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稱為“南方哈佛”的學校到底有多牛?|杜克大學管理學真面目

爆料人:D學長

本科國內某 985 院校工商管理專業, 研究生杜克大學管理學。 現為棕櫚大道專業導師。 百年新手之偽音樂愛好者, 記不住人名之偽動漫愛好者, 瘋狂砸錢之真遊戲愛好者, 桌游收集狂, 貓奴潛伏期, 典型金牛座, 大學辦過公司, 斷過手(三次), 現就職於美國最大醫療管理諮詢公司。

大眾眼裡的杜克大學

它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大學, 雖不是藤校, 卻常年位居全美本科綜合排名前十, 世界前二十, 是美國南部最好的私立大學(沒有之一), 被譽為“美國南部的哈佛”, 其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更是實力雄厚,

世界聞名。

它有 6300 多名本科生, 7000 多名研究生, 2000 多名留學生;這裡有森林(養養猴子、種種聖誕樹);有花園(8 公里林蔭小徑從中穿過)

有教堂(畢竟校訓就是 Knowledge and Religion)

有藝術博物館(藏有畢卡索的作品)和一堆圖書館(全美私立大學前三的圖書館系統)。

它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特勒姆市,

氣候宜人, 200天的陽光明媚, 佐以一場冬雪;地處人文與地理上著名的“北卡研究三角區”, 也是美國第三大生物醫學科技及相關產業的集中地。

它的校友團更是遍佈各行各業, 橫跨政界、商界、學界、體育界, 比如果販子蒂姆·庫克、總統版 007 尼克森、國父的老丈人宋嘉澍、首富背後的女人梅琳達·蓋茨、美國男籃教父老K 教練、德魯大叔凱裡·歐文、11 位諾貝爾獎得主、3 點陣圖靈獎得主。

我眼裡的杜克

【籃球文化之杜克藍魔】

說到杜克, 其實最出名的不是學術研究上的種種成就, 而是杜克最引以為豪的籃球文化, 以及杜克大學籃球隊——杜克藍魔隊(Duke Blue Devils 藍魔萬歲!)其實藍魔就是藍色的人型吉祥物。

因為球隊的隊色是深藍色, 後來就起了藍魔這個名字, 然後吉祥物也就是他啦(爆照裡臉上的彩繪就是藍魔)。 杜克大學曾是全美最佳籃球名校。 杜克學生對籃球的瘋狂程度真是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比賽現場 地點:卡梅隆球館)

(座位是一片藍)

(人也是一片藍)

以至於衍生出了我們特有的買票方式,就是 camp out,可以理解為大家在帳篷裡啊房車裡啊徹夜狂歡,跳舞喝酒吹牛聊天,增進感情,順便排隊買票,那時候漫山遍野都是人,你得帶足啤酒零食,因為必須要通過三天 camp “極限生存”考核,期間還會有主辦方的突擊檢查,通過者才能有機會買票看球。到了比賽那天,我們早上 6 點就會起床排隊,只為了晚上 6 點的比賽的座位可以靠前一些。不過最 high 的比賽還是我們和北卡教堂山的比賽,畢竟宿敵見面,分外眼紅!

杜克的教練是老 K 教練,也是美國男籃的主教練,很有名,另外杜克也出了很多 NBA 球星,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騎士狀元凱裡·歐文。在杜克經常能遇到這些籃壇大咖。

【籃球文化之杜克藍魔】

杜罕(杜克大學所在地)就和美國各個村一樣,雖然小(總共就只有一家酒吧),但是五臟俱全,只不過比不得紐約這些大城市,如果小夥伴嚮往的是紐約這種 Big City 的話,那杜村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杜村天氣怡人。

也有北卡的特色美食—— BBQ 。附近主要有夏洛特這個金融城市,然而機會並不多,同時,和教堂山以及羅利。這三個地方構成了科技三角,有一些電腦公司和一堆生物製藥公司。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的話當然很歡迎,但如果想去大城市找金融工作的話,我實在不推薦這個項目,真不如去波士頓紐約芝加哥這些大城市。

