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南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為什麼隋唐以前人煙稀少?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江南, 人們普遍的印象是小橋流水、衣被天下、富甲一方, 是繁華富庶的溫柔鄉。 不過在隋唐以前, 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當時的江南人煙稀少、經濟落後, 根本沒人願意去, 直到宋朝時期南方很多地方還是犯人流放之地, 北宋大文豪蘇軾就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縣)看風景。 那麼為什麼江南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隋唐以前大部分地區卻荒無人煙?

第一, 古代南方並不是養人的好地方, 森林密佈, 沼池遍地, 炎熱潮濕、瘴氣彌漫, 到處都是蚊蟲蛇獸, 讓北方移民望而卻步。 隋唐以前北方人口少, 土地多, 生存壓力小, 所以沒有南遷的動力, 即使生活困頓也沒人願意去南方受苦。 不是北方戰亂, 根本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南遷。 古代南方人口大部分都是從北方遷徙過去的, 幾乎每一次大遷徙都和戰亂有關。

第二, 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眾多, 當地的土著又野蠻彪悍, 非常難對付。 北方人遷徙過去先不說適應不適應, 那些土著就非常麻煩, 直到三國時期南方的山越和南蠻仍然讓吳國和蜀國頭疼不已。 直到中原居民幾次大規模南遷和人口的快速增長, 才使得南方土著居民處於劣勢, 不得不向山地轉移,

逐漸形成漢人大多聚住平原, 少數民族多在山地的格局。

第三, 南方山多耕地少, 而且森林廣布, 開墾非常不便。 即使平原地區砍樹開荒, 開墾一塊耕地也要幾十年才能完成。 古代生產力低下, 生產技術有限, 開墾熟地不易而且成本太高,

所以耕地開墾有限, 農業發展緩慢, 人口自然也上不去。 漢朝時期, 隨著鐵器的普及, 中國人才有了有效對付森林的手段。 宋朝時期, 中國開始大面積種水稻, 併發明瞭稻田裡養魚和梯田種植的生產方式, 有效的壓制了蚊蠅對疾病的大肆傳播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才使得農業獲得快速發展。 加上古代對付熱帶疾病的手段也不斷增強, 因此促進了江南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繁衍, 使得江南地區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到宋朝時期, 中國經濟重心已經南移, 南方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