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年底發佈明年上市,斯柯達KAROQ國產長軸版亮相

最近這幾年SUV大火的態勢, 但凡是擁有SUV車型, 只要整體設計和品質還不錯, 可以說是想不火都難, 尤其是像上汽大眾這樣的強勢廠商。

但偏偏上汽大眾旗下的斯柯達YETI就成為了例外, 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才8946輛, 月均銷量還不足1300輛。

不過隨著全新柯迪亞克的上市, 斯柯達品牌總算松了一口氣, 這款4月19日上市的全新中型SUV到7月底的100天左右時間裡, 已經完成了14559輛的銷售業績, 呈現出銷量逐月穩步攀升的良性態勢。

這也為斯柯達品牌在中國重新“雄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接下來一張更大的SUV體系網路將全面鋪開。

首先將要迎來的就是今天這款定位緊湊型SUV的全新KAROQ車型, 緊接著明年還將推出一款代號MODEL Q的小型SUV, 以及中型轎跑SUV柯迪亞克Coupe車型。

不難發現, 經過新一輪的佈局之後, 斯柯達品牌的SUV瞬間從1款增加到了5款, 而且從小型SUV、緊湊型SUV到中型SUV全覆蓋, 包括5座車型, 7座車型, 以及運動風格的Coupe車型都一應俱全。

而且不同於過去Yeti有些劍走偏鋒、過於個性的外觀, 斯柯達品牌的SUV從柯迪亞克開始終於摸清了主流消費的審美偏好。

順勢而為, 新的KAROQ也幾乎是縮小版柯迪亞克的外形風格應運而生。 不過既然之後還有一款代號MODEL Q的全新小型SUV, 定位於KAROQ之下, 自然KAROQ在國產之後也就進行了加長放大, 未來將成為定位于MODEL Q和柯迪亞克之間的緊湊型SUV。

標準版的斯柯達KAROQ軸距2638mm, 車身長寬高尺寸4382*1841*1605mm, 在歐洲市場其實也已經進入了緊湊型SUV的序列。 但在中國市場一個個拼軸距, 拼車長的競爭對手面前, 歐版KAROQ頂多也就是個比小型SUV略大的規格而已。

因此上汽大眾此番引進國產後, 非常因地制宜的對KAROQ進行了加長, 軸距加長50mm後達到2688mm, 比起未加長的原版Tiguan還要略長7mm。 因為國產KAROQ就是直接對B柱之後的部分進行切斷加長, 因此車身長度也剛好是增加了50mm。 車身寬度則保持1841mm不變, 這個本就比較偏寬體的車身設計, 在寬度上也要略超大眾Tiguan。 另外可以注意到國產車型的車身高度較海外版增加了9mm, 這其實並非國產車型對車身部分進行了加高設計, 僅僅是因為懸架系統的重新調校設定, 使其離地間隙較海外版增加9mm而帶來的車身高度的相應增加。

而外形風格儼然就是翻版柯迪亞克,前臉的進氣格柵,大燈,以及緊挨大燈的前霧燈設計都是如出一轍。根據不同車型版本,前臉的配置也體現了差異化的設定,高配版車型採用全鍍鉻進氣格柵,格柵居中位置集成了ACC自我調整巡航系統雷達模組,並且配置了全LED大燈;而中配版車型減少了ACC雷達,大燈降配為普通透鏡燈組結構;低配版車型則進一步減少了上部豎條格柵部分的鍍鉻裝飾,前杠下部格柵的鍍鉻橫條也不見蹤影,另外也沒有了中高配車型的前風擋雨量感應自動雨刷配置。

車身側面同樣有著柯迪亞克的設計風格,翼子板位置的鍍鉻裝飾模組一直延伸到前車門,只是模組上的字樣從KODIAQ變成了KAROQ。因為是標準的五座佈局,因此KAROQ的後懸和後部舷窗都要比柯迪亞克小了不少。同樣也可以通過配置和裝飾的差異,對低中高配置版本加以區分。

低配版車型沒有天窗,車頂的行李架是最簡單的黑色塑膠,採用樣式比較普通的16寸鋁合金輪轂,搭配215/60R16輪胎;中高配車型均具備了全景天窗,可以滑動開啟的設計完全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車頂的行李架也增加了更富質感的亮銀金屬包裹裝飾。中配版車型的車輪升級為17寸銀黑雙色運動風格,配215/55R17輪胎;而高配版車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環繞整個側面車窗的鍍鉻邊框裝飾,車輪也升級到更大的18寸規格,同樣是銀黑雙色輪轂,但採用了更大面積的亮銀輻條設計,搭配215/50R18扁平化輪胎。

車尾的設計與柯迪亞克略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尾燈組部分。雖然同樣是紅色的C型燈帶設計項目,但在KAROQ車型上得到進一步強化,位於後備箱蓋上的紅色燈體變成了完全懸浮式的燈帶設計。後杠下部的防擦包圍分為兩種設計,一種是大面積的銀色下護板裝飾,另一種是在銀色護板基礎上內嵌貫穿整個後杠的連體式鍍鉻邊框裝飾,勾勒出雙出式排氣管的式樣,不過這僅僅是裝飾而已,真正的排氣管採用的是後杠下方的隱藏式結構。