杜罕之前是個罪惡之城,犯罪率很高,但現在已經治理的好多了,只是不要為了省錢住便宜的公寓。總的來說,我認為杜罕是安全的,至少我還活著呀~

當然除了這些,杜克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生活動和學生社團,比如一年一度的才藝大賽,我就組過樂隊參加過;我還參加過杜克廚藝大賽,主要職責是吃:)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就等著你們自己來一探究竟啦~

我眼中的管理學(MMS)

【MMS vs MBA】

總體而言相當於一個小 MBA,學的內容差不多,只不過學制不同(管理學 1 年,MBA2年),以及對學生相關經驗的要求不同(管理學碩士一般只要兩年工作經驗以下的學生,而名校 MBA 通常需要你至少有 3 年工作經驗)。

商科是非常注重實踐的,而管理學碩士就是給沒有商科背景的小夥伴一個全面的補課,讓其他專業的小夥伴能夠學到商科技能;而對於本科就是商科的同學,就可以溫故知新,同時較為輕鬆的學業壓力,可以讓同學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未來,或者找工作之類的。

杜克對學生本科專業沒有限制。但是會 diversify,意思就是說會招各種各樣專業背景的學生,但是不會同一個專業招很多人,因為要保證這種多樣性。正好說到這了,我就給小夥伴們好好講講杜克的管理學吧。

【聚焦杜克管理學】

1. 節奏很快,10 個月,15 門課程,好處是節省時間,壞處就是沒有扎實背景的小夥伴可能會有一定的壓力。

2. 杜克 MMS 不能選課。因為杜克認為自已設計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瞭解商業的方方面面,涵蓋了財務,會計,經濟,溝通,市場,項目管理等等,這對那些沒有明確偏好,只是想全面瞭解商科的同學來說,實在是相當合適,但是對於那些想要在商科某個方面專精研究的同學來說就不見得了,而且,如果想靠著這些廣而不精的商科知識去申請那些對某一方面知識和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作(比如商業分析)是不行的。

3.對於申請管理學,尤其是杜克管理學,我覺得同學們需要弄明白兩個問題:

(1)留美還是回國。回國的話,我特別推薦這個項目,一年名校項目,穩賺不賠;但是如果準備留美的話,我只能說壓力非常大,現在本來就業就不容易,中國人沒有技術基本上留不下來的,更何況校招一開學就開始了,那時候你可能都還沒習慣美國的生活和快節奏的課程。

(2)想做什麼行業,在哪裡發展。想要進入的行業,決定了你準備發展的城市。你想去金融行業,那就選擇靠近金融中心的城市,比如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公司通常喜歡就近招人,本地學校一般壟斷本地名企資源,然後校友的強大資源就跟著顯露出來了。比如我們公司只招頂級學校的學生,但是還招 Boston University 的學生(BU:我招你惹你了?!)為什麼?就是因為近,而且有校方合作關係,所以之前我就專門提到了杜克周圍的產業是技術和生物製藥。所以在申請 Duke 或者任何學校之前,都要想清楚這兩個問題。

【 Fuqua 商學院:不“浮誇”不 Fuqua 】

先說說申請吧,畢竟大家對這個肯定蠻感興趣的。硬體方面:國內名校 + GMAT 700 以上,我自己當時是 GPA 3.2,TOEFL 108,GMAT 700,對,就是近年中國學生的最低標準,不過我排名是前 25%;軟體方面:Diversity 。你的國籍、專業、實習、經歷這些都在考量範圍。就我自己來說,我沒有實習經歷,只有兩年的創業史。

