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故宮在抗日戰爭中沒被日軍毀掉?

故宮,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 這故宮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劫難卻依舊完好無缺。

明清時朝代更替的戰爭未能摧毀它分毫,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時故宮依舊。 八國聯軍的到來與離開依舊未傷她分毫。 之後到抗日戰爭, 80年的抗戰, 依舊如初。

日本人曾在抗之戰爭時統治北京八年, 故宮為何能夠完好無損?是日本軍隊發慈悲了?其實,

北京與故宮能夠避免戰火和掠奪,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受華北戰場的形勢影響。 日本佔領北京遇到的挫折不大, 在七七事變之後, 駐守北京的29軍與日軍的戰鬥力相差較大, 僅堅持了一天便撤出戰鬥。 日本拿下北京較為輕鬆順利, 報復心理自然削減。 同時, 戰爭初期, 為了削弱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 宣傳“中日友好親善”這一套。

其次, 在日本拿下北京前已南遷全部重要的故宮文物。 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日本軍隊巧取豪奪的欲望。

同時, 留守故宮的人員的智謀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在日軍拿下北京後, 故宮的相關事宜並無法來得及安排, 所以受前院長委託, 原總務處長張庭濟受前院長委託全力支撐困局。 他們誓與故宮共存亡, 與日本人進行周旋。 當時日軍曾要求北京所有的機關單位必須由日本人顧問, 當時以故宮不是機關單位為理由避免日本插手院務。

日軍剛到的時候, 故宮用閉館來應對, 對外開放的只是中路和內東路。 在1942年, 故宮五路全部開放, 到了1943年, 故宮博物院成立文物分類委員會, 開始整理現存的文物。

另一方面, 日本人看到了故宮的巨大價值, 產生一定程度的敬畏之心。

(青梅煮酒, 閒話古今——阿密特考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