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申報創建“興義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 你知道的黔西南還是那個黔西南嗎?

黔西南日報實習記者 鄧忠勝

2.3億年前

黔西南的樣子

你是否想過2.3億年前的黔西南是什麼樣子?

毋庸置疑, 單從時間上看, 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年代。 人類的文明史, 開始于文字的發明, 在時間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 “2.3億”這個數字,追溯那時的黔西南, 你腦海裡跳出的也許不過是些“神奇海怪”而已……

是的, 如你所想, 2.3億年前的黔西南真還得從那些神奇海怪“貴州龍動物群”說起。

保存有印模的貴州龍化石(當地人稱“陰陽板”, 據《貴州古生物化石精選》)

所謂的“貴州龍動物群”又稱“興義動物群”, 是產於貴州省興義市及鄰近區域中三疊世晚期(距今約2.3億年前)地層, 以胡氏貴州龍為主, 包括幻龍、歐龍、碷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 並伴生大量魚類及其他多門類(菊石、雙殼類、腕足類、蝦、海百合及牙形石)的化石生物群。

胡氏貴州龍的復原圖

談到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龍(Keichousaurus),

因為它產於中三疊統上部法郎組竹杆坡段(時代存在爭論), 是我國最早發現、研究、並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 也是原始鰭龍類在亞洲的首次發現, 它對海生爬行動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佈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 貴州龍與腫肋龍科經常被分類于幻龍目, 或是被列為鰭龍超目的原始、獨立支系。 貴州龍動物群以種類繁多、化石豐富、保存完好而享譽國內外, 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動物群之一。 貴州龍動物群分佈廣泛, 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頂效, 烏沙鎮內的岔江、革裡、革居、泥麥古、謝米等地, 安龍縣龍廣鎮, 雲南富源縣十八連三鄉祭羊山和新伍依村等地都有出露。

胡氏貴州龍的骨骼結構

1957年5月, 地質部陳列館(現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從雲南到貴州,

在興義市頂效大寨浪慕山發現一種類似於蜥蜴的小型爬行動物化石。 這種神秘的古生物化石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 因為在他的記憶中並沒有見到過, 更別說對其進行詳細分類了。 他隨即採集了8塊化石帶回北京交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教授。 其後貴州博物館的曹澤田等人再次來到同一地點, 經過一番努力, 又採集到另外7塊標本帶回北京。

在興義烏沙岔江發掘的長頸龍

楊鐘健教授經過仔細研究, 識別出來這是一種從未命名的腫肋化石, 屬鰭龍目中的“老八代”(貴州土語, 輩分老的意思), 在中國甚至整個亞洲都是首次發現, 並將其命名為“胡氏貴州龍”, 以紀念貴州龍標本的貢獻者胡承志。 他還根據胡氏貴州龍進化的特異程度, 推斷胡氏貴州龍的地質年代為中、晚三疊世(據國際地質年代表2009年版, 2.45-2.35億年前為中三疊世, 2.35-2.02億年前為晚三疊, 當時的劃分略有差異)。 最後他指出胡氏貴州龍生成的岩相和歐洲阿爾卑斯山中的特率耐石灰岩(Tessiner Kalkapen)相十分相近,

這個事實再加上其它類似發現可以更好地瞭解特提斯海在中生代的分佈情況。

保存有七條貴州龍幼體的珍貴標本

此後, 國內科研人員在同一地區採集到大量貴州龍化石的同時, 又發現了不少魚類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蘇德造研究分別命名為“東方肋鱗魚”、“貴州中華真鱷魚”、“興義亞洲鱗齒魚”等。1995年4月下旬,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趙喜進、副研究員金帆、助理研究員君昌等組成的專家組鑒定,將其中226件定為國家級珍貴文物,其中一級龍化石17件,二級35件,三級112件;二、三級魚化石62件。《光明日報》同年5月21日頭版頭條以《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現,貴州龍化石被認定》作報導後,國內外廣播、電視、報刊亦作了大量報導,從此貴州龍成為大名遠揚的大明星。

臀鱗貴州真頜魚和貴州龍(據《貴州古生物化石精選》)

創建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

興義條件得天獨厚

而今,即是2.3億年後,黔西南州正在申報創建興義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擬由烏沙園區、萬峰林園區、泥氹園區三個獨立園區組成)。要申報這樣的世界性地質公園,興義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資質。

