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兩歲前這10個毛病,你別管!越管越麻煩!(下)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很多媽媽的真實寫照:

日常吃喝拉撒睡總有操不完的心, 特別是孩子一旦出現什麼小毛病, 媽媽們就開始各種擔心,

但其實不是越操心孩子就越好啊!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孩子的壞毛病, 你也許不知道, 2歲前寶寶的好多“壞毛病”都不用管, 而且很可能越管越嚴重呢!

6

打人

TA以為只是一個好玩的動作

“寶寶1歲多, 動不動就打人, 說他也不聽, 實在管不了, 我就打了他兩次,

他不但不怕而且變本加厲。 ”

對於2歲內的寶寶來說, 打人只是覺得很好玩, 並不是真正的想打人, 而是無意識做出的動作。 他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模仿來的, 或者是在看電視上面看到的。

他可能是不小心打了人, 發覺引起每個人這麼大的反應, 就會覺得很好玩, 他的行為就不斷地被強化了。 或者因為打人的時候被家長訓斥, 寶寶會發現“打人”可以吸引媽媽關注自己, 反而更愛打人了。

你該怎麼做?

需要立刻中斷這個動作, 如果孩子打人, 馬上把他的手拿開, 給他的手裡放一個東西, 讓這個行為被中斷下來。

等孩子情緒穩定, 跟孩子一起商量:出手打人該有什麼樣的行為後果, 並且制定規則, 要讓孩子瞭解打人後,

他會遭遇怎樣的處理。

7

撕紙, 家長應求之不得呢

“寶寶8個月, 總是愛把紙撕得碎碎的, 有時候繪本看著看著就被撕的四分五裂。 這是在故意搞破壞嗎?!”

6-7個月的寶寶, 手眼動作逐漸協調, 當寶寶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改變紙形狀, 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

會感到驚喜和快樂, 並樂此不疲!

寶寶撕紙是精細動作能力發展的表現, 撕紙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和孩子小肌肉、以及精細動作的發展, 是個非常好的遊戲。

你該怎麼做?

可以給寶寶準備不同材質的紙(皺紋紙、餐巾紙、硬紙殼等)撕, 讓寶寶有更豐富的觸覺體驗。

要避免給寶寶報紙之類油墨印刷的紙張, 這類紙含鉛, 寶寶撕完紙再吃手就太危險了;注意看護寶寶, 撕紙的同時不要誤食。

8

玩食物

只是在探索和學著吃飯

“寶寶一歲半多, 吃飯的時候她總是喜歡玩飯菜, 把手放進湯碗裡洗手, 或是把湯倒進餐盤裡, 用手來回撥著玩。 ”

很多寶寶最初都是對食物、對吃飯、尤其是對自己吃飯很感興趣。 但因為寶寶小手的肌肉力量、手眼協調能力不夠, 往往會弄得一地狼藉。

如果你搶過飯碗, 喂寶寶吃, 慢慢的就會發現, 寶寶越來越不願自己吃飯、對食物越來越沒興趣、甚至開始挑食!那是因為大人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樂趣和成就感。

你該怎麼做?

別太限制寶寶, 允許他玩食物, 慢慢吃。帶上小圍嘴,洗乾淨小手,就讓寶寶盡情吃。

9

扔東西

TA在學習因果關係

“兒子一歲半,總是拿到什麼都扔,玩具,水壺、吃的東西,耐心和他說也沒用,這是怎麼了?”

其實,這個時候寶寶亂扔東西是正常的,其實他是在觀察。比如,球扔出去會滾動;扔積木,掉在地上會響,但不滾動。寶寶會逐漸認識到扔不同的東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孩子喜歡扔東西可能並不是他存心搗蛋,更不是件壞事,而是這時期寶寶對於外部世界的正常探索行為。

你該怎麼做?

