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史首次記載外國幾十個國家,全球化苗頭已現

中國二十四史, 從《史記》到《明史》, 一直到明朝才凸顯了與世界大融合的大趨勢, 以往的二十三史相對《明史》來說非常狹隘, 沒有全球大局觀, 這個從史書上記載的外國可以看出, 二十四史史書最後都會騰出篇幅專門撰寫外國, 其中記錄外國最多的首推《明史》, 《明史》從列傳第二百八到列傳第二百十六, 專門用了九章記述外國, 一共描述幾十個國家, 不單單寫中國周邊, 西洋國家也寫, 因記述的國家太多, 本文僅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少不了中國人知道的朝鮮、日本, 這是放在前面幾章的。 朝鮮, 箕子所封國也。 漢以前曰朝鮮。 日本, 古倭奴國。 唐咸亨初, 改日本, 以近東海日出而名也。 朝鮮、日本大家比較熟悉, 以下列舉幾個現在聽起來不可思議的。

婆羅, 又名汶萊, 東洋盡處, 西洋所自起也。 現在有叫汶萊的國家, 不知是不是《明史》所指的汶萊, 有請專家考證。

意大裡亞, 居大西洋中, 自古不通中國。 萬歷時, 其國人利瑪竇至京師, 為《萬國全圖》, 言天下有五大洲。 第一曰亞細亞洲, 中凡百余國, 而中國居其一。 第二曰歐羅巴洲, 中凡七十余國, 而意大裡亞居其一。 第三曰利未亞洲, 亦百余國。 第四曰亞墨利加洲, 地更大, 以境土相連, 分為南北二洲。 最後得墨瓦臘泥加洲為第五。 而域中大地盡矣。 其說荒渺莫考, 然其國人充斥中土, 則其地固有之, 不可誣也。 大都歐羅巴諸國, 悉奉天主耶穌教, 而耶穌生於如德亞, 其國在亞細亞洲之中, 西行教于歐羅巴。 其始生在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 閱一千五百八十一年至萬曆九年, 利瑪竇始泛海九萬里, 抵廣州之香山澳, 其教遂沾染中土。 至二十九年入京師,

中官馬堂以其方物進獻, 自稱大西洋人。

這段描述, 是不是很有意思, 仿佛生在今天, 其中“不可誣也”這幾個字說明史官不隨便否決, 畢竟明朝不像現在全球大串聯親眼見過, 那時候都是道聼塗説, 而史官不一語否決, 非常開明, 非常難得。

和蘭, 又名紅毛番,

地近佛郎機。 永樂、宣德時, 鄭和七下西洋, 曆諸番數十國, 無所謂和蘭者。 其人深目長鼻, 發眉須皆赤, 足長尺二寸, 頎偉倍常。

此處和蘭, 應該是我們今天說的荷蘭了, 只不過明朝時翻譯外國名稱不一樣, 如今天的義大利明朝時翻譯成意大裡亞。

《明史》記載外國甚多,

不管東洋、西洋, 應有盡有, 非常罕見。 不讀《明史》, 差點以為古代中國人固步自封, 誰知那時候中國人已經習慣到外國貿易, 等同如今中國人去外國打拼, 《明史》記載:美洛居, 俗訛為米六合, 居東海中, 頗稱饒富……東洋不產丁香, 獨此地有之, 可以辟邪, 故華人多市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