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皇帝9個兒子參與皇位爭奪,為何雍正笑到了最後?

西元1722年, 69歲的康熙老皇帝去世。 隨後, 45歲的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 在康熙在位的後期, 九王奪嫡的故事盡人皆知。 從勢力上來說, 雍正並不是最強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 雍正如何借力打力, 最終成功繼承了皇位。 請注意, 幹什麼事情不要強出頭。

一、在爭奪的初期, 雍正採用了韜光養晦的政策

在康熙在位的後期, 面對已經垂垂老矣的康熙皇帝, 他的那群兒子們都想得到那炙手可熱的皇位。 不過在皇位爭奪的初期, 老四雍正並不佔優勢。 當時在朝中勢力最大的是八爺党, 老八、老九、老十集團勢力很大, 很多朝臣都是這一集團的成員。 太子胤礽佔據法理上的制高點, 但是從實力上來說, 他並不如老八。 但起初他有康熙的支持, 因此佔據優勢地位。 至於其他的皇子, 雖然有自己的勢力但都不足以爭奪皇位。 真正的變數在於太子被廢以後,

太子胤礽因為一系列的原因, 最終被康熙廢除了皇位。 在廢除太子的過程中, 康熙順帶擊垮了躍躍欲試的老大。 隨後康熙提出由朝臣們推薦太子人選, 在這方面, 老八的優勢非常明顯。 以至於大多數朝臣都支持老八, 這成了康熙的大忌。

作為一個皇帝, 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皇位不穩。 在推薦太子這一事件中, 老八集團展現了強大的力量。 強大到威脅到了康熙, 以至於康熙不得不反擊。 康熙直接出手, 重創了老八集團。 在此之後, 老八不能說徹底告別了皇位, 但繼位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 此時的老四則十分低調, 他明白此時不是自己出手的機會。 這是皇位的第一輪較量, 在這一輪較量中, 老大和老二徹底廢了。 老八集團遭受重創, 老四和老十四這對親兄弟則開始崛起。 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注意, 那就是老三。 老三也有窺視皇位的心思, 但他的個人能力和勢力都不足以對抗其他皇子。 再加上他性格上的問題, 康熙並沒有考慮過老三。 認真的說, 從老三的能力來看,

也就適合在王朝的中期做守成之主。

二、老四的優勢太多, 這也是康熙的選擇

在皇位爭奪的第二階段, 老四和老十四已經從幕後走到台前。 老十三是雍正的鐵杆, 而老八集團轉而支持老十四, 老十四成了八爺党的B計畫。 在康熙在位的晚期,

西北準噶爾部再度叛亂。 清朝派往西北的軍隊一敗再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 老十四被派往了西北前線。 此時的老十四手握重兵, 而且成了所謂的大將軍王。 雍正在京師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但是其一直在幹實事。 由於其十分低調, 這也贏得了康熙的好感。 易中天先生認為雍正對皇位的所謂冷漠, 是康熙選擇雍正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回過頭來說老十四, 老十四在康熙57年奉命出征西北, 在康熙60年曾經返回了京師。 當時康熙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康熙有意傳位給老十四, 絕不會在幾個月以後, 再次派遣老十四前往西北。

老十四前往西北時,他身邊的謀士曾經建議在京師多待一段時間,因為康熙隨時可能咽氣。但老十四沒有聽從謀士的話,最終兩個月之後,康熙果真去世了。康熙沒有選擇老十四是必然的,老十四雖然驍勇彪悍,但其沒有接觸多少政務。雖然國家仍有戰事,但已經不是什麼大仗。對於康熙來說,他需要一位元能夠發展國家經濟的繼承人。在這方面,其他八人都不如老四雍正。結合各方面的原因,康熙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老四。當然,老四有一個好兒子弘曆,這也為他加分不少。康熙晚年十分疼愛自己的皇孫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康熙去世時,國庫儲銀只有700多萬兩;但在13年以後雍正去世時,國庫儲銀超過了5000萬兩。

老十四前往西北時,他身邊的謀士曾經建議在京師多待一段時間,因為康熙隨時可能咽氣。但老十四沒有聽從謀士的話,最終兩個月之後,康熙果真去世了。康熙沒有選擇老十四是必然的,老十四雖然驍勇彪悍,但其沒有接觸多少政務。雖然國家仍有戰事,但已經不是什麼大仗。對於康熙來說,他需要一位元能夠發展國家經濟的繼承人。在這方面,其他八人都不如老四雍正。結合各方面的原因,康熙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老四。當然,老四有一個好兒子弘曆,這也為他加分不少。康熙晚年十分疼愛自己的皇孫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康熙去世時,國庫儲銀只有700多萬兩;但在13年以後雍正去世時,國庫儲銀超過了5000萬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