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個矮的日軍,卻喜歡用二戰中最長的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英軍研製使用了世界上第一種坦克-馬克1型坦克。 該坦克在索姆河戰役中表現突出, 它不怕槍彈、可越過戰壕、能破壞鐵絲一經使用就很快突破德軍的防線。

自此陸軍開始了機械發的新時代。 坦克這一新式武器的出現, 使歐洲軍方認識到塹壕戰已經過時了, 以後的戰爭方式是機械化坦克集群推進。 這樣的話步兵使用的步槍最佳射擊距離應在400m以內, 而非適用塹壕戰的600-800m。 為適應這種新戰法, 各國紛紛縮短制式步槍的長度, 如德國的毛瑟98式步槍從1.24m調整到1.1m, 蘇聯的莫辛納甘從1.3m改為1.2m,我國的漢陽造從1.25m改為1m。 各國的制式步槍都縮短了, 而日本1907年裝備的三八式步槍卻毫不改動。

日本的三八式步槍是二戰時最長的步槍, 它加上30式刺刀後全長可達166.3cm, 要知道當時日本軍人的平均身高不足1.6m, 這槍比人還高啊。 為什麼日本軍人個不高卻使用最長的步槍呢?我認為原因有4點:一這應該和他們的老師有關, 一戰後日本陸軍向法國陸軍學習, 他們的法國老師認為坦克這一類裝甲車輛在進攻中只能給陸軍提供輔助, 真正決定進攻的勝負關鍵還是塹壕的防禦火力, 擋擋的住才會贏。

這也是為什麼法國要花費50億法郎修築馬其諾防線, 日軍喜歡蓋碉堡和炮樓。 這老師的觀點影響下, 日軍認為步槍還是打的越遠越好。 二日本資源短缺, 日本政府更重視空、海軍的發展, 日本陸軍沒有足夠的資源建設強大的裝甲部隊, 戰爭時步坦配合較少。 步兵制式步槍不用縮短長度, 犧牲射程。 三大家都知道日軍喜歡拼刺刀, 畢竟一寸長一寸強, 拼刺刀槍長者占優。 四日本這個暴發戶經過戰爭的消耗, 根本無力換裝制式步槍。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 各位請發表自己的看法。 讓我們共同探秘日軍喜歡長槍的真正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