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斷頭臺,刀斧手問此君有何遺言,他對三個兒子說:再窮也不要做官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看西漢時期著名的士大夫韓延壽。

韓延壽, 字長公, 歷任郡文學、諫大夫、淮陽太守、潁川太守、東郡太手及左馮翎。

以廉潔名世, 史稱“循吏”。

韓延壽源出潁川韓氏, 是韓王信的第七世孫。 其父韓義, 在西漢昭帝時擔任過燕王劉旦的郎中。 燕王叛亂時, 韓義挺身而出欲阻止他自毀前程, 結果“為國捐軀”。 韓延壽作為“烈士”後人而被提升為諫大夫。

本始三年(西元前71年), 韓延壽因出眾的治理能力, 遷升為潁川太守。 潁川郡的強宗豪族眾多, 勢力根深蒂固, 錯綜複雜, 他們與地方官員狼狽為奸, 危害鄉里, 百姓苦不堪言。 前任太守趙廣漢對豪強採取極為強硬的分化打擊措施, 雖然有效地抑制了醜惡勢力的壯大, 同時卻也導致社會關係緊張, 鄰里相惡, 互為仇敵, 暴力衝突一觸即發。 總之一句話:俗多仇怨。

也正是因為這樣, 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安潁川和涿郡安天下。

韓延壽一上任便決定進行風風火火的“掃黑除惡”行動。 當然, 他並沒有像一般人一樣採取“武力鎮壓”來解決這些問題。 而是採取“以柔克剛”的辦法, 採取“教以禮讓”的措施來治理, 具體表現為:

1. 善於納諫。 韓廣泛徵求意見, 善於接納勸諫,

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和有品行的人, 他甚至放下自己“高貴”的身份, 親自宴請當地具有威望的長者, 跟他們一同商議, 規定了婚喪嫁娶的禮儀規格, 要人們大體上依照古禮, 但不能越過法律。 他修建了學校, 大力推廣儒家禮樂, 宣揚維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倫理道德觀念, 堅持“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化民成俗, 其必由學”。

2. 嚴於律己。 他接待官吏, 給予很多的恩惠但紀律嚴明。 有人欺騙或者辜負了他, 他總是責備自己:“難道是我對不起他們嗎?他們怎麼會到了這種地步呢?”官吏聽說後, 都非常後悔, 據說有一個竟然因為“太後悔”而選擇了自殺。

3. 民主決策:他有令即行, 有禁則止。 有一次他巡行到高陵縣, 有兄弟兩個因為田地的事打官司。 延壽聽說後非常傷心地說:“我僥倖做了這個小官, 本來應當給全郡人作出表率, 然而我對教化宣傳得不夠, 以致讓骨肉兄弟打起了官司, 責任在我。 ”這一天, 他閉門思過, 整個縣裡的人都不知他在幹什麼。 於是打官司的那家人整個宗族都責備這兄弟兩個,

這兄弟二人也深深地感到後悔, 自己剃光了頭光著上身來向韓延壽謝罪, 願意把田地互相移動一下, 到死也不再相爭, 整個郡中非常和睦, 互相告誡勉勵, 沒有人再犯法。

4. 取信於民:一次, 韓延壽出門上車時發現一個騎吏遲到了, 便斥責並處罰了他。 韓延壽回府時遇見騎吏, 見他欲言又止就停車問他緣由。 騎吏說:“《孝經》裡說, 善待父親的人才有資格侍奉君主, 在家中兼有母親的愛和像君王一樣值得尊敬的人就是父親。 今天早上您駕車出門, 我等了很久您還沒出來, 我的父親來到官府門前, 不敢進去。 我聽說後, 急忙出去迎接, 恰好您登車出門。 因為尊敬父親而被處罰, 這豈不是有損教化嗎?”韓延壽歎道:“如果沒有你, 我差點兒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於是,韓延壽特地召見騎吏,因為他勇於進諫而起用他。

韓延壽有這樣的四大優點,自然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護,後調任左馮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受到了御史大夫蕭望之的嫉妒,被呈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這時蕭望之正是漢宣帝身邊當仁不讓的最紅的人,因此,他的金玉良言,漢宣帝只有“依了”的份兒,結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又一起“竇娥冤”事件上演。東風無力百花殘,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幾千人將韓延壽送到法場,扶老攜幼,攀住囚車,進奉酒肉,痛哭流涕,譜寫了一曲悲壯的離歌。

刀斧手問他最後有什麼遺言,他把三個兒子叫到面前,說了這樣一句話:再苦也要有骨氣,再窮也不要再做官,切記,切記。

韓延壽後來被世人稱為 “循吏”,清名流芳百世。

我差點兒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於是,韓延壽特地召見騎吏,因為他勇於進諫而起用他。

韓延壽有這樣的四大優點,自然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護,後調任左馮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受到了御史大夫蕭望之的嫉妒,被呈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這時蕭望之正是漢宣帝身邊當仁不讓的最紅的人,因此,他的金玉良言,漢宣帝只有“依了”的份兒,結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又一起“竇娥冤”事件上演。東風無力百花殘,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幾千人將韓延壽送到法場,扶老攜幼,攀住囚車,進奉酒肉,痛哭流涕,譜寫了一曲悲壯的離歌。

刀斧手問他最後有什麼遺言,他把三個兒子叫到面前,說了這樣一句話:再苦也要有骨氣,再窮也不要再做官,切記,切記。

韓延壽後來被世人稱為 “循吏”,清名流芳百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