一方面,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土資源部於2004年1月19日正式批准的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之一,也是貴州省內首批成立的國家地質公園,於2005年9月28日正式揭碑開園。它位於黔西南州興義市中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04°32′-105°08′,北緯24°38′-25°03′,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

專家、學者在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林考察 鄧忠勝 攝

公園以具有重大生物演化意義、且異常珍稀的海生爬行動物類化石的產地和典型的喀斯特錐峰岩溶地貌景觀的組合為核心內容,包括頂效貴州龍景區、烏沙貴州龍景區、馬嶺河峽谷景區、西峰林田園風光區、東峰林景區、泥氹石林區、坡崗岩溶生態區及萬峰湖等八個景區,週邊保護區面積1000平方公里。其中烏沙貴州龍景區位於興義西北約13公里的烏沙鎮境內,2010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間,實施了前一期國家和貴州省地質遺跡保護專案,重點對位於興義烏沙鎮泥麥古村的貴州龍動物群層位進行發掘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

專家在考察地現場講說考場感受 鄧忠勝 攝

興義是我國錐型喀斯特發育最為典型、連片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以峰谷、峰叢、峰林、石林、丘峰溶源、鈣華瀑布、岩溶窪地、溶鬥、溶洞、瀑布群、泉群等景觀組合為特色,構成了神奇迷人的自然景觀。

馬嶺河峽谷

馬嶺河峽谷位於興義城東北6公里,馬嶺河發源于烏蒙山系白果嶺,上游叫清水河,中游因兩岸有馬別大寨和馬嶺寨而稱馬嶺河。峽谷具有“高原峽谷一線天”的特點,峽谷幽深,穀底崩塌巨石累累,相互疊置構成奇妙景觀。兩岸峭壁有千姿百態的瀑布群,由瀑布飛流而形成的鈣華層層疊疊。峽谷兩岸古樹名木爭奇鬥豔,尖削的錐峰密集叢生。

東峰林分佈空間高曠,錐峰密集分佈。主要景點有洋坪天坑、聚秀峰、坡洋口、蘇鐵林等。區內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羅漢峰林、群龍峰林等各具特色,形成雄奇浩蕩的峰林大觀。早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為此寫下詩句:“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

西峰林由納灰盆地及其西側的峰叢山地構成。納灰盆地呈南北向延伸,面積達20平方公里。其間錐峰石林挺拔俊秀,清泉碧水波光閃爍,河流清溪迂回曲折。盆地中有良田萬頃,村寨房舍依山傍水,其景色隨季節變化各不相同,蘊涵著農業文明的古樸雅韻。

頂效貴州龍景區館建在綠蔭村,占地11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以貴州龍博物館為核心內容。由於貴州龍動物群在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決定了貴州龍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的盛譽。

泥氹石林 張霆 攝

泥氹石林的形態特徵是尖削的石峰密集林立,如萬劍刺天。舉目四顧,妙景疊現,嶙峋怪石有的形如珍禽異獸,有的酷似人物,栩栩如生。在石林中縱橫的小徑上漫步,隨著視角的轉移,使人如入幻景。

興義國家地質公園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既有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漢代墓葬,又有近代名人舊居和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物和文化活動。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在頂效貓貓洞發掘到人骨、骨器、動物化石幾十種,石器4000餘件。這是中國南方3種舊石器文化類型致意,定名為“貓貓洞文化”。古墓葬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屯漢墓和頂效漢墓。萬屯漢墓出土有銅車馬、跪人燈和陶質水稻田模型等。頂效漢墓出土銅豆、銅錐壺等。

萬峰湖,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張 霆 攝

萬峰湖由天生橋一級電站大壩將南盤江攔截而成,湖面面積176平方公里,蓄水102.6億立方米,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湖景區以紅椿景觀為主,主景點有紅椿水上石林、馬嶺河坡陽入湖口、水上布依山寨等。景區氣候宜人、四季可遊,融山、穀、湖、林於一體,是黔、滇、桂三省(區)的水上黃金運輸線,更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烏沙貴州龍原位館工程初期近照

