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宜昌大撤退:比英法敦克爾克更驚險更苦難!

中國宜昌大撤退撤退的是恐慌的難民, 笨重的工業機器, 還有日軍的飛機轟炸毫無遮擋

宜昌大撤退正常運力需要一年, 但智慧和耐力, 讓我們40天就完成了, 保全了抗戰戰略物資, 人員和反擊實力

1938年6月炸開花園口, 母親河黃河阻擋了日軍南侵的步伐, 同年母親河長江宜昌撤退再次拯救了民族

期待中國的電影導演將宜昌大撤退搬上銀幕, 記住歷史

電影《敦克爾克》正在火熱上映, 電影再現了二戰時期, 在英法兩國抗擊德國失敗後(巴黎佔領), 潰散的大量法英部隊(30多萬)和武器車輛通過敦克爾克港撤退到英國不列顛島的歷史。


敦克爾克劇照

敦克爾克劇照2

這批部隊是成建制的撤退, 掩護這支部隊的撤退無疑就可以保全英法的軍事力量, 保留未來對德作戰保持元氣。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 30多萬的正規軍終於逃離了德軍的包圍 掃射和絞殺, 最後加入到收復失地的戰鬥, 直到1945年打到了德國本土。

一, 蘇聯的西伯利亞戰略撤退

其實, 不僅是英國法國這樣的戰略撤退。 二戰時期, 蘇聯被德國閃電戰, 不到數周時間, 蘇聯整個西部大片國土丟失殆盡, 蘇聯部隊整軍整集團軍投降。 尤其在烏克蘭,

數十萬部隊被德軍消滅或俘虜。

為了保存實力, 在未來反擊中形成力量, 史達林開始了向西伯利亞的重工業撤退, 利用鐵路和公路運輸硬是將工業轉移到西伯利亞附近地區。

蘇聯在二戰末期製造的火炮(喀秋莎), 打得德軍抬不起頭

西伯利亞鐵路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西伯利亞撤退保全了蘇聯賴以反擊的重工業和人員, 大量坦克和槍支彈藥, 最後通過西伯利亞地區的重建工廠得以恢復生產, 大量裝備部隊。 西伯利亞當時還駐守了約60多萬部隊, 加上中蘇邊境的, 調集到西部前線, 抵抗住了德軍的亡國瘋狂進攻。

有句話說:“當西伯利亞的機器開動, 就註定了德國戰敗的結局。 ”

西伯利亞生產的坦克, 火炮(喀秋莎)等武器, 數量和攻擊力都後來碾壓了德軍, 再加上600多萬蘇聯紅軍的誓死反擊, 德軍最後只有招架之功。

二, 中國的宜昌大撤退

宜昌撤退發生在1938日軍南京屠城後以及武漢會戰前夕。

懂點地理和歷史的都知道, 當時的東北華北和東部沿海, 甚至華南都已經是日軍的控制下,

長江流域成為一條中華民族的唯一生命線, 西部地區也就是四川一帶也成為中華民族最後的生存據守之地。

而集長江水運運輸和軍事位置, 宜昌就突顯出來了。 整個的抗戰當時就變得非常簡單——宜昌大撤退的成敗, 成功了有可能繼續和日寇周旋, 失敗了中國國力進一步損耗, 亡國可能變成事實。

到處是擁塞的難民和物資設備

1938年該年10月,武漢陷落,宜昌危在旦夕。這時,從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撤到宜昌急待入川的軍工器材、軍用物資、機器設備約9萬噸堆積在宜昌港,還有10萬難民焦急不安地在港口爭搶著上船進川。“可以說,全中國90%的兵工工業、航空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的生命,完全交付在宜昌了。”

是的當時西部哪有什麼工業,何況重工業,都是從華北華東等地拆卸撤過來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十萬多多從各地撤下來準備入川的人員,不少是教師、醫生、工程師、商人和公務員,薈萃了中國各界的精英。何況當時的宜昌,還只是個不大的城市,城區才2平方公里,一下擁來這麼多人,所有的房屋都已擠滿了人,還有不少人只好露宿街頭。