此外,Fuqua 有一個又神奇又特別又好玩的考量方法:25 random facts。申請者(不管是招學生還是招老師)要寫 25 條關於自己的事情,來全面的展現自己,可以涉及任何方面,要有意思!“浮誇”一點兒都可以哈哈。恩,比如說我愛貓,因為感覺它們很真實,不想理你就走,想我了就來找我撒嬌,恩,可能我就是個貓奴;我的左臂斷過三次,讓我學會了三件事:不要樂極生悲;要早學物理;不要耍酷;愛好桌遊,收集了至少 100 套世界各地的桌遊,但是我想,我喜歡的不是桌遊,而是和你玩桌遊的人;大學期間創辦了一家教育遊戲設計公司,為二三本院校設計不一樣的創業教育課程,整個過程有淚水有歡笑,不算最成功的經歷,但卻是最值得的。大概就這樣吧~起碼可以看到這個 25 facts 涵蓋的面是非常非常廣的,也是軟實力的真正體現,那些有趣、獨特又能夠為 Fuqua 帶來價值的人,才是 Fuqua 真正想要的人。

然後就不得不說到 Fuqua 最重要的特色了。那就是 TEAM!Fuqua 所有的課程都是 team based,所以開學就會組隊,形形色色的人組成一個隊伍一同學習所有的課程。這樣子整個隊伍裡就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些思想碰撞的瞬間就是整個隊伍最有活力的時刻。不同背景的人,卻都是很有趣的傢伙,這讓整個課程都顯得特別有意思,大家相互瞭解,久而久之,就相當於瞭解了各種行業、各種文化。Team Fuqua 是這個學院的靈魂,甚至延續到了所有的校友身上。

在美國,networking 才是找工作的關鍵,而 Fuqua 學院正好就能提供這種資源,校友之間都互幫互助到飛起!我們有 Fuqua Friday,也就是每週五下午,學院請客吃吃喝喝,大家就會很放鬆,自然也能認識很多校友;還有一年一度的 Fuqua around the World,也就是校友就近抱團共同慶祝的活動,遍及世界各地,networking 就是這樣子慢慢建立起來的。Fuqua 注重團隊合作,而 Fuqua 出來的每個人都是 teamwork 的宣導者和踐行者。

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所以我決定,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中國大陸的大部本科直接申請,D 學長這屆 26 個左右大陸本,總錄取大約 150 人,逐年增多,國外一些會有一到兩年的工作經驗。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國內名校的。一半都是商科相關的,另一半是文科。理科的貌似不太多。

商科申請會比較看重學生的多樣性,以及參加各個方面的實習和課外活動你的收穫與感悟如何與未來短期、長期的職業規劃聯繫在一起。所以在實習方面,對於管理學,我覺得各個領域如諮詢公司、金融、市場行銷、人力資源方面等等都可以。同學需要在這些經歷中體現自己快速學習,和人溝通、團隊協作組織能力,以及對於領導力的看法與理解。課外活動思路也是一樣,可以多多表現自己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商科申請的專案都比較偏應用,所以在推薦信方面,比較偏向 2 封不同實習的推薦信和 1-2 封商科主幹課教授的推薦信。對於大學教授,可以在課堂上多積極表現,尤其有 presentation 的課程,可以課下答疑時間多和導師溝通,申請季時儘早給教授發郵件講推薦信的事情。實習也是一樣,可以早些郵件溝通,對於目前正在做的實習可以在實習過程中直接和實習的上司溝通。

(人也是一片藍)

以至於衍生出了我們特有的買票方式,就是 camp out,可以理解為大家在帳篷裡啊房車裡啊徹夜狂歡,跳舞喝酒吹牛聊天,增進感情,順便排隊買票,那時候漫山遍野都是人,你得帶足啤酒零食,因為必須要通過三天 camp “極限生存”考核,期間還會有主辦方的突擊檢查,通過者才能有機會買票看球。到了比賽那天,我們早上 6 點就會起床排隊,只為了晚上 6 點的比賽的座位可以靠前一些。不過最 high 的比賽還是我們和北卡教堂山的比賽,畢竟宿敵見面,分外眼紅!

