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這樣對孩子,會給他的心理健康埋下隱患

在《超越自卑》這本書上看到說,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會有一種自卑感。 因為最初的盲目自信讓他受到打擊以後就會產生挫敗感, 以至於讓他有種己不如人的自卑感。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自我評價, 但由於人被困於其中而不自知, 所以一生都在試圖擺脫自卑。

而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由於望子成龍心切, 對於孩子一些不符合自己預期的行為就會加以打擊, 從而讓孩子更加生出一種深深的自卑感。

以下這三種行為最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 一起來看看你是不是也常這樣做。

1, 對孩子的一些做法、想法保持懷疑、批判

孩子總是很天真的, 經常會與你分享一些天真的想法。 作為經驗豐富的父母來講, 看到孩子這個樣子有時未免覺得可笑。 總會不自覺的想打擊他、批判他。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 認為自己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贊同和表揚。

自我認同感也會降低。

2, 殘忍的打擊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爛漫的。 他們總想隨心所欲做一些自認為很有意義的事。 但這些事對父母來講也許太荒唐了, 有的家長就會劈頭蓋臉一頓臭駡, 並且極度否定孩子, 打擊他的自尊和積極性。

這樣下去, 孩子就會下意識的壓抑自己的天性。 變成一個很糾結的人。 將來想什麼做什麼很容易內耗。

3, 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做比較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看別人家優秀的孩子, 習慣性的只看到好的一面, 卻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

如果你只是將兩者進行片面的比較, 並以此來教導孩子, 你的孩子不僅會生出自卑感, 還會養成嫉妒人的心理。 以後會習慣性的見不得人比自己好。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是由於童年時期遺留下來的, 所以兒童心理健康不可忽視。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要用心覺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妥當, 孩子接受了你的教育之後又有什麼改變。 如果不好就應該及時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