烏沙貴州龍原位館工程後期遠照

烏沙貴州龍景區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域,而其中蘊含的中三疊世拉丁期末期的“貴州龍動物群”保存精美、數量巨大、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舉世罕見的特異埋藏的海生動物化石群,在世界上備受關注,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興義動物群對於學術界研究海生爬行動物的進化歷程意義重大。特別是近些年來,一些特異品種的發現掀起了新一輪的研究熱潮。比如鰭龍類中有興義鷗龍、楊氏幻龍、李氏雲貴龍以及像烏龜一樣帶背甲的碷齒龍,海龍類有烏沙烏順龍,原龍類中有神秘的長頸龍、巨脛龍等。

另一方面,在2015年4月22日第46個世界地球日,黔西南州化石集中登記鑒定工作在興義正式啟動,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教授江大勇、貴州省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主任羅永明、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員肖加飛等專家應邀出席啟動儀式並座談。專家認為,“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已完全具備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建議我州組織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今年3月7至10日在興義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系列活動之第四屆化石峰會,來自全國的58名專家、學者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並實地考察興義國家地質公園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義龍新區魯屯古鎮。對黔西南州古生物化石保護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將對興義早日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產生極大的幫助和推動作用。

融科考科普文化觀賞為一體

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

申報創建“興義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能有效保護和大力開發我州獨特、豐富、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打造融科考、科普、文化、觀賞為一體的世界級旅遊精品,傳承地質歷史和民族文化,提升我州對外開放形象,帶動貧困山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能保護好我州珍貴的地質遺跡,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使公眾增強對地質遺跡價值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在保護地質遺跡的同時,利用地質公園開展地質旅遊和科學考察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能極大地提高我州的知名度,並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一高層次的宣傳平臺,使興義三疊紀地質公園逐漸為全世界所知曉。在地質公園的管理、地質遺跡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等方面將得到世界各國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促進地質公園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地質公園的水準和形象。進一步提高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面貌,提升旅遊的內涵和品位,極大地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在公眾中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保護地質遺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又發現了不少魚類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蘇德造研究分別命名為“東方肋鱗魚”、“貴州中華真鱷魚”、“興義亞洲鱗齒魚”等。1995年4月下旬,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趙喜進、副研究員金帆、助理研究員君昌等組成的專家組鑒定,將其中226件定為國家級珍貴文物,其中一級龍化石17件,二級35件,三級112件;二、三級魚化石62件。《光明日報》同年5月21日頭版頭條以《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現,貴州龍化石被認定》作報導後,國內外廣播、電視、報刊亦作了大量報導,從此貴州龍成為大名遠揚的大明星。

臀鱗貴州真頜魚和貴州龍(據《貴州古生物化石精選》)

創建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

興義條件得天獨厚

而今,即是2.3億年後,黔西南州正在申報創建興義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擬由烏沙園區、萬峰林園區、泥氹園區三個獨立園區組成)。要申報這樣的世界性地質公園,興義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資質。

一方面,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土資源部於2004年1月19日正式批准的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之一,也是貴州省內首批成立的國家地質公園,於2005年9月28日正式揭碑開園。它位於黔西南州興義市中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04°32′-105°08′,北緯24°38′-25°03′,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

專家、學者在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林考察 鄧忠勝 攝

公園以具有重大生物演化意義、且異常珍稀的海生爬行動物類化石的產地和典型的喀斯特錐峰岩溶地貌景觀的組合為核心內容,包括頂效貴州龍景區、烏沙貴州龍景區、馬嶺河峽谷景區、西峰林田園風光區、東峰林景區、泥氹石林區、坡崗岩溶生態區及萬峰湖等八個景區,週邊保護區面積1000平方公里。其中烏沙貴州龍景區位於興義西北約13公里的烏沙鎮境內,2010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間,實施了前一期國家和貴州省地質遺跡保護專案,重點對位於興義烏沙鎮泥麥古村的貴州龍動物群層位進行發掘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

專家在考察地現場講說考場感受 鄧忠勝 攝

興義是我國錐型喀斯特發育最為典型、連片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以峰谷、峰叢、峰林、石林、丘峰溶源、鈣華瀑布、岩溶窪地、溶鬥、溶洞、瀑布群、泉群等景觀組合為特色,構成了神奇迷人的自然景觀。

馬嶺河峽谷

馬嶺河峽谷位於興義城東北6公里,馬嶺河發源于烏蒙山系白果嶺,上游叫清水河,中游因兩岸有馬別大寨和馬嶺寨而稱馬嶺河。峽谷具有“高原峽谷一線天”的特點,峽谷幽深,穀底崩塌巨石累累,相互疊置構成奇妙景觀。兩岸峭壁有千姿百態的瀑布群,由瀑布飛流而形成的鈣華層層疊疊。峽谷兩岸古樹名木爭奇鬥豔,尖削的錐峰密集叢生。

