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美航母同在四月下水,中國專家直言美超級航母未出戰已失敗

福特號航母三大命門

中國國產航母近日再次成為境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不少媒體猜測,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可能將於4月23日海軍節那天下水。

而美國超級航母福特號已經一拖再拖, 根據美國海軍消息, 福特號航母已經完成99%, 也宣佈將於四月下水服役。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在央視節目中直言, 福特號航母存在三大致命問題, 能不能在四月下水服役還是個未知數。

李傑說特朗普揚言 要打造12艘航母是吹牛了,

因為建造一艘航母至少要四到五年, 李傑說特朗普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美國的第12艘新航母下水了。 至於下一任總統要不要建造12艘航母, 由於美國經濟危機, 還是個未知數。

根據美國海軍消息, 福特號航母已經完成99%, 可能與今年四月交付。

李傑說, 超級大國需要超級航母。

福特號航母有哪些黑科技呢?

一是電磁彈射系統, 能彈射無人機。

李傑說, 現在蒸汽彈射, 一天最多能彈射220次/天。 而電磁彈射系統260次/天。

如果單從技術指標和建造水準上上講, 福特號航母肯定是獨霸全球, 世界無人能比。

二是採用新型核動力系統, 福特號航母採用了新研製的A1B型核反應爐。 發電量是尼米茲級的三倍, 為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 渦輪攔阻索, 雙波段雷達, 電磁軌道炮等電老虎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尼米茲上的核動力壽命是30年, 而福特號航母動力系統壽命是50年。

三是最新艦載機, 包括超級大黃蜂及咆哮者電子戰飛機, E-2D鷹眼預警機, 將來還要搭載F-35C隱形戰機和X-47B隱身無人機,

這兩個傢伙成為福特級的黑風雙煞。

福特號航母為何一再難產推遲下水?

福特號航母的命門一, 新技術比例過高, 高達60%。

為了使福特號航母起點更高, 美國海軍一次性引入了13項最新關鍵技術, 經過數年研究和加緊試驗, 福特號航母仍有六項新技術未達到裝艦技術水準。

尤其是電磁彈射和先進阻攔裝置, 雙波段雷達, 全電推進系統, 甚至美國專家都認為, 這些新技術將會拖航母服役的後腿。

一般地規律是航母一次採用新技術不超過30%,福特級一次採用新技術60%,遠遠超出過去的兩倍, 所以許多新技術不成熟, 會導致新航母出各種問題。

福特號航母的命門二, 成為全電, 敗也全電。

專家稱, 事實上福特號上的電力系統存在很大的隱患和脆弱性。

容易出現輸電系統故障導致整個航母癱瘓。 如果換到作戰時, 供電系統一旦遭到攻擊, 那麼整個航母將會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福特號航母的命門三, 靠不住的電磁攔阻系統。

美國軍方宣佈, 鑒於福特號上的電磁攔阻系統可靠性問題, 福特級後續兩艘將放棄電磁攔阻系統。 原來早在2014年由美國軍方提供給國會的報告中就指出, 電磁攔阻系統在71次攔截測試中, 發生9次失敗, 故障風險超過原本估計的248倍。 也就是說在航母上每回收20架飛機會發生一次嚴重故障, 這樣一套電磁攔阻系統一旦上艦, 福特號上的七十多架艦載機起降不了幾個來回, 恐怖就剩不下幾架了。 因此, 美國海軍威脅承包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可能取消電磁攔阻系統上艦合同。重壓之下,通用公司急忙改進。

直到兩年之後,才戰戰戰兢兢地進行了實機測試。然而卻依然沒有挽回美國海軍的心。

原本上同時上艦的電磁彈射系統和電磁攔阻系統如今只剩下一個,福特號戰力被打了對折。

李傑說,福特號要服役的話,電磁彈射系統沒什麼問題,可以把飛機彈射升空,但是下來怎麼辦呢?電磁攔阻系統是一直困擾福特號服役並一再拖延的重大障礙。

福特號採用眾多高新技術,然而萬事古難全,在傲人的戰力背後,仍然存在不少軟肋,有的甚至足以致命。

那麼,這樣一艘問題重重的航母能否順利地一月後服役呢?福特號已經一拖再拖,至少拖了三四次以上,實際上對它整體航母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

中國國產航母近日再次成為境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猜測,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可能將於4月23日海軍節那天下水。有媒體甚至稱,該航母性能不輸英法最新型號航母。中國已經具備了建造超越英法、接近美國的航母技術條件。

先前各種報導就已披露大陸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在春節前就已進入下水前狀態,目前更傳出在解放軍海軍建軍日下水,因為這是中國自行建造的首艘航母,必須選一個特別的日子來紀念。

美國航母目前存在的重大問題,中國在十年前就在研究解決了,但也沒有急著上艦,而是等試驗成熟後再裝到後續國產航母上。馬偉明院士多年前就解決了電磁彈射問題,並且在陸上試驗過了。

美國電磁彈射技術研製總共花了21年時間,而在馬偉明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的攻關努力下,中國電磁彈射技術研製起步雖晚,但進展極快。馬偉明院士2008年製成首台原理樣機,隨後製成1:1全尺寸樣機。2010 年研製出電磁彈射器關鍵儲能設備——50MW/120MJ飛輪儲能樣機,進而突破了全部關鍵技術,實現了與世界最先進技術的同步發展。

至於全電推進,十年前馬偉明就宣佈中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已經進入第三代技術,遠超西方二代水準,西方至少要追趕十年。

美國海軍威脅承包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可能取消電磁攔阻系統上艦合同。重壓之下,通用公司急忙改進。

直到兩年之後,才戰戰戰兢兢地進行了實機測試。然而卻依然沒有挽回美國海軍的心。

原本上同時上艦的電磁彈射系統和電磁攔阻系統如今只剩下一個,福特號戰力被打了對折。

李傑說,福特號要服役的話,電磁彈射系統沒什麼問題,可以把飛機彈射升空,但是下來怎麼辦呢?電磁攔阻系統是一直困擾福特號服役並一再拖延的重大障礙。

福特號採用眾多高新技術,然而萬事古難全,在傲人的戰力背後,仍然存在不少軟肋,有的甚至足以致命。

那麼,這樣一艘問題重重的航母能否順利地一月後服役呢?福特號已經一拖再拖,至少拖了三四次以上,實際上對它整體航母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

中國國產航母近日再次成為境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猜測,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可能將於4月23日海軍節那天下水。有媒體甚至稱,該航母性能不輸英法最新型號航母。中國已經具備了建造超越英法、接近美國的航母技術條件。

先前各種報導就已披露大陸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在春節前就已進入下水前狀態,目前更傳出在解放軍海軍建軍日下水,因為這是中國自行建造的首艘航母,必須選一個特別的日子來紀念。

美國航母目前存在的重大問題,中國在十年前就在研究解決了,但也沒有急著上艦,而是等試驗成熟後再裝到後續國產航母上。馬偉明院士多年前就解決了電磁彈射問題,並且在陸上試驗過了。

美國電磁彈射技術研製總共花了21年時間,而在馬偉明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的攻關努力下,中國電磁彈射技術研製起步雖晚,但進展極快。馬偉明院士2008年製成首台原理樣機,隨後製成1:1全尺寸樣機。2010 年研製出電磁彈射器關鍵儲能設備——50MW/120MJ飛輪儲能樣機,進而突破了全部關鍵技術,實現了與世界最先進技術的同步發展。

至於全電推進,十年前馬偉明就宣佈中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已經進入第三代技術,遠超西方二代水準,西方至少要追趕十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