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淮海戰役粟裕立首功但為何他的回憶錄不寫淮海

毛澤東同志說, 粟裕在淮海戰役中應該立第一功。 但粟裕在戰爭回憶錄裡卻沒有寫過淮海戰役, 這是個缺憾。 本文作者作為粟裕身邊的工作人員, 從頭至尾跟隨他參加了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最大的一個戰役, 它的勝利轟動了全黨、全軍、全民, 轟動了全世界, 不僅有其偉大的現實意義, 而且有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有幸作為粟裕首長身邊的工作人員, 從頭至尾跟隨他參加了淮海戰役, 對淮海戰役有切身的體會, 在淮海戰役勝利六十周年快要到來之際, 回顧如下幾個問題,

以示紀念。

一、關於建議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毛主席當時沒有想到的。 粟裕從淮海戰場的全域出發, 就主動向毛主席提出來了, 這是一個好主意。 他在電報中說:“此次戰役規模很大, 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 毛主席對粟裕的這個建議很重視, 經過一番考慮研究後, 很快作出了答覆。 粟裕首長的建議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提出的, 到了十一月一日毛主席就回電了, 同意“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 粟裕首長看到回電後非常高興。 兩個野戰軍從戰略協同, 走到戰役協同, 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子養電裡就有這個思想, 他說兩個野戰軍在一起協同作戰, 在中原地區集中兵力,

打幾個大的殲滅戰, 戰局必有很大的改觀。

粟裕

有的同志問我, 粟裕首長給毛主席發電報, 怎麼光提陳和鄧, 而沒有提劉呢?根據我的瞭解, 劉伯承當時率兩個縱隊在豫西作戰, 沒有和陳、鄧在一起,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 因而沒有提到劉。

主動建議歸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 這本來是出於公心, 可是, 一九五八年軍委擴大會議上, 有兩位同志聯合寫了一張小字報, 批他有極端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 有野心, 有爭權思想, 我們不禁要問, 作為統率五十萬大軍的粟裕, 夠威風的了, 如果有野心、有爭權思想, 他能夠主動建議三野歸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過了若干年後, 粟裕首長的夫人楚青同志在301住院, 批粟裕首長的一位同志也在301住院, 可能是由於受到良心譴責的緣故, 他得知楚青同志也在住院, 主動跑到楚青同志的房間裡, 當面向楚青同志表示道歉, 說一九五八年不應該在會上那樣批判粟總長, 批的那些問題都是莫須有的,

實在對不起他, 感到內疚。 楚青同志也很大度, 說事情過去也就算了, 粟總長在九泉之下有靈的話, 知道了也會高興的。

這裡說明一個問題, 這位同志的認錯、道歉, 進一步證明, 一九五八年軍委擴大會議上, 批粟裕同志是錯誤的。

二、關於大決戰的問題

粟裕一生中, 打了很多的勝仗, 消滅了很多的敵人, 他有一個大願望, 就是等我們的力量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就要同國民黨軍決戰了, 等了幾十年, 盼了幾十年, 在我們取得了濟南戰役、遼沈戰役勝利以後,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在什麼地方同國民黨軍隊決戰, 戰場的選擇, 這是粟裕考慮的問題。 粟裕認為, 在江北決戰, 比在江南決戰好, 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決戰, 比在其他地區決戰好。

他的這個想法, 於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晨, 同張震聯名發電報向毛主席提建議, 得到毛主席同意後, 大決戰的格局就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形成了。 大兵團的作戰, 是粟裕的拿手好戲, 這在他以往指揮的十多次大的戰役中, 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而這一次兩大野戰軍在一個戰場協同作戰, 也更加充分顯示出來, 他的這個拿手好戲得到了全黨、全民、全軍的好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