東峰林分佈空間高曠,錐峰密集分佈。主要景點有洋坪天坑、聚秀峰、坡洋口、蘇鐵林等。區內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羅漢峰林、群龍峰林等各具特色,形成雄奇浩蕩的峰林大觀。早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為此寫下詩句:“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

西峰林由納灰盆地及其西側的峰叢山地構成。納灰盆地呈南北向延伸,面積達20平方公里。其間錐峰石林挺拔俊秀,清泉碧水波光閃爍,河流清溪迂回曲折。盆地中有良田萬頃,村寨房舍依山傍水,其景色隨季節變化各不相同,蘊涵著農業文明的古樸雅韻。

頂效貴州龍景區館建在綠蔭村,占地11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以貴州龍博物館為核心內容。由於貴州龍動物群在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決定了貴州龍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的盛譽。

泥氹石林 張霆 攝

泥氹石林的形態特徵是尖削的石峰密集林立,如萬劍刺天。舉目四顧,妙景疊現,嶙峋怪石有的形如珍禽異獸,有的酷似人物,栩栩如生。在石林中縱橫的小徑上漫步,隨著視角的轉移,使人如入幻景。

興義國家地質公園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既有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漢代墓葬,又有近代名人舊居和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物和文化活動。1975年貴州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在頂效貓貓洞發掘到人骨、骨器、動物化石幾十種,石器4000餘件。這是中國南方3種舊石器文化類型致意,定名為“貓貓洞文化”。古墓葬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屯漢墓和頂效漢墓。萬屯漢墓出土有銅車馬、跪人燈和陶質水稻田模型等。頂效漢墓出土銅豆、銅錐壺等。

萬峰湖,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張 霆 攝

萬峰湖由天生橋一級電站大壩將南盤江攔截而成,湖面面積176平方公里,蓄水102.6億立方米,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湖景區以紅椿景觀為主,主景點有紅椿水上石林、馬嶺河坡陽入湖口、水上布依山寨等。景區氣候宜人、四季可遊,融山、穀、湖、林於一體,是黔、滇、桂三省(區)的水上黃金運輸線,更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烏沙貴州龍原位館工程初期近照

烏沙貴州龍原位館工程後期遠照

烏沙貴州龍景區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域,而其中蘊含的中三疊世拉丁期末期的“貴州龍動物群”保存精美、數量巨大、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舉世罕見的特異埋藏的海生動物化石群,在世界上備受關注,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興義動物群對於學術界研究海生爬行動物的進化歷程意義重大。特別是近些年來,一些特異品種的發現掀起了新一輪的研究熱潮。比如鰭龍類中有興義鷗龍、楊氏幻龍、李氏雲貴龍以及像烏龜一樣帶背甲的碷齒龍,海龍類有烏沙烏順龍,原龍類中有神秘的長頸龍、巨脛龍等。

另一方面,在2015年4月22日第46個世界地球日,黔西南州化石集中登記鑒定工作在興義正式啟動,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教授江大勇、貴州省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主任羅永明、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員肖加飛等專家應邀出席啟動儀式並座談。專家認為,“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已完全具備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建議我州組織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今年3月7至10日在興義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系列活動之第四屆化石峰會,來自全國的58名專家、學者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並實地考察興義國家地質公園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義龍新區魯屯古鎮。對黔西南州古生物化石保護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將對興義早日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產生極大的幫助和推動作用。

融科考科普文化觀賞為一體

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

申報創建“興義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能有效保護和大力開發我州獨特、豐富、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打造融科考、科普、文化、觀賞為一體的世界級旅遊精品,傳承地質歷史和民族文化,提升我州對外開放形象,帶動貧困山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能保護好我州珍貴的地質遺跡,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使公眾增強對地質遺跡價值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在保護地質遺跡的同時,利用地質公園開展地質旅遊和科學考察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能極大地提高我州的知名度,並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一高層次的宣傳平臺,使興義三疊紀地質公園逐漸為全世界所知曉。在地質公園的管理、地質遺跡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等方面將得到世界各國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促進地質公園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地質公園的水準和形象。進一步提高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面貌,提升旅遊的內涵和品位,極大地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在公眾中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保護地質遺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