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國陸軍最具潛力司令官,成于中國,毀於中國,遭蔣介石記恨

美國陸軍部長馬歇爾, 1940 年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之後, 史迪威的地位就扶搖直上

1941年, 史迪威已經被視為美國陸軍最有潛力的軍團司令官,

美國一戰名將沃爾特·K·威爾遜將軍在美國陸軍47名現役中將內把他排名第一。 幾十年後, 中國軍事學者章東磐在採訪史迪威的孫子伊斯特布魯克時直言不諱地說, 如果他沒有來中國而是到歐洲去作戰, 或許他應該得到一個五星上將的榮耀。 伊斯特布魯克的回答是:“或許是吧, 不過他看中的不是這個……”

一方面東方對美國人來說是陌生而過於複雜的, 另一方面二戰中美國始終把對中國的支持放在最低的優先順序, 史迪威的後任魏德邁說過:“中國是美國軍事及外交官員的墳場, 有許多優秀官員的前程葬送在中國。 ”這段話顯然是有感而發。

史迪威在今天的聲譽和影響之大, 應該說與中國分不開, 但沒有更大,

似乎也和中國分不開。 這似乎是一個很讓人糾結的事情, 但當我們追尋這位將軍的生平, 會發現他1942年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中印緬戰區參謀長之前, 上帝似乎就給史迪威的生命中注入了無盡的矛盾和擰巴。

由於是一個仿佛從空中落下來的外國人, 中國人眼裡的史迪威有著很多相互矛盾的記載。 他在軍中的中國同事多說他傲慢倔強, 不聽人言, 但也有人說他十分平易近人, 富有同情心。 哪怕是以最容易客觀描述的出身而言, 仍既有人說他生於富豪貴族之家, 也有人說他出身寒門。 到底什麼才是史迪威真實的形象呢?

年輕時的史迪威

這些相互矛盾的說法往往是不同側面的反映。 例如, 史迪威的出身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約瑟夫·沃倫·史迪威, 1883年出生於美國南部的佛羅里達。 和很多美國人一樣, 他的家族來自歐洲, 祖上是英國人。 不過, 那已經是300年以前的事情了, 當小史迪威出生的時候, 他的家庭已經屬於典型的美國南部成功階層。 他的父親本傑明·史迪威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 曾長期擔任醫生的工作, 並是多家銀行的股東。 他的家族在曼哈頓·長島都有產業。 小史迪威少年時英俊聰慧, 17歲的時候已經長到5英尺九9英寸, 體格強健, 而且提前兩年修完了高中課程。 刻板的老史迪威不認為神童的稱譽是一件好事, 所以讓他在學校繼續學習兩年, 然後的計畫是耶魯。

少年史迪威也迅速體現出性格中另外一面——他會在馬槽裡淹死兔子,

作為衛理會教徒卻對宗教充滿挑戰。 幾次“調皮搗蛋”之後, 老史迪威決定送其進入西點軍校學習, 以使其良好發展——當時報考時間已過, 但史迪威仍然得以入學, 其家族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他出身豪門是有道理的。

然而, 說他出身寒門也不錯。 這是因為史迪威家族中缺乏軍旅記錄, 不象高他一年的學長麥克亞瑟那樣世代簪纓。 美國當時非常重視軍隊的國家化和避免形成軍中門第, 防止因此造成軍中的權力鬥爭, 因此注重提拔出身平民家庭的軍官, 史迪威後來得到重用, 是與他的身世有關的。

1912 年至1938 年駐紮在中國天津的美軍第15 步兵團, , 1926 年史迪威任營長

從這一點來說, 邱吉爾這樣的英國貴族雖然從小也受到嚴格的訓練, 但其前程多少還是受到父輩在政府或軍中影響的。 這或許便是歐洲與美國軍隊當時的不同之處。 史迪威和他們比, 當然路要難走得多。 而且, 老史迪威去世得早, 他的母親與父親早已離異, 因此他父親死後家中產業與其無關, 這位後來的四星上將成年後基本是靠自己薪水養家糊口的, 他沒有什麼外快,卻有五個孩子,一男四女,所以家境從來也不寬裕。這一點,與邱吉爾每個月可以從母親那裡拿300英鎊零花錢相比,確屬寒門。不過,儘管前財政大臣的兒子邱吉爾可以每個月從家中拿錢,但在工資上掙得還是不如全靠自己的史迪威。這是因為美國陸軍人數有限而待遇甚高,一戰前當騎兵中尉時的邱吉爾每年可以掙150英鎊軍餉,而同樣當中尉的史迪威每年可以掙八800英鎊。

美國陸軍給史迪威的不僅是高薪,還有愛情。他和太太溫妮是在舞會上認識的。溫妮是史迪威妹妹的同學,對穿著一身筆挺白色軍服,氣質英挺的史迪威一見鍾情。歷史證明溫妮的選擇很有道理,史迪威是一位忠誠的丈夫,一生只有這一位夫人,似乎也從未傳出緋聞。但如果她知道史迪威的畢業評語中有“半夜在宿舍裡學貓叫”因而受處分的內容,不知又會對這位看似嚴肅的丈夫作何感想。

史迪威身上充滿了矛盾。看清這位未來在中印緬戰場寫入歷史的人物,可能最好的切入點便是把他成長過程中這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羅列出來。這樣,我們或許便可以理解在歷史的那些關鍵時刻,這位美國將軍為何作出自己獨到的所為。

他沒有什麼外快,卻有五個孩子,一男四女,所以家境從來也不寬裕。這一點,與邱吉爾每個月可以從母親那裡拿300英鎊零花錢相比,確屬寒門。不過,儘管前財政大臣的兒子邱吉爾可以每個月從家中拿錢,但在工資上掙得還是不如全靠自己的史迪威。這是因為美國陸軍人數有限而待遇甚高,一戰前當騎兵中尉時的邱吉爾每年可以掙150英鎊軍餉,而同樣當中尉的史迪威每年可以掙八800英鎊。

美國陸軍給史迪威的不僅是高薪,還有愛情。他和太太溫妮是在舞會上認識的。溫妮是史迪威妹妹的同學,對穿著一身筆挺白色軍服,氣質英挺的史迪威一見鍾情。歷史證明溫妮的選擇很有道理,史迪威是一位忠誠的丈夫,一生只有這一位夫人,似乎也從未傳出緋聞。但如果她知道史迪威的畢業評語中有“半夜在宿舍裡學貓叫”因而受處分的內容,不知又會對這位看似嚴肅的丈夫作何感想。

史迪威身上充滿了矛盾。看清這位未來在中印緬戰場寫入歷史的人物,可能最好的切入點便是把他成長過程中這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羅列出來。這樣,我們或許便可以理解在歷史的那些關鍵時刻,這位美國將軍為何作出自己獨到的所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