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秋天正是吃梨的時節,《本草綱目》告訴你這樣吃梨才養生

秋季大家都有吃梨的習慣, 梨有“百果之宗”的美稱, 因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 又被稱為“天然礦泉水”。

梨中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不僅能促進食欲, 幫助消化, 還有利尿、通便和解熱等作用。

另外, 在秋季氣候乾燥時, 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乾燥, 有時乾咳少痰, 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

早在《本草綱目》裡, 已有對梨的功效記載:

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 降火、解毒。

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

我們首先來看看哪些人群適合吃梨?

1.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對咽喉幹、癢、痛、音啞、痰稠、便 秘、尿赤均有良效。

2.梨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 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

3.另外,

患有維生素缺乏的人也可多吃梨。 因為貧血而顯得蒼白的人, 多吃梨可以讓你臉色紅潤。

4.梨還可以淨化腎臟, 清潔腸道。 對於甲狀腺腫大的患者, 梨所富含的碘能有一定的療效。

再來看看哪些人不適合吃梨:

1.梨性偏寒助濕, 多吃會傷脾胃, 所以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梨含有較多的果酸, 胃酸多者也不可多食。

2.梨有利尿作用, 夜尿頻者, 睡前應少吃梨, 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 而且最好煮熟再吃, 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3.梨含有較多的糖分, 糖尿病人應當慎吃。 而將梨用以止咳化痰者,

也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腸胃功能較差者宜煮梨食用。 秋季天氣轉涼, 老人孩子如果過多食用梨, 會出現腹瀉的現象。 胃腸功能差的人, 吃梨時最好水煮, 之後連梨肉帶湯一起吃掉。

知道了這些, 秋季吃梨就能助你養生。

我是抹茶開心, 順便關注下我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