花芋艿哦。

說來也是奇怪額,不是所有的芋頭燒出來的糖芋頭都這麼好吃的額,吃口好的糖芋艿一定要選無錫本地個小的、圓圓的,一燒就爛的芋艿仔,去皮、洗淨、放堿,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為小火燜,最後放入紅糖和甜桂花,煮沸而成。

紅糖,白糖,甜糯綿軟,香鬱適口,吃時下沸水煮熟即可,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一碗糖芋頭端來,湯色紅紅豔豔,芋艿通體圓Q糯,萌萌可愛,裕仔酥爛、色澤亮紅、甜湯鮮潔、香味四溢,吃過這一碗甜糯Q酥的桂花糖芋艿,再也走不出家鄉無錫的香甜,再也忘不了故鄉的這份甜美了,千萬裡都會會來再嘗一嘗、憶一億過往那些美好的記憶。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好看的梅花糕梅花糕

梅花糕啊梅花糕,是我心頭的一個特別的記憶,記得小時候外婆帶我去崇安寺,排隊買梅花糕,就在現在的鐘樓後面,小攤支了一個爐子,熱氣騰騰地做著梅花糕呢,我和外婆一起排了半天隊,沒想到輪到外婆的時候正好買完了!啊!我清楚記得當時我真想迎著冬天迎面的寒風大哭一場啊,聞著別人手上的熱乎乎的梅花糕散發出來的香味,我真的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啊!

梅花糕是無錫著名小吃。源于明朝,到了清朝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禦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做梅花糕的方法也很別致,一隻鍋子裡面有梅花模樣的模子,先把調製好的麵糊倒進去,然後每個模子裡再加入豆沙、白糖什麼的,如今的梅花糕又有了很大的改進,裡面還可以加小元宵、青紅果、松子仁等,有豆沙、果醬、果仁等十幾種配製方法,經特製爐具烘烤而成,做好的梅花糕顏色金黃,形如梅花,外焦裡嫩,鬆軟可口,好吃到老人孩子都喜愛它。小圓子很糯,葡萄乾“很香”,紅豆沙“很細”,白砂糖有焦香,口感軟綿,又香又嫩,又甜又軟的夾餡,吃一口就能點燃你所有的味蕾哦。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香香的蘿蔔絲餅蘿蔔絲餅

蘿蔔絲餅是無錫風味小吃,小時候,秋冬天從學校放學回家,最吸引人的或許就是烘山芋和做蘿蔔絲餅的攤位了吧,那麼香,那麼好吃,隨風吹過來的蘿蔔絲餅的香味真讓人走不動道,媽媽很能幹,她幾乎什麼都會做,記得小時候,媽媽在家裡做蘿蔔絲餅給我們吃,解了我們無數的饞蟲。

蘿蔔絲餅怎麼做的,我也不想介紹了,大部分主婦應該都會做,它的難點在於調蘿蔔絲糊糊,還有就是要把蘿蔔絲餅烤到香而不糊,烤到色澤淡黃,脆而不焦,才是蘿蔔絲餅的最佳境界。

蘿蔔絲餅的好吃在於它油煎之後蘿蔔散發出來的獨特的清香味道(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蘿蔔的味道),一塊色澤淡黃,酥脆鮮香蘿蔔絲餅吃掉,擦乾淨油漬麻花的手,拿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那是小學生十分享受的時光啊。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一碗陽春麵陽春麵

麵食,我最喜歡吃陽春麵,香噴噴的,乾乾淨淨的,面上面只撒了一點翠綠的小蔥或者蒜葉,最喜歡。

陽春麵就是用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均和開,就是一碗香噴噴的陽春麵了。麵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鬱四溢。纖細的銀絲面配上鮮美的東加上蔥香濃郁,色香味俱全,好吃不貴!

老式面

老式面

不少老無錫還喜歡吃的是老式面,好面講究的是:麵湯、澆頭、細面,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襯托、相得益彰。高品質的麵湯標準有四項:湯 、汁、油、青。湯要青而不油。汁是滾湯沖原汁,油用熟豬油保溫;青是指大蒜、香蔥青又青。老無錫的這一碗面裡的文章可是豐富的去了,光是那些澆頭、麵湯就可以說上幾回,無錫人的吃面講究的很哪,很多無錫人吃完一碗湯鮮、汁美、油熱的麵條,才真正開啟一天美好的光景。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球球彈滑的湯圓四色湯糰