杜克的教練是老 K 教練,也是美國男籃的主教練,很有名,另外杜克也出了很多 NBA 球星,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騎士狀元凱裡·歐文。在杜克經常能遇到這些籃壇大咖。

【籃球文化之杜克藍魔】

杜罕(杜克大學所在地)就和美國各個村一樣,雖然小(總共就只有一家酒吧),但是五臟俱全,只不過比不得紐約這些大城市,如果小夥伴嚮往的是紐約這種 Big City 的話,那杜村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杜村天氣怡人。

也有北卡的特色美食—— BBQ 。附近主要有夏洛特這個金融城市,然而機會並不多,同時,和教堂山以及羅利。這三個地方構成了科技三角,有一些電腦公司和一堆生物製藥公司。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的話當然很歡迎,但如果想去大城市找金融工作的話,我實在不推薦這個項目,真不如去波士頓紐約芝加哥這些大城市。

杜罕之前是個罪惡之城,犯罪率很高,但現在已經治理的好多了,只是不要為了省錢住便宜的公寓。總的來說,我認為杜罕是安全的,至少我還活著呀~

當然除了這些,杜克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生活動和學生社團,比如一年一度的才藝大賽,我就組過樂隊參加過;我還參加過杜克廚藝大賽,主要職責是吃:)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就等著你們自己來一探究竟啦~

我眼中的管理學(MMS)

【MMS vs MBA】

總體而言相當於一個小 MBA,學的內容差不多,只不過學制不同(管理學 1 年,MBA2年),以及對學生相關經驗的要求不同(管理學碩士一般只要兩年工作經驗以下的學生,而名校 MBA 通常需要你至少有 3 年工作經驗)。

商科是非常注重實踐的,而管理學碩士就是給沒有商科背景的小夥伴一個全面的補課,讓其他專業的小夥伴能夠學到商科技能;而對於本科就是商科的同學,就可以溫故知新,同時較為輕鬆的學業壓力,可以讓同學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未來,或者找工作之類的。

杜克對學生本科專業沒有限制。但是會 diversify,意思就是說會招各種各樣專業背景的學生,但是不會同一個專業招很多人,因為要保證這種多樣性。正好說到這了,我就給小夥伴們好好講講杜克的管理學吧。

【聚焦杜克管理學】

1. 節奏很快,10 個月,15 門課程,好處是節省時間,壞處就是沒有扎實背景的小夥伴可能會有一定的壓力。

2. 杜克 MMS 不能選課。因為杜克認為自已設計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瞭解商業的方方面面,涵蓋了財務,會計,經濟,溝通,市場,項目管理等等,這對那些沒有明確偏好,只是想全面瞭解商科的同學來說,實在是相當合適,但是對於那些想要在商科某個方面專精研究的同學來說就不見得了,而且,如果想靠著這些廣而不精的商科知識去申請那些對某一方面知識和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作(比如商業分析)是不行的。

3.對於申請管理學,尤其是杜克管理學,我覺得同學們需要弄明白兩個問題:

(1)留美還是回國。回國的話,我特別推薦這個項目,一年名校項目,穩賺不賠;但是如果準備留美的話,我只能說壓力非常大,現在本來就業就不容易,中國人沒有技術基本上留不下來的,更何況校招一開學就開始了,那時候你可能都還沒習慣美國的生活和快節奏的課程。

(2)想做什麼行業,在哪裡發展。想要進入的行業,決定了你準備發展的城市。你想去金融行業,那就選擇靠近金融中心的城市,比如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公司通常喜歡就近招人,本地學校一般壟斷本地名企資源,然後校友的強大資源就跟著顯露出來了。比如我們公司只招頂級學校的學生,但是還招 Boston University 的學生(BU:我招你惹你了?!)為什麼?就是因為近,而且有校方合作關係,所以之前我就專門提到了杜克周圍的產業是技術和生物製藥。所以在申請 Duke 或者任何學校之前,都要想清楚這兩個問題。

