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北門洞子口的美食gai,沒有熟人帶你會錯過60次!

城市太大, 總有一些地方被忽略。 也許在一條筆直大道轉角, 就會收穫驚喜。

作為成都最具生活氣息的北門, 這裡應該是最能感受歷史的地方。

破舊的房屋、匆忙的人群、以及吃不完的美食…

從第四十四中學前面一點的綠化帶開口進去, 就能開啟新世界。

『如果不是飯點, 這可能就是一片普通棚戶區』

這條巷子, 兩旁的房子, 年久老舊。 而且只有一邊種有未發新枝, 沒冒新葉的行道樹。 整條街道顯得格外滄桑。

然而每天中午12點開始, 巷子裡便坐滿了吃飯的人群。 停車的喇叭聲, 喧鬧的龍門陣聲, 忙碌的點菜叫賣聲, 跟周圍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說到洞子口, 你可能會想起陳涼粉』

◎ 洞子口陳涼粉

具體的歷史是咋個回事, 我不瞭解。 但在成都一說到洞子口, 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張涼粉、陳涼粉、趙涼粉。 這三家涼粉裡頭, 張涼粉因為當年蔣介石請客, 聽說他們家的涼粉尤為好吃,

派專機來接貨而名氣大震。

但現在開在這條老巷子裡的, 只剩下陳涼粉了。 這幾年, 在各大媒體上反復亮相的陳涼粉, 即使沒有就餐環境, 還開在臭水溝旁邊, 依舊吸引了一大幫饕客。

飯點一到,陸陸續續就有人走進店來端菜。是的,你沒看錯。在他們家吃飯,基本不用點菜。現成的菜弄了也一桌子,想吃啥子自己端。如果遇到你想吃的菜還沒有擺出來,那你就只有自己等到現炒。

仔細看櫥窗,菜品豐富的讓人震驚,不愧是在成都蒼蠅館子界排的上號的。黃涼粉、白涼粉、熱涼粉、拌雞塊、鹵肉拼盤、幹煸鱔魚、肝腰合炒、瓦塊魚、粉蒸肉.....

基本上每一桌擺的菜都壘尖尖的,好像不把桌子擺滿心頭就不舒服一樣。廚房傳菜速度極快,平均30秒出一份菜。這樣的速度,都還要等。可想而知,生意有好火爆。

涼粉

來了洞子口,涼粉肯定不能少。表面上面澆蓋了厚厚一層海椒辣子,麻辣味尤為濃重,口感細緻綿實,滑爽順口。

涼拌雞塊

黃酥酥的雞皮,油光發亮。肥paopao和多餘的雞油,在煮雞的時候就清理的很乾淨。師傅宰雞的手速極快,本來想拍個動圖更直觀的展示給大家,結果還沒把手機按開,一隻雞就已經切好了。

小蔥段配油炸花生米,沁人心脾的紅油海椒澆在雞塊上,那饞人的味道逗得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拈一筷子,雞肉緊紮但雞味欠缺,總覺得不是土雞。調味中規中矩,口味不突出。

肝腰合炒

一份合格的肝腰合炒,好不好吃全靠師傅對火候的精確掌握。開大火爆炒,再加上速度極快的翻炒,讓豬肝和腰片在極短的時間熟透,吃起來口感鮮嫩爽脆就是絕佳。

作為陳涼粉的人氣菜品,他們的家的肝腰合炒確是大火大油,脆倒是脆了,就是不爽偏油膩。

腦花豆腐

一直以來,我對明婷家的腦花豆腐都有特別深刻的記憶。所以在別家看到這道菜,就會習慣性的下單來比較一下。

陳涼粉他們家的腦花豆腐,腦花和豆腐同在一盤菜裡頭,顯得並不是那麼融洽。舀一勺混在飯裡,口味略重,用來下飯還行,空口吃的話怕是要多喝兩杯水。

其他

可能是名氣太大,會長對這家店的味道抱有過大期望。流水席一樣的販賣方式,大嗓門點菜叫賣,結帳全靠心算。雖說口味不算驚豔,但有著濃濃的成都style。再加上人均便宜,有著老字型大小的名聲,所以還是值得一去的。

『雖有陳涼粉,附近的熟客更喜歡這家川菜』

◎ 九香源川菜館

粉絲王太太就在這條巷子附近上班,對這條巷子可以說熟透了,每家店的老闆看到她都要打招呼。對於王太太和她的同事來說,中午來這家店就餐頻率最高。

門口擺的小推車,各種各樣的涼拌菜一目了然。煮好的豬蹄子砍成一坨一坨的,擺得巴巴適適。還有炸好的茄餅、鹵菜,順便一掃,輕輕鬆松就可以點幾樣。苕皮回鍋肉,酸辣蹄花,肝腰合炒是他們家的熱門菜之一。