在無錫許多新村社區裡,散佈著不少湯圓店,湯圓店裡的湯圓品種也不很多,一般就四種:鮮肉、菜豬油、芝麻、豆沙,做成不同外形的,有的滾圓,有的一頭尖,有的兩頭尖,有的長圓形,也有店根據不同餡心做成四種顏色,所以就叫四色湯圓。

四色湯圓選用上白元七成、上白梗三成,用清水淘淨浸入水內,然後帶水磨成水粉,裝入布袋內用石塊壓去水份,揉和搓勻,包入鮮肉、菜豬油、芝麻、豆沙等餡心。吃時下沸水煮熟即可,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我也是這糯糯的湯圓的“忠粉”,一段時間沒有吃到軟糯爽滑的湯圓,就會買來吃上幾個,解解饞,那雪白糯滑的水磨粉吃在嘴裡就像一塊含著會化開的玉柔軟無骨,讓人愛憐心動,然後一口把它吞下去。

菜豬油餡的湯圓可能是無錫獨有的吧,只有真宗的無錫人才知道,才喜歡,所謂菜豬油湯圓就是用豬油、菜餡加糖、鹽攪拌而成,又甜又鹹,不喜歡的人吃了想吐,喜歡的人感覺品嘗美味極品,O(∩_∩)O哈哈~,真是無法言表,不過菜豬油於我也是無緣,我只喜歡它外表柔軟無骨的水磨粉的“嗲糯”,讓我為之心醉!

麻將達人是不是最愛這樣的湯圓,想中發白哪一個就吃上一個,然後心想事成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花一樣的豆腐花豆腐花

豆腐花,一種美麗的“花”(豆腐腦),豆腐花也是無錫的十大名點之一哦,它又嫩又熱。吃的時候,加上熟醬油、蔥花、紫菜、蝦皮、榨菜末、白糖、麻油等調味品,是無錫老少皆喜歡的風味小吃。

無錫有幾家豆腐花味道都還不錯,南長街街口的、惠山古鎮的,錫惠公園的,當然其它要靠自己尋找了。豆腐花入口即化,喉嚨裡有濃濃鮮美的湯汁,如果再加一點點辣,甜而不膩,鹹而不淡,還有一點點辣辣的感覺,不能再說了,再說我的口水就流出來了,饞的。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鼎鼎有名的小籠饅頭小籠饅頭

哎呀,說了半天才說到無錫最明星的點心小吃啊!對不起了,不是忘了,而是很好吃,從來沒忘記。

無錫小籠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鹵多而譽遍天下,無錫小籠饅頭早已越過大洋進入美國、日本市場了。

無錫小籠饅頭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

吃小籠饅頭可是有訣竅的哦,品嘗口訣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也就是你可以先把小籠饅頭咬出個口子,然後先喝掉裡面鮮美的湯汁,再回頭來吃小籠,否則,你一不小心那美味的湯汁就會溢出來,吃不到湯汁不說,可能還會燙到你的嘴呢。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海棠糕海棠糕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後逐漸成為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將麵粉,酵粉用冷水調成漿狀,在特製模具裡刷上少許水油,注入面漿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等餡心,再用面漿蓋面,加上糖豬油丁和紅、綠瓜絲、瓜子仁等,蓋上撒白糖的鐵板放在煤爐上烤熟即成。海棠糕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如果你來無錫,我會帶你去品嘗小吃很有很多呢,雞子大餅,海棠糕,太湖船點,酒釀圓子,棗泥拉糕,還有。。。。。看到你咽口水了,算了,暫且打住。

無錫的美食、小吃說也說不完啊,總結來看,無錫菜肴和小吃基本都具備:甜、軟、香、糯等特點,特別是甜,已經讓全國人民都知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天地有一方的飲食風格,無錫人吃的甜口,吃的精細和諧的餐飲技藝反映了無錫飲食文化的內在個性,無錫地處江南魚米之鄉,一年四季都風調雨順,四季豐收,無錫人還善做生意、善工商,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所以無錫人性格也大多是和氣、祥和的,你再看無錫人一個個生的多是又大又圓的滿月臉盤,連吉祥物惠山泥娃娃阿福、阿喜也都是一臉的笑意盈盈,怎麼看都是可愛的小娃娃,所以錫幫菜也和無錫人的性格一樣,和諧、圓滿、甜美,無錫的山水也更是清新秀麗,好山好水好地方,美食美景好人家,有空到無錫來看美景,品美食,來驗證黃愛西東的話;如果你到無錫來,無錫是一個來了就離不開的地方!

感謝您關注黃愛西東的頭條號,感謝您的收藏、轉發和點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