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年之後,開學的時候可能是這樣的……

在熬過了漫長的一個暑假後, 終於迎來了熊娃開學普天同慶的日子。 但娃們總會長大成少年, 他們10年後的開學日又將會怎樣?有人帶來關於未來的暢想:

Smart除了本身辨識度極高的造型引人著迷之外, 在我們周圍存在感高的另一個原因大概是因其小巧實用而被選為戴姆勒公司共用出行服務的承載者。

在傳統出行時代, Smart算是眾多都市人的Dream Car。 如果你有機會近距離瞭解一下Smart Vision EQ fortwo的概念車,

就能從這個萌物的進化形態上發現戴姆勒為了進階自己的無人駕駛體系到底花了什麼心思。

首先從外形來看, 這輛概念車依然保持了辨識度很高的Smart造型, 並且沿用在歐洲已經有相當知名度的Car to Go式的藍白配色方案。 據戴姆勒統計, 需要共用汽車出行服務的人群大概在2600萬左右,

隨著城市交通狀況的惡化, 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他們不一定買車, 但是每天基本的用車需求一定是存在的。

進入這輛概念車的內部, 我們第一眼發現的是, 它沒有傳統的控制裝置, 不管是油門還是刹車——類似的設置我們穀歌已經退役的第一代無人駕駛實驗車Firefly(螢火蟲)和大眾今年在日內瓦車展上展示的無人駕駛概念車Sedric上見過,

這無疑是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車的終極形態。 之前, 戴姆勒曾經在賓士的其他概念車上嘗試過用類似遊戲手柄的裝置來替代傳統的控制裝置。 最終, 戴姆勒還是用這種方式標示了無人駕駛車的確不需要為駕駛者服務的理念。

現在使用Lfyt的使用者在享受服務的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名字, 顯然這輛Smart也希望延續這種有點小尊貴的感覺。 在這輛概念車的前臉, 我們在傳統汽車進氣柵格(顯然現在這是不需要了)的位置能看到乘客的名字顯示在LED面板之上。

而車燈也進化為LED面板的一部分,隨時都可以模擬出不同的外觀形態。如果這輛概念車處於未啟動的狀態,LED面板將會是空白狀態,而此時,它看起來更接近一輛我們印象中傳統的Smart。

在美國,賓士在Smart車型上正逐步淘汰汽油發動機,特別是敞篷版本和Coupe版本。這輛概念車的電動機功率雖然只有30 kWh,但從使用時間上來看,並沒有表現出不足的跡象。

一輛像這樣的Smart概念車,承載了戴姆勒很多比較客觀而實際的想法,比起那些不著邊際的概念車來講,這一輛倒是顯得有些誠意。

戴姆勒的新能源子品牌EQ旗下首款純電動SUV車型Generation EQ概念車其實在2016廣州車展上亮過相了,而未來Generation EQ的量產版車型將產自賓士不萊梅工廠。對於EQ這個品牌,未來所要承載的遠遠多於電動車的範疇,它將會成為了一個由創新科技和完善服務組成的電氣生態系統。而在2022年之前,這個品牌體系下面將會誕生10個電動車型,包括一輛全新的Smart和一輛更大的SUV。

而車燈也進化為LED面板的一部分,隨時都可以模擬出不同的外觀形態。如果這輛概念車處於未啟動的狀態,LED面板將會是空白狀態,而此時,它看起來更接近一輛我們印象中傳統的Smart。

在美國,賓士在Smart車型上正逐步淘汰汽油發動機,特別是敞篷版本和Coupe版本。這輛概念車的電動機功率雖然只有30 kWh,但從使用時間上來看,並沒有表現出不足的跡象。

一輛像這樣的Smart概念車,承載了戴姆勒很多比較客觀而實際的想法,比起那些不著邊際的概念車來講,這一輛倒是顯得有些誠意。

戴姆勒的新能源子品牌EQ旗下首款純電動SUV車型Generation EQ概念車其實在2016廣州車展上亮過相了,而未來Generation EQ的量產版車型將產自賓士不萊梅工廠。對於EQ這個品牌,未來所要承載的遠遠多於電動車的範疇,它將會成為了一個由創新科技和完善服務組成的電氣生態系統。而在2022年之前,這個品牌體系下面將會誕生10個電動車型,包括一輛全新的Smart和一輛更大的SUV。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