【 Fuqua 商學院:不“浮誇”不 Fuqua 】

先說說申請吧,畢竟大家對這個肯定蠻感興趣的。硬體方面:國內名校 + GMAT 700 以上,我自己當時是 GPA 3.2,TOEFL 108,GMAT 700,對,就是近年中國學生的最低標準,不過我排名是前 25%;軟體方面:Diversity 。你的國籍、專業、實習、經歷這些都在考量範圍。就我自己來說,我沒有實習經歷,只有兩年的創業史。

此外,Fuqua 有一個又神奇又特別又好玩的考量方法:25 random facts。申請者(不管是招學生還是招老師)要寫 25 條關於自己的事情,來全面的展現自己,可以涉及任何方面,要有意思!“浮誇”一點兒都可以哈哈。恩,比如說我愛貓,因為感覺它們很真實,不想理你就走,想我了就來找我撒嬌,恩,可能我就是個貓奴;我的左臂斷過三次,讓我學會了三件事:不要樂極生悲;要早學物理;不要耍酷;愛好桌遊,收集了至少 100 套世界各地的桌遊,但是我想,我喜歡的不是桌遊,而是和你玩桌遊的人;大學期間創辦了一家教育遊戲設計公司,為二三本院校設計不一樣的創業教育課程,整個過程有淚水有歡笑,不算最成功的經歷,但卻是最值得的。大概就這樣吧~起碼可以看到這個 25 facts 涵蓋的面是非常非常廣的,也是軟實力的真正體現,那些有趣、獨特又能夠為 Fuqua 帶來價值的人,才是 Fuqua 真正想要的人。

然後就不得不說到 Fuqua 最重要的特色了。那就是 TEAM!Fuqua 所有的課程都是 team based,所以開學就會組隊,形形色色的人組成一個隊伍一同學習所有的課程。這樣子整個隊伍裡就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些思想碰撞的瞬間就是整個隊伍最有活力的時刻。不同背景的人,卻都是很有趣的傢伙,這讓整個課程都顯得特別有意思,大家相互瞭解,久而久之,就相當於瞭解了各種行業、各種文化。Team Fuqua 是這個學院的靈魂,甚至延續到了所有的校友身上。

在美國,networking 才是找工作的關鍵,而 Fuqua 學院正好就能提供這種資源,校友之間都互幫互助到飛起!我們有 Fuqua Friday,也就是每週五下午,學院請客吃吃喝喝,大家就會很放鬆,自然也能認識很多校友;還有一年一度的 Fuqua around the World,也就是校友就近抱團共同慶祝的活動,遍及世界各地,networking 就是這樣子慢慢建立起來的。Fuqua 注重團隊合作,而 Fuqua 出來的每個人都是 teamwork 的宣導者和踐行者。

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所以我決定,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中國大陸的大部本科直接申請,D 學長這屆 26 個左右大陸本,總錄取大約 150 人,逐年增多,國外一些會有一到兩年的工作經驗。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國內名校的。一半都是商科相關的,另一半是文科。理科的貌似不太多。

商科申請會比較看重學生的多樣性,以及參加各個方面的實習和課外活動你的收穫與感悟如何與未來短期、長期的職業規劃聯繫在一起。所以在實習方面,對於管理學,我覺得各個領域如諮詢公司、金融、市場行銷、人力資源方面等等都可以。同學需要在這些經歷中體現自己快速學習,和人溝通、團隊協作組織能力,以及對於領導力的看法與理解。課外活動思路也是一樣,可以多多表現自己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商科申請的專案都比較偏應用,所以在推薦信方面,比較偏向 2 封不同實習的推薦信和 1-2 封商科主幹課教授的推薦信。對於大學教授,可以在課堂上多積極表現,尤其有 presentation 的課程,可以課下答疑時間多和導師溝通,申請季時儘早給教授發郵件講推薦信的事情。實習也是一樣,可以早些郵件溝通,對於目前正在做的實習可以在實習過程中直接和實習的上司溝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