車尾有TSI 230和TSI 280的字樣,分別對應DJN型號的1.2T發動機和CSS型號的1.4T發動機。前者最大功率85kW/5000rpm,最大扭矩200Nm/2000-3500rpm,後者最大功率110kW/5000rpm,最大扭矩250Nm/1750-3500rpm,均搭配了7速手自一體雙離合變速器。從國產KAROQ最新的申報資訊來看,尾部並沒有出現斯柯達標誌性的“4×4”字樣,也意味著KAROQ均將採用前驅佈局,不會提供四驅版車型。1.2T和1.4T兩個版本的車型車身整備品質分別為1345kg和1380kg,綜合工況下的百公里油耗為5.8L和6.0L,體現了不錯的燃油經濟性。

內飾部分的設計雖然與柯迪亞克有不同,但是整體風格還是比較相近,都一改過去與大眾品牌有些同質化的設計,體現了斯柯達品牌更多的差異化設定。KAROQ和柯迪亞克一樣,內飾都採用了豎條型的空調風口設計,中部風口位於多媒體系統螢幕兩側,而下部的空調系統控制台,以及雙離合變速器後方的電子手刹等按鍵面板都是完全同款設計。從之前海外發佈的標軸版KAROQ車型來看,配置完全不輸柯迪亞克,多媒體螢幕的尺寸要更大,並且還配置有全液晶屏儀錶板,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配置是否會出現在國產版的高配版車型上。

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國產KAROQ將在11月的廣州車展正式與中國消費者見面,並且會公佈全新的中文名稱,而正式上市則要等到明年一季度。

而外形風格儼然就是翻版柯迪亞克,前臉的進氣格柵,大燈,以及緊挨大燈的前霧燈設計都是如出一轍。根據不同車型版本,前臉的配置也體現了差異化的設定,高配版車型採用全鍍鉻進氣格柵,格柵居中位置集成了ACC自我調整巡航系統雷達模組,並且配置了全LED大燈;而中配版車型減少了ACC雷達,大燈降配為普通透鏡燈組結構;低配版車型則進一步減少了上部豎條格柵部分的鍍鉻裝飾,前杠下部格柵的鍍鉻橫條也不見蹤影,另外也沒有了中高配車型的前風擋雨量感應自動雨刷配置。

車身側面同樣有著柯迪亞克的設計風格,翼子板位置的鍍鉻裝飾模組一直延伸到前車門,只是模組上的字樣從KODIAQ變成了KAROQ。因為是標準的五座佈局,因此KAROQ的後懸和後部舷窗都要比柯迪亞克小了不少。同樣也可以通過配置和裝飾的差異,對低中高配置版本加以區分。

低配版車型沒有天窗,車頂的行李架是最簡單的黑色塑膠,採用樣式比較普通的16寸鋁合金輪轂,搭配215/60R16輪胎;中高配車型均具備了全景天窗,可以滑動開啟的設計完全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車頂的行李架也增加了更富質感的亮銀金屬包裹裝飾。中配版車型的車輪升級為17寸銀黑雙色運動風格,配215/55R17輪胎;而高配版車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環繞整個側面車窗的鍍鉻邊框裝飾,車輪也升級到更大的18寸規格,同樣是銀黑雙色輪轂,但採用了更大面積的亮銀輻條設計,搭配215/50R18扁平化輪胎。

車尾的設計與柯迪亞克略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尾燈組部分。雖然同樣是紅色的C型燈帶設計項目,但在KAROQ車型上得到進一步強化,位於後備箱蓋上的紅色燈體變成了完全懸浮式的燈帶設計。後杠下部的防擦包圍分為兩種設計,一種是大面積的銀色下護板裝飾,另一種是在銀色護板基礎上內嵌貫穿整個後杠的連體式鍍鉻邊框裝飾,勾勒出雙出式排氣管的式樣,不過這僅僅是裝飾而已,真正的排氣管採用的是後杠下方的隱藏式結構。

車尾有TSI 230和TSI 280的字樣,分別對應DJN型號的1.2T發動機和CSS型號的1.4T發動機。前者最大功率85kW/5000rpm,最大扭矩200Nm/2000-3500rpm,後者最大功率110kW/5000rpm,最大扭矩250Nm/1750-3500rpm,均搭配了7速手自一體雙離合變速器。從國產KAROQ最新的申報資訊來看,尾部並沒有出現斯柯達標誌性的“4×4”字樣,也意味著KAROQ均將採用前驅佈局,不會提供四驅版車型。1.2T和1.4T兩個版本的車型車身整備品質分別為1345kg和1380kg,綜合工況下的百公里油耗為5.8L和6.0L,體現了不錯的燃油經濟性。

內飾部分的設計雖然與柯迪亞克有不同,但是整體風格還是比較相近,都一改過去與大眾品牌有些同質化的設計,體現了斯柯達品牌更多的差異化設定。KAROQ和柯迪亞克一樣,內飾都採用了豎條型的空調風口設計,中部風口位於多媒體系統螢幕兩側,而下部的空調系統控制台,以及雙離合變速器後方的電子手刹等按鍵面板都是完全同款設計。從之前海外發佈的標軸版KAROQ車型來看,配置完全不輸柯迪亞克,多媒體螢幕的尺寸要更大,並且還配置有全液晶屏儀錶板,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配置是否會出現在國產版的高配版車型上。

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國產KAROQ將在11月的廣州車展正式與中國消費者見面,並且會公佈全新的中文名稱,而正式上市則要等到明年一季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