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銷商配合的三個層面

私企內務管理研究/潘文富

站在廠家的角度, 往往是把經銷商看成下級單位的, 說句難聽的話, 就是把經銷商當成銷售工具。

基於這個出發點, 廠家對經銷商所下達的各種要求或是指令, 是非常希望經銷商能夠聽從配合、認真執行、最終廠商雙贏, 攜手進步~~~~。

但是, 如此這般聽話的經銷商有嗎?大多數經銷商對來自廠家的指令要求配合度著實有限, 很多都是敷衍了事、糊弄交差、拖延拖延再拖延, 或是執行走樣, 尤其是體現在打款、下訂單、報庫存、旺季備貨、鋪貨、終端建設、促銷活動執行、市場資料提供、社會資源動用, 等等方面。 種種不配合, 的確讓廠家的各級銷售管理人員頭疼。 按說這廠商合作, 可這經銷商不聽話, 還合作個“毛線”。

客觀的來說, 只要是在當地有一定市場地位的經銷商, 不配合廠家是正常的, 人家不是你廠家下級單位, 沒有必要都聽你的,

即便是簽了合同, 實際約束力也不大。 畢竟, 在商業領域, 還玩行政命令那一套, 誰會理你。

當然了, 作為商人, 也許會與上游企業過不去, 但不會與錢過不去。 經銷商配合廠家, 要麼是利益層面的交換, 要麼是廠家有策略的引導的結果。 這個有策略的引導說起來太複雜, 這裡我們先談談這個利益交換的問題。

說到利益, 廠家也許會強調已經給經銷商留出了多少的利潤空間, 各種費用各種支持, 以及市場空間多大云云, 但別忘了, 經銷商的利潤不是廠家給的, 而是經銷商自己在當地市場賺來的, 反而是廠家直接在經銷商頭上賺走了利潤。 並且, 廠家對經銷商的利潤核算, 往往會習慣性的將經銷商老闆的所得利潤,

與經銷商的公司利潤混為一談, 反正公司就是老闆的, 老闆有利潤不就行了, 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 老闆只是進貨的, 下屬員工賣貨的, 光搞定進貨的人, 沒搞定賣貨的人, 這還是不行。 再有, 最終實現對消費者銷售的, 則是零售商。 總而言之, 銷售不是一個單點上的事, 而是銷售管道中, 各環節點的組合。

回到經銷商配合這個話題上來, 廠家要想經銷商的配合度, 得要從三個層面來評估及作用相關工作。

一, 經銷商老闆的層面

經銷商老闆之所以配合廠家, 主要是看利益交換, 而這個利益又是由多個因素組成的:

1, 與上游廠家合作多年的歷史情感, 情感利益也是利益;

2, 產品本身具備一定銷量和利潤貢獻功能, 廠家把經銷商當成銷售工具,

而經銷商把廠家的產品當成賺錢工具;

3, 產品本身的特定功能, 例如能提升經銷商公司的公司品牌形象、能借助產品拓展管道、能帶貨、能健全整體產品結構;

4, 廠家給予的增值服務, 即是在常規的銷售基礎上, 有額外的增值類服務, 例如説明經銷商解決成本控制問題、解決內部管理問題、解決人員培養問題等等。

二, 經銷商的員工層面

在廠家看來, 經銷商的員工是隸屬于經銷商公司的, 也就是屬於經銷商老闆的, 應該是聽從經銷商老闆的指揮, 並且由經銷商老闆負責進行利益分配, 廠家沒有必要介入的。 但是:

1, 在絕大多數私營公司裡, 勞資關係緊張是普遍性的, 員工對老闆指令的服從性並不高;

2, 員工的基礎素質、工作能力、執行力、穩定率等工作效能指標都不確定;

3, 廠家所給予經銷商老闆的高利潤, 與其員工並沒有多少直接關係;

4, 員工不敢與老闆對著幹, 但會把情緒發洩在廠家的產品銷售工作上。

三、下游客戶

即便在經銷商這個層面上沒有問題, 但是, 經銷商也不能代表其下游客戶, 經銷商想主推的產品, 下游客戶也許不認這個賬。

當然了, 這就說到經銷商對下游客戶的管理問題了, 這經銷商不是廠家下級單位, 同樣的道理, 下游客戶也不是經銷商的下級單位, 經銷商無權指揮命令, 只能是利益交換或是有策略的引導而已。

總而言之, 經銷商對廠家的配合, 至少基於這三個層面, 三個層面同時作用, 才能有效的梳理管道, 優化各個環節點,最終實現對廠家產品的動銷價值。問題是,當前大多數廠家還是在兩個問題上沒想辦法:第一,習慣性把經銷商當成下級單位,認為我廠家發出的指令,經銷商就應該聽從與配合;第二,認為只要搞定經銷商老闆就行了。其實,廠家搞定經銷商老闆,充其量也就是解決了合同和首批進貨的問題而已。

原文作者:潘文富

私營業主出身,經營家族經銷商公司多年,期間在數個生產企業兼任業務經理及培訓師等職。研究方向為中小型私企的內部管理,主要課題為人事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後臺搭建,複轉軍人進私企等。對私企內部管理所涉及到四百多個課題進行持續拆分,並保持著素材收集和解決方案更新。

優化各個環節點,最終實現對廠家產品的動銷價值。問題是,當前大多數廠家還是在兩個問題上沒想辦法:第一,習慣性把經銷商當成下級單位,認為我廠家發出的指令,經銷商就應該聽從與配合;第二,認為只要搞定經銷商老闆就行了。其實,廠家搞定經銷商老闆,充其量也就是解決了合同和首批進貨的問題而已。

原文作者:潘文富

私營業主出身,經營家族經銷商公司多年,期間在數個生產企業兼任業務經理及培訓師等職。研究方向為中小型私企的內部管理,主要課題為人事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後臺搭建,複轉軍人進私企等。對私企內部管理所涉及到四百多個課題進行持續拆分,並保持著素材收集和解決方案更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