宜昌上空不時有日機轟鳴。局勢非常險惡。

三,一年的船運任務被壓縮到40天

畫家筆下的宜昌大撤退

關鍵時刻,經營船運運輸的民生公司和其創辦者“人稱船王”的盧作孚站了出來。

1926年,盧作孚(1893—1952)創辦的民生公司以一條70.6噸小火輪起家,僅用10年時間便壟斷了川江(長江宜昌至重慶段)航運,在長江的運輸實力接近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官辦的輪船招商局,其發展速度和實力中外矚目,擔當了長江運輸經濟的主力。

在宜昌撤退前,也就是1937到1938抗戰爆發的最初幾個月裡,民生公司已經做了迅速調配20餘艘船隻,分別從重慶、萬縣兩個碼頭出航,運送川軍6個師的部隊和彈藥輜重5000餘噸到前線參戰,補充了前線的抗戰力量。川軍將士稱讚民生公司是“長江上的航空母艦”。

但這時候盧作孚面對的是難民和漫山遍野的笨重機器。盧作孚當時還面臨的客觀困難是:

一宜昌扼守著長江三峽,是長江的咽喉。從宜昌往上游,航道狹窄彎曲,灘多浪急、暗礁林立,1500噸以上的輪船不能直達重慶,且夜晚不能航行。因此,所有上行的大輪船,到了宜昌必須等候換載開川江的大馬力小船,才能穿過三峽前行。

二是當時距川江每年的枯水期只有40天了,枯水期一到,水位下降,運載大型機器設備的船隻根本無法開航。

三是當時運輸船只奇缺,特別是能夠穿行三峽的除盧作孚的民生公司22艘輪船外,只有2艘中國輪船和幾艘外國輪船。

依當年運力計算,這麼多人員,這麼多物資要全部運抵重慶,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但是,面臨的任務是必須在40天內將這些人和物全部運出宜昌。

四,三段航行法顯神威

宜昌重慶水運輸圖

“三段航行法”就是將長江上游宜昌至重慶的航線分為三段,每段根據不同的水位、流速、地形來調整馬力、船型、速度合適的輪船分段航行運輸。

具體是:除了最重要的物資、最不容易裝卸的大型機器設備、重要的軍用物資直接運重慶外,其他的物資全部按“三段航行法”辦理。有的物資運到萬縣就返回;有的運到奉節、巫山、巴東就返回;有的甚至只運到三峽峽口就卸下,當天返回。這樣,航程縮短了一半或者一大半,從而贏得了寶貴的運力和時間。

說得通俗點就是窮盡一切辦法,憑藉多年對長江水文,險灘山峽的瞭解,利用現有的船運條件,通過高水準的人為調度和運力合理搭配,實現了這一偉大奇跡創舉——宜昌大撤退。

當時這種難度,無異于現代發射火箭的空間數學計算和倉促籌備。可以說,盧作孚和其員工就是將發射火箭的難度放到了運輸商,他們是一流頂尖的運輸專家,也是將愛國熱忱利用到專業上的極致榜樣。

盧作孚像

這段資料應該被銘記:

整個宜昌大撤退期間,盧作孚和其船運的民生公司付出了巨大的犧牲:9艘輪船被炸沉,6艘被炸壞,117人犧牲,76人傷殘。

後來,這次大撤退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克爾克”。

五,母親河再次拯救民族

一場民族苦難史

宜昌大撤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戰時運輸。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完成了超出全年的運輸量,搶在日軍進犯宜昌前將大批物資和難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所以,日本侵略者意識到中國的這次大撤退在整個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說:“假定昭和十三年(1938)攻佔武漢作戰的同時就攻佔宜昌,其戰略價值就大了。”

1938年6月,當時的中國炸開花園口,古老華夏的母親河黃河阻擋了日軍繼續南侵的步伐,至少為武漢會戰和宜昌等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數月時間。

1938年末這一次,又是另一條母親河長江和宜昌撤退,保全了大量戰略物資設備和人員,日軍很難逆流而上進犯到長江三峽和重慶。

母親河再次拯救民族。

到處是擁塞的難民和物資設備

1938年該年10月,武漢陷落,宜昌危在旦夕。這時,從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撤到宜昌急待入川的軍工器材、軍用物資、機器設備約9萬噸堆積在宜昌港,還有10萬難民焦急不安地在港口爭搶著上船進川。“可以說,全中國90%的兵工工業、航空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的生命,完全交付在宜昌了。”