告訴孩子什麼可以扔,把不能扔的都收起來。找適合扔的東西,和寶寶玩扔東西遊戲,比如接拋球、把球扔進籃子裡,或把石頭扔進池塘裡。

和寶寶一起收拾殘局。東西扔出去了自然還要撿回來,只要寶寶會爬了,就可以跟你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做些有意義的扔。比如和寶寶一起把襪子扔到洗衣筐裡,把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裡,把玩具扔進玩具箱裡等等。既玩兒了扔的遊戲,又把家裡收拾乾淨了。

10

“戀物”

多一點安全感沒什麼不好

“寶寶兩歲了,老喜歡拿著一個破浴巾,睡覺也一定要抱著舔著才能睡著。我很想讓他戒掉這個,難道長大以後一輩子就要抱著這東西?”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想方設法安撫自己的情緒,有的寶寶喜歡摸被角、抱毛絨玩具。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它就成了媽媽的一部分,寶寶能用它過度,逐漸減少對媽媽的依賴,建立自己的獨立。

寶寶戀物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並不是病態,會隨著成長慢慢消失,如果沒有嚴重影響寶寶的生活,就不用管,更不能強行阻止。但需要注意和引導。

你該怎麼做?

媽媽要多陪伴和關注寶寶,多擁抱和撫摸寶寶,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ta才能逐漸讓安全和舒適的感覺來源於自己,而不是借助物品。

多準備個一樣的,確保一個髒了,有的換洗;一個壞了,有個替補。自己的依戀玩具壞了,是寶寶最難接受的。

2歲內的寶寶

還不懂得太多的是非對錯、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很多“壞毛病”起初更多的是因為好玩、好奇、嘗試而發生,但若遇到父母的錯誤對待,比如打罵、責備、過分懲罰等,反而會讓這些毛病根深蒂固了。

當然這些處理方式,僅針對2歲內的寶寶,2歲後的大寶寶需要逐漸建立是非觀、立規矩、有自控力,對待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慢慢吃。帶上小圍嘴,洗乾淨小手,就讓寶寶盡情吃。

9

扔東西

TA在學習因果關係

“兒子一歲半,總是拿到什麼都扔,玩具,水壺、吃的東西,耐心和他說也沒用,這是怎麼了?”

其實,這個時候寶寶亂扔東西是正常的,其實他是在觀察。比如,球扔出去會滾動;扔積木,掉在地上會響,但不滾動。寶寶會逐漸認識到扔不同的東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孩子喜歡扔東西可能並不是他存心搗蛋,更不是件壞事,而是這時期寶寶對於外部世界的正常探索行為。

你該怎麼做?

告訴孩子什麼可以扔,把不能扔的都收起來。找適合扔的東西,和寶寶玩扔東西遊戲,比如接拋球、把球扔進籃子裡,或把石頭扔進池塘裡。

和寶寶一起收拾殘局。東西扔出去了自然還要撿回來,只要寶寶會爬了,就可以跟你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做些有意義的扔。比如和寶寶一起把襪子扔到洗衣筐裡,把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裡,把玩具扔進玩具箱裡等等。既玩兒了扔的遊戲,又把家裡收拾乾淨了。

10

“戀物”

多一點安全感沒什麼不好

“寶寶兩歲了,老喜歡拿著一個破浴巾,睡覺也一定要抱著舔著才能睡著。我很想讓他戒掉這個,難道長大以後一輩子就要抱著這東西?”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想方設法安撫自己的情緒,有的寶寶喜歡摸被角、抱毛絨玩具。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它就成了媽媽的一部分,寶寶能用它過度,逐漸減少對媽媽的依賴,建立自己的獨立。

寶寶戀物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並不是病態,會隨著成長慢慢消失,如果沒有嚴重影響寶寶的生活,就不用管,更不能強行阻止。但需要注意和引導。

你該怎麼做?

媽媽要多陪伴和關注寶寶,多擁抱和撫摸寶寶,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ta才能逐漸讓安全和舒適的感覺來源於自己,而不是借助物品。

多準備個一樣的,確保一個髒了,有的換洗;一個壞了,有個替補。自己的依戀玩具壞了,是寶寶最難接受的。

2歲內的寶寶

還不懂得太多的是非對錯、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很多“壞毛病”起初更多的是因為好玩、好奇、嘗試而發生,但若遇到父母的錯誤對待,比如打罵、責備、過分懲罰等,反而會讓這些毛病根深蒂固了。

當然這些處理方式,僅針對2歲內的寶寶,2歲後的大寶寶需要逐漸建立是非觀、立規矩、有自控力,對待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