麻辣水煮魚

水煮魚用的花蓮是現點現殺,我們四個人點了三斤魚,端上來就是很嗨實的一大盆。除了片的厚度均勻的魚片,下面還墊了土豆粉和豆芽,這麼足夠的分量,驚訝地同去的味精歐尼發出陣陣讚歎。

這麼細嫩滑口的魚片,肯定是加了蛋清滋潤。待魚煮得差不多的時候,淋上一層熱油加固。沸騰的熱油一澆在辣椒、花椒上,那麻辣的鮮香味立馬就被激發出來了。

脆皮豆花

這條街上只有這家店才能吃到這個油炸豆花。豆花?我反復確定了五次,才確定這確實炸得金黃的豆花,不是豆腐。

早就炸得金黃酥脆的豆花,澆汁之前還要下一道油鍋才能確保外皮的酥脆。入口哢滋的一聲,清脆回甜。魚香味的醬汁,蘸多了稍微有些膩人。但看在豆花這麼脆的份上,就不計較了。

椒鹽茄餅

兩片茄子,中間夾肉,裹上雞蛋調的糊糊炸的焦黃。表皮沾上花椒海椒,麻辣發脆。內裡是軟爛入味的肉餡,吃起香而不膩。但這個茄餅,一個二個長得很拽實,最多只吃得到兩個。

『除了涼粉,這裡還有不少秘密』

◎ 秘制鴨腦殼

秘制鴨腦殼這家人,就在這條巷子的口子上。光是中午這一顫夥,鴨腦殼就要賣上一百多個,可想而知他們家的鴨腦殼有多受歡迎。

鹵料完全貫穿了整個鴨頭,每一絲每一縫都是鑲入了鹵汁的精華。啃開後腦勺,裡面的海椒簡直要把人辣飛。越是麻辣,越是有欲望接到啃。這就是秘制鴨腦殼的魅力。

◎ 土橋牛肉館

整家館子以牛肉為主,蒸牛肉、燒牛肉、鹵牛肉、涼拌牛肉,他們家都可以吃得到。要想牛肉好吃,關鍵是肉好。用資格的牛肉,做正宗的牛肉料理。店鋪不大,生意倒是絡繹不絕。可見確實得到了食客的認可。

◎ 川味紅燒牛肉麵

開麵館的兩口子,老公是山東人,老婆是四川的。前幾年,老婆生病就關店治病去了。不久前重新開業了,之前的熟客才放心的歎口氣。

他們家的牛肉刀削麵,融合了兩個地方的特色。地道的山東風格,手工和麵,削出來的面自然很有嚼勁。調料用的是四川風格,味道偏重,吃起來酣暢淋漓。

飯點過後的洞子口,又回到了平常的樣子一翻喧鬧過後,之前滄桑落寂的小巷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會長有話說:

多少年來,這條巷子不知道養叼了多少好吃嘴。然而,不久之後它可能會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各位吃貨寶寶,你們知道北門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美食嗎?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招聘崗位

1.新聞編輯

2.手繪漫畫

☞簡歷投放郵箱

yezhen@cdtch.com

成都顏值最高新媒體公司,等你來加入!

▎圖文:路意思 主編:雞湯格格

飯點一到,陸陸續續就有人走進店來端菜。是的,你沒看錯。在他們家吃飯,基本不用點菜。現成的菜弄了也一桌子,想吃啥子自己端。如果遇到你想吃的菜還沒有擺出來,那你就只有自己等到現炒。

仔細看櫥窗,菜品豐富的讓人震驚,不愧是在成都蒼蠅館子界排的上號的。黃涼粉、白涼粉、熱涼粉、拌雞塊、鹵肉拼盤、幹煸鱔魚、肝腰合炒、瓦塊魚、粉蒸肉.....

基本上每一桌擺的菜都壘尖尖的,好像不把桌子擺滿心頭就不舒服一樣。廚房傳菜速度極快,平均30秒出一份菜。這樣的速度,都還要等。可想而知,生意有好火爆。

涼粉

來了洞子口,涼粉肯定不能少。表面上面澆蓋了厚厚一層海椒辣子,麻辣味尤為濃重,口感細緻綿實,滑爽順口。

涼拌雞塊

黃酥酥的雞皮,油光發亮。肥paopao和多餘的雞油,在煮雞的時候就清理的很乾淨。師傅宰雞的手速極快,本來想拍個動圖更直觀的展示給大家,結果還沒把手機按開,一隻雞就已經切好了。

小蔥段配油炸花生米,沁人心脾的紅油海椒澆在雞塊上,那饞人的味道逗得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拈一筷子,雞肉緊紮但雞味欠缺,總覺得不是土雞。調味中規中矩,口味不突出。

肝腰合炒

一份合格的肝腰合炒,好不好吃全靠師傅對火候的精確掌握。開大火爆炒,再加上速度極快的翻炒,讓豬肝和腰片在極短的時間熟透,吃起來口感鮮嫩爽脆就是絕佳。

作為陳涼粉的人氣菜品,他們的家的肝腰合炒確是大火大油,脆倒是脆了,就是不爽偏油膩。

腦花豆腐

一直以來,我對明婷家的腦花豆腐都有特別深刻的記憶。所以在別家看到這道菜,就會習慣性的下單來比較一下。

陳涼粉他們家的腦花豆腐,腦花和豆腐同在一盤菜裡頭,顯得並不是那麼融洽。舀一勺混在飯裡,口味略重,用來下飯還行,空口吃的話怕是要多喝兩杯水。

其他

可能是名氣太大,會長對這家店的味道抱有過大期望。流水席一樣的販賣方式,大嗓門點菜叫賣,結帳全靠心算。雖說口味不算驚豔,但有著濃濃的成都style。再加上人均便宜,有著老字型大小的名聲,所以還是值得一去的。

『雖有陳涼粉,附近的熟客更喜歡這家川菜』

◎ 九香源川菜館

粉絲王太太就在這條巷子附近上班,對這條巷子可以說熟透了,每家店的老闆看到她都要打招呼。對於王太太和她的同事來說,中午來這家店就餐頻率最高。

門口擺的小推車,各種各樣的涼拌菜一目了然。煮好的豬蹄子砍成一坨一坨的,擺得巴巴適適。還有炸好的茄餅、鹵菜,順便一掃,輕輕鬆松就可以點幾樣。苕皮回鍋肉,酸辣蹄花,肝腰合炒是他們家的熱門菜之一。

麻辣水煮魚

水煮魚用的花蓮是現點現殺,我們四個人點了三斤魚,端上來就是很嗨實的一大盆。除了片的厚度均勻的魚片,下面還墊了土豆粉和豆芽,這麼足夠的分量,驚訝地同去的味精歐尼發出陣陣讚歎。

這麼細嫩滑口的魚片,肯定是加了蛋清滋潤。待魚煮得差不多的時候,淋上一層熱油加固。沸騰的熱油一澆在辣椒、花椒上,那麻辣的鮮香味立馬就被激發出來了。

脆皮豆花

這條街上只有這家店才能吃到這個油炸豆花。豆花?我反復確定了五次,才確定這確實炸得金黃的豆花,不是豆腐。

早就炸得金黃酥脆的豆花,澆汁之前還要下一道油鍋才能確保外皮的酥脆。入口哢滋的一聲,清脆回甜。魚香味的醬汁,蘸多了稍微有些膩人。但看在豆花這麼脆的份上,就不計較了。

椒鹽茄餅

兩片茄子,中間夾肉,裹上雞蛋調的糊糊炸的焦黃。表皮沾上花椒海椒,麻辣發脆。內裡是軟爛入味的肉餡,吃起香而不膩。但這個茄餅,一個二個長得很拽實,最多只吃得到兩個。

『除了涼粉,這裡還有不少秘密』

◎ 秘制鴨腦殼

秘制鴨腦殼這家人,就在這條巷子的口子上。光是中午這一顫夥,鴨腦殼就要賣上一百多個,可想而知他們家的鴨腦殼有多受歡迎。

鹵料完全貫穿了整個鴨頭,每一絲每一縫都是鑲入了鹵汁的精華。啃開後腦勺,裡面的海椒簡直要把人辣飛。越是麻辣,越是有欲望接到啃。這就是秘制鴨腦殼的魅力。

◎ 土橋牛肉館

整家館子以牛肉為主,蒸牛肉、燒牛肉、鹵牛肉、涼拌牛肉,他們家都可以吃得到。要想牛肉好吃,關鍵是肉好。用資格的牛肉,做正宗的牛肉料理。店鋪不大,生意倒是絡繹不絕。可見確實得到了食客的認可。

◎ 川味紅燒牛肉麵

開麵館的兩口子,老公是山東人,老婆是四川的。前幾年,老婆生病就關店治病去了。不久前重新開業了,之前的熟客才放心的歎口氣。

他們家的牛肉刀削麵,融合了兩個地方的特色。地道的山東風格,手工和麵,削出來的面自然很有嚼勁。調料用的是四川風格,味道偏重,吃起來酣暢淋漓。

飯點過後的洞子口,又回到了平常的樣子一翻喧鬧過後,之前滄桑落寂的小巷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會長有話說:

多少年來,這條巷子不知道養叼了多少好吃嘴。然而,不久之後它可能會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各位吃貨寶寶,你們知道北門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美食嗎?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招聘崗位

1.新聞編輯

2.手繪漫畫

☞簡歷投放郵箱

yezhen@cdtch.com

成都顏值最高新媒體公司,等你來加入!

▎圖文:路意思 主編:雞湯格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