是的當時西部哪有什麼工業,何況重工業,都是從華北華東等地拆卸撤過來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十萬多多從各地撤下來準備入川的人員,不少是教師、醫生、工程師、商人和公務員,薈萃了中國各界的精英。何況當時的宜昌,還只是個不大的城市,城區才2平方公里,一下擁來這麼多人,所有的房屋都已擠滿了人,還有不少人只好露宿街頭。

宜昌上空不時有日機轟鳴。局勢非常險惡。

三,一年的船運任務被壓縮到40天

畫家筆下的宜昌大撤退

關鍵時刻,經營船運運輸的民生公司和其創辦者“人稱船王”的盧作孚站了出來。

1926年,盧作孚(1893—1952)創辦的民生公司以一條70.6噸小火輪起家,僅用10年時間便壟斷了川江(長江宜昌至重慶段)航運,在長江的運輸實力接近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官辦的輪船招商局,其發展速度和實力中外矚目,擔當了長江運輸經濟的主力。

在宜昌撤退前,也就是1937到1938抗戰爆發的最初幾個月裡,民生公司已經做了迅速調配20餘艘船隻,分別從重慶、萬縣兩個碼頭出航,運送川軍6個師的部隊和彈藥輜重5000餘噸到前線參戰,補充了前線的抗戰力量。川軍將士稱讚民生公司是“長江上的航空母艦”。

但這時候盧作孚面對的是難民和漫山遍野的笨重機器。盧作孚當時還面臨的客觀困難是:

一宜昌扼守著長江三峽,是長江的咽喉。從宜昌往上游,航道狹窄彎曲,灘多浪急、暗礁林立,1500噸以上的輪船不能直達重慶,且夜晚不能航行。因此,所有上行的大輪船,到了宜昌必須等候換載開川江的大馬力小船,才能穿過三峽前行。

二是當時距川江每年的枯水期只有40天了,枯水期一到,水位下降,運載大型機器設備的船隻根本無法開航。

三是當時運輸船只奇缺,特別是能夠穿行三峽的除盧作孚的民生公司22艘輪船外,只有2艘中國輪船和幾艘外國輪船。

依當年運力計算,這麼多人員,這麼多物資要全部運抵重慶,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但是,面臨的任務是必須在40天內將這些人和物全部運出宜昌。

四,三段航行法顯神威

宜昌重慶水運輸圖

“三段航行法”就是將長江上游宜昌至重慶的航線分為三段,每段根據不同的水位、流速、地形來調整馬力、船型、速度合適的輪船分段航行運輸。

具體是:除了最重要的物資、最不容易裝卸的大型機器設備、重要的軍用物資直接運重慶外,其他的物資全部按“三段航行法”辦理。有的物資運到萬縣就返回;有的運到奉節、巫山、巴東就返回;有的甚至只運到三峽峽口就卸下,當天返回。這樣,航程縮短了一半或者一大半,從而贏得了寶貴的運力和時間。

說得通俗點就是窮盡一切辦法,憑藉多年對長江水文,險灘山峽的瞭解,利用現有的船運條件,通過高水準的人為調度和運力合理搭配,實現了這一偉大奇跡創舉——宜昌大撤退。

當時這種難度,無異于現代發射火箭的空間數學計算和倉促籌備。可以說,盧作孚和其員工就是將發射火箭的難度放到了運輸商,他們是一流頂尖的運輸專家,也是將愛國熱忱利用到專業上的極致榜樣。

盧作孚像

這段資料應該被銘記:

整個宜昌大撤退期間,盧作孚和其船運的民生公司付出了巨大的犧牲:9艘輪船被炸沉,6艘被炸壞,117人犧牲,76人傷殘。

後來,這次大撤退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克爾克”。

五,母親河再次拯救民族

一場民族苦難史

宜昌大撤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戰時運輸。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完成了超出全年的運輸量,搶在日軍進犯宜昌前將大批物資和難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所以,日本侵略者意識到中國的這次大撤退在整個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說:“假定昭和十三年(1938)攻佔武漢作戰的同時就攻佔宜昌,其戰略價值就大了。”

1938年6月,當時的中國炸開花園口,古老華夏的母親河黃河阻擋了日軍繼續南侵的步伐,至少為武漢會戰和宜昌等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數月時間。

1938年末這一次,又是另一條母親河長江和宜昌撤退,保全了大量戰略物資設備和人員,日軍很難逆流而上進犯到長江三峽和重慶。

母親河再次拯救民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