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44年9月5日 張思德犧牲 毛澤東發表演講

正在和戰友燒炭的張思德(左)

1944年9月5日, 中央警衛團戰士張思德犧牲。 8日, 毛澤東為悼念張思德而作著名講演《為人民服務》。

張思德是一名普通的警衛戰士。

他的犧牲為何驚動了毛澤東?他們之間有什麼特殊關係?毛澤東為何對一個戰士之死作出那麼高的評價?隨著歲月流逝, 這些都成了鮮為人知的史實。

1942年10月, 中央成立警備團, 負責黨中央的保衛工作。 警衛一連班長張思德因個子大、身體好被調到警衛隊工作。 他沉默寡言、吃苦耐勞, 項項工作都很出色, 毛澤東很喜歡他。

1944年, 中央決定次年在延安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為解決與會代表的烤火問題, 中央的鄧捷負責調人去安塞燒炭。 因缺乏會燒炭、打窯的人, 就請警備團去人做技術指導。 張思德會打窯洞和煙道, 和另外兩人被派前往, 張任副隊長。

9月5日, 天下著雨。 張思德和戰士小白一起挖一個新的炭窯時,

因土質鬆軟, 上面雨水滲透, 造成塌方。 張思德把小白推出窯外, 自己被壓在窯內, 不幸犧牲, 年僅29歲。

戰爭年代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但張思德是毛澤東等主要領導同志的警衛員, 因此, 警衛隊隊長古遠興決定把消息直接報告毛澤東。

“報告主席, 張思德犧牲了。 ”古遠興走進毛澤東的辦公室, 見他正聚精會神地批閱檔, 幾次張口才說出聲。

待到聽清, 毛主席驚訝地放下筆, 雙手按著桌子站起來。 聽完張思德犧牲的簡要經過, 他沉痛地說:“前方打仗死人是沒辦法的, 後方生產勞動死人不應該!”

點著一支煙, 毛主席站在窗前, 深情地望著安塞山張思德犧牲的方向:“這件事, 你向你的上級報告了沒有?”古遠興回答說:“沒有,

我想直接報告給主席就行了。 ”

“這不行, 你還要向你的上級報告。 ”

毛主席皺了皺眉:“張思德現在在什麼地方?”“還被壓在炭窯裡。 ”

毛主席顯然生氣了:“怎麼能這樣呢?要儘快挖出來。 放哨看好。 山裡狼多, 不要被狼吃了。 要是被狼吃了, 你的隊長就不要當了。 ”又問“張思德的遺體挖出來準備怎麼處理?”“主席, 我打算刨出來就地安葬。 ”

艱苦戰爭環境, 古遠興決定從簡辦理後事。 “不行!”毛主席不高興了。 他思索了一會, 吐出一口濃濃的煙, 數著指頭給古遠興明確指示:

“第一, 給張思德身上洗乾淨, 換上新衣服;第二, 搞口好棺材;第三, 要開個追悼會, 我要去講話。 ”

9月8日, 中央警備團、中央社會部和中央辦公廳的一千多人在延安棗園操場舉行隆重的追悼會。

警備團團長吳烈主持追掉會, 政治處主任張廷楨致悼詞。

毛澤東神情莊重地走進會場, 參加一個普通而偉大的戰士的追悼會。 他親自將花圈獻在土檯子中央, 旁邊懸掛著他親筆題寫的挽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

會上, 毛澤東站在一個土墩上, 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 打著強有力的手勢, 毛澤東在悼詞中說:“人固有一死,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 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鴻毛還輕。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這篇著名的演講——《為人民服務》後來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與行